- 在線時間
- 312 小時
- 最後登錄
- 25-8-3
- 國民生產力
- 3588
- 附加生產力
- 45948
- 貢獻生產力
- 0
- 註冊時間
- 07-11-25
- 閱讀權限
- 10
- 帖子
- 27770
- 主題
- 12594
- 精華
- 0
- 積分
- 77306
- UID
- 168291
   
|
今天很多人都想搭新科技的職場快車,除了年輕人外,就連在職管理人也想讀「神科」-電腦科學(Computer Science)。然而當人們努力把相關學位完成後,前途又是否一片光明呢?
台大電機系教授葉丙成在社交網站的分享很有啟發,他指近年台灣大學生一窩蜂到美國修讀電腦科學,可是美國矽谷的相關工作機會卻愈來愈少。他預計一兩年後,那些機會只留給有經驗的資深程式員,新畢業的電腦科學生,如無其他專業配合,很快就會被下一代年輕人取締。
葉教授指出,由於全球主要國家積極在小學階段推廣程式教育,所以十年後程式學問將成為大部份年輕人的「共同語言」。成人學生除非是天才,否則要跟下一代年輕人競爭程式設計難有優勢。人們惟有發展屬於自己某個領域的專長(domain knowledge),再配合電腦科學,才能在未來世界擁有難以取代的競爭力。
現時香港最大的問題是教育政策大落後,當局集中資源作不必要的學科評核,令大部份孩子變成「學習機械人」。另外,為了國家和社會穩定,推廣國民教育更成為優先關注的政策議題,忽略了為學生和在職人士建立面向未來競爭力的發展政策。
當香港兩所主要大學的EMBA排名成為全球冠亞軍時,大家不要沾沾自喜,因為這可能代表歐美主流大學跟香港正有不同的發展方向。
張慧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