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時間
- 19 小時
- 最後登錄
- 19-10-17
- 國民生產力
- 0
- 附加生產力
- 1183
- 貢獻生產力
- 0
- 註冊時間
- 13-10-10
- 閱讀權限
- 10
- 帖子
- 236
- 主題
- 235
- 精華
- 0
- 積分
- 1419
- UID
- 1345552
   
|

作者:王國編輯
孩子在成長階段慢慢會出現不同的情緒、心理變甚至壓力,可能會透過發脾氣、哭鬧來表達,甚至有些會出現極度羞怯、退縮或焦慮的狀況,而幼兒時期的孩子,詞匯量不多,如遇問題、情感不會表達時,會日益累贅,久而久之這些未能得到釋放的情緒或問題,可能會影響往後的社交活動、學業、自我價值觀等。今次,邀請了樂信兒童慈善遊戲治療中心——遊戲治療師——Faye Yuen,其中遊戲治療,讓家長從中認識及了解孩童的心理狀態。
編:王國編輯
答:樂信兒童慈善遊戲治療中心—遊戲治療師Faye Yuen
——————————————————————————————
編: 遊戲治療適合哪類型的小朋友?如何判斷自己孩子需要接受治療?
答:其實遊戲治療適合一些有情緒困擾或行為偏差的小朋友,並不代表小朋友有確診特殊需要的才需要接受治療。
如果有一系列行為和情緒反應((internalized & externalized emotional problems) ,意味著兒童的情緒出現問題。
這些包括外化行為(externalized behaviour),如頻繁的脾氣暴躁和攻擊行為。
還可能包括內化行為(internalized emotional),如極度羞怯,被動和退縮或焦慮和抑鬱等心理問題。
如果家長留意到兒童的情緒問題或外化行為出現,我們便建議家長可以找專業的意見,並加入適當治療去幫助小朋友。
編:遊戲治療會用什麼方法幫助幼兒/兒童? 遊戲治療如何進行?
答:我們是「兒童為本」遊戲治療,本著尊重兒童的想法,給予他們空間及自由表達自己的情緒及感受。遊戲治療的實施成效受到肯定,孩子在無壓的遊戲室內,遊戲治療師透過多款帶治療性的玩具,可以協助行爲偏差、情緒困擾及適應困難的兒童。
如有四類帶有治療性質的玩具:
現實性: 小孩能夠把生活化的情況呈現。
宣洩性 : 適合一些帶有攻擊性的小孩作發洩用途。
表達性:利用沙盤,畫具或者黏土,把內心世界表現出來。
社交性:透過玩具例如砌磚及故事,進行社交溝通及行為改善。
編:透過「 LEGO®-based遊戲」以及畫面譜等遊戲,可以如何幫助孩子?過程中帶給孩子和家長什麼學習或體會?
答:「 LEGO®-based遊戲」是透過砌磚活動讓小朋友學、聆聽、分享及有耐性地等待,在活動過程中他們會學懂如何協同合作去完成砌磚任務。這樣也能夠提昇社交溝通能力。
畫面譜遊戲其中一項家長跟小朋友能夠做的親子活動,是透過活動讓小朋友學情緒,我們用四個階段模式讓小朋友學情緒,在過程中小朋友首先要認識情緒的樣子,然後辨識家長平時的情緒模樣,以面譜形式去表達情緒。活動亦會令到家長/小朋友分享過往遇到這個情緒的經驗,家長能夠反思自己的情緒反應及管教情況。
另外我們也建議家長在家中時候,習慣跟小朋友透過一些工具去玩情緒遊戲,令小朋友有機會表達自己內心感受給父母聆聽。我們中心有一套香港製造的情緒豆袋,我們邀請耀能庇護工場合作去製作這套情緒豆袋,希望能夠回饋社會有需要的機構。
編:遇孩子哭鬧不停,作為家長可以如何透遊戲治療法引導孩子?
答:遊戲治療必需要受過專業訓練, 並對心理輔導有一定的認識 ,所以一般家長很難利用遊戲治療去處理 小孩的情緒問題。兒童的情緒出現反應,家長需要留意是否出現剛才所說的一系列異常的情況,如果是情緒出現輕度問題,我們建議家長可以用一套ACT方法去舒緩小孩的情緒反應。
A (Acknowledge) – 家長首先要做的是回應,可以形容一下小孩當時的情緒/想法 (例如:我知道你好想在家裏拋皮球)
C (Communicate) – 說明情況 (例如:不過在家中拋皮球有機會打爛家中物件或拋出窗外)
T (Thinking Alternative) – 思考適當行為 (例如 : 我們想一下有否其他物件可以拋但又不會打爛東西, 我們可以玩吹羽毛或拍汽球)
我們的中心也提供家長輔導的服務,給予家長空間及自由分享自己的故事,尊重他們的想法。我們的輔導員更指導家長如何透過簡單遊戲工具,跟小朋友作適當的溝通,當家長遇到小孩有情緒問題時,便能夠作出適當的反應。
編:遊戲治療的作用對於孩子成長有什麼影響?
答:遊戲療法是一種心理治療方法,主要用於幫助3至12歲的兒童探索他們的生活,由於幼兒的詞匯不多,很難用言語去表達 ,可以使用玩具/遊戲來表達想法和感受。 治療遊戲通常在安全舒適的遊戲室進行,其中很少有規則限制於兒童以及他們的選擇,目標是幫助兒童學會以更健康的方式表達自己,並通過遊戲自由表達壓抑的思想和情感。另外,透過小組遊戲治療,讓小孩有社交互動的機會,變得更加尊重和同理別人的感受,並促進正面積極行為的學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