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集團
集團品牌
presslogic-logo
廣告查詢
工作機會
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短片】幼園讀增潤課 菲童小學中文考第一 ...
發新帖
查看: 497|回覆: 0
go

【短片】幼園讀增潤課 菲童小學中文考第一 [複製鏈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504
1#
發表於 17-10-3 12:25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短片】樂施會推幼稚園非華語學生學習中文培訓教師到校教學


【明報專訊】樂施會在2015年起與香港大學和教育大學合作,設計專門教材和教學法,並派曾受兩大學訓練的教師到6間幼稚園,為140名非華語幼童提供中文作為第二語言的增潤課程。計劃推行兩年成效顯著,不少參加課程的非華語幼兒的中文程度可與華語生媲美,有菲律賓籍女生更在升小後,在小學考獲中文科第一名。


教師港大教大受訓


目前有逾萬名非華語學童在香港就讀本地幼稚園,包括尼泊爾、巴基斯坦、菲律賓和印度等十多個族裔。樂施會獲社創基金支持,各出資150萬推動課程。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助理教授陳聲珮表示,參與計劃的幼兒每星期可上約兩節(每節30分鐘)中文增潤小組,以及每星期一節1至2人的學習活動;課程以互動模式進行,幼兒不會脫離主流課程,更容易配合和追上原課程的學習進度,教師會針對學生的文化背景和進度施教。


做動作唱兒歌學廣東話


課程會先培訓非華語生的說聽能力,再培訓識字能力,以「水」、「火」、「木」等26個常用部件為主軸,教學童透過朗讀故事、做模擬動作、詠唱廣東話兒歌等,認識相關生字,並理解故事內容和字詞意思,增加課堂趣味。在示範課上,教師先將「門」字的卡交給了學生,然後給他們「口」字的卡,問他們「口」應放在哪裏,最後引導拼成「問」字。 教學顧問侯穎欣解釋,部分非華語學童認字能力較弱,希望透過活動令他們認識常用部件。


獲740萬 冀年助逾200童


香港大學教育學院助理教授羅嘉怡表示,計劃提升了非華語幼童用中文溝通的自信和學習中文的動機。他們不再害怕中文,上課積極投入,願意嘗試用中文與華語生對答和向教師提問。


樂施會獲社創基金和瑞信支持,計劃共獲740萬元推動未來兩年的課程,服務對象增加至每年最少200名非華語幼童,並希望研發完整的課程。

   0    0    0    0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