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時間
- 312 小時
- 最後登錄
- 25-9-12
- 國民生產力
- 3639
- 附加生產力
- 46057
- 貢獻生產力
- 0
- 註冊時間
- 07-11-25
- 閱讀權限
- 10
- 帖子
- 27808
- 主題
- 12607
- 精華
- 0
- 積分
- 77504
- UID
- 168291
   
|
香港的大學校長掀起換人潮!中大校長沈祖堯將於明年卸任,中大校董會通過由到了美國做學者的「香港仔」段崇智接任,明年一月一日上任。
校長未上任先被質疑
段崇智接任校長前,曾會見中大教職員、校友及學生,闡述理念。今次委任公布前後,各持份者各自發表意見,但一如近年各大學校長任命一樣,校友或教職員均充滿狐疑。
段崇智的委任通過前後,教職員及校友對其質疑主要有兩點,一是雖然他是「香港仔」,但離港已有一段相當長時間,大學資歷亦是在美國,對香港不太熟悉。二是學生質疑他能否維護中大核心價值,對於他會否支持學生參與社運抱懷疑態度,同時懷疑他能否捍衞學術自由。
對於校友、學生或教職員的質疑,段崇智的態度是希望用事實來證明。初步看來,段崇智是作風硬淨的校長,不傾向一味討好持份者,將來各方關係如何發展,要看他的手腕。
支援難改法庭重判
近年,大學校長變成熱氣位,因為學生出現激化現象,若然校長未站在學生一方,往往會受到學生挑戰,甚至各種校務會議。在段崇智上任前,他已就學生參與社會的問題表態,贊同學生關心社會,要和平、理性及合法。對於這個問題,部分學生及教職員似乎不滿意,認為段崇智表達對學生的認同不夠強烈。
有學術界人士表示,關心社會是大學生一貫的責任,原因是大學生的利益衝突較少,亦有社會的信任。然而,隨着近年有政治人物及政團與學生連結起來,令學生運動激化,最明顯的例子是佔領運動及旺角騷亂。這些事件涉及違法行為,部分學生慘被重判。
學術界人士表示,當時有聲音認為應該全面支援學生,現時回首,畢竟大學只能盡力協助學生,一旦違法,法庭作出裁決,學校幾乎是無能為力。作為一名師長,應否不問一切,總之學生做甚麼都會作出支援,還是給予他們方向,並作出堅持?
有責任帶領持份者
除了學生參與社會運動有時會影響前途外,外界對大學的表現亦有點不認同,最明顯是反映在大學的捐款之上。近一、兩年,大學捐款金額已沒有增長,個別前列大學出現捐款明顯倒退的情況。雖然捐款不能全完代表學校的一切表現,但或多或少代表了外界的取向及社會回應。作為大學校長,儘管學生及教職員是持份者,唯校長同樣是這些人的領袖,應帶領他們向前。經歷個別學生參與激進活動觸犯法紀以至被留案底、入獄的沉重代價,激進氣氛稍為緩和,大家開始反思學生應以甚麼方式關心社會,大學校長在這個時候,引領導向的角色應該是責無旁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