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小學雜談 家長的八大方位及中心點評論諮詢文件
發新帖
查看: 451|回覆: 1
go

家長的八大方位及中心點評論諮詢文件 [複製鏈接]

Rank: 5Rank: 5


4747
1#
發表於 05-6-13 09:26 |只看該作者

家長的八大方位及中心點評論諮詢文件

From Sing Tao News - Very good comments from parents.  Yet will Mr. Tien and EMB listen???

「檢討中學教育語言及中一派位機制諮詢文件」對家長的衝擊的確很大,其中有幾點家長特別關心,包括﹕隔年抽取「中一入學前測驗」的成績樣本,以最近兩次抽樣所得的平均成績,調整來屆升中學生在小學的校內成績,換句話說,即是以師兄師姐的成績,作為師弟師妹升中的數據之一,避免學生為升中而進行過多的試前操練。

  另外,文件建議,只有首四成升中學生,可被界定為具備足夠能力用英語學習﹔而最富爭議性的,莫過於若採用中中�英中分流,那麼英中必須具備百分之八十五或以上這批被界定為適合以英語授課的中一生,方可採用英語教學。很多小學家長就擔心,有的中學為了保住英中這「金漆招牌」,不惜純以學業成績取錄學生,即使直屬小學的學生,也未能保證獲取錄﹔另外,亦使課外活動表現出色,但學業成績一般的學生,減低了入英中的機會,造成惡性循環。

  陳太的文章,嘗試用八大方位及中心點,合共九個角度去評論諮詢文件,包括東﹕缺乏國際視野﹔南﹕缺乏現實及配套的考慮﹔西﹕師兄姐代師弟妹從軍的邏輯﹔北﹕深化中中及英中鴻溝﹔東南﹕缺乏科學、客觀而持平的調查數據﹔西南﹕在小學更早階段進行不必要之操練﹔西北﹕令中學階段缺乏穩定的學習環境﹔東北﹕學習語言的能力﹔而最中心的憂慮是,有男女學童失衡的遠憂。

  陳太用了不少證據去支持自己的論點,值得深思,所以特別聯絡陳太,問她寫該篇文章的來龍去脈。原來陳太有一子一女,囝囝讀五年級,囡囡讀三年級。囝囝讀的是本港某著名男校,有直屬英文中學,兩校本準備結龍,可是自「檢討中學教育語言及中一派位機制諮詢文件」出籠後,結龍計畫卻須慢慢研究。囝囝將來能否升讀直屬中學,仍是未知之數。

  陳太指出,她在三月初時應校內家長的邀請,就諮詢文件設計問卷以查詢校內家長的反應,這時陳太才仔細翻閱整份文件,並發現當中千瘡百孔。「報告書中指,目前全港的小六學生中,有四成學生適合以英語授課,可是香港現時只有少於四成的英文中學學位(現時全港有四百多所中學,但只得一百一十四所英中),那我們是否跟那些未能入讀英中,卻又適合英語教學的學生說﹕『對不起,因暫時未夠英文中學學位,請你將就點讀中文中學吧﹗』」

  陳太最擔心的,是將來香港男女失衡,人口減少的情況會惡化。她認為教統局在小朋友於小六階段,即十二歲左右,就選擇最優秀的四成學生接受英語授課,是對男生不利。陳太話,早有研究指出,女孩子無論在語言能力、認知能力或生理發展上,都比男孩子早熟和優勝,所以將來有機會入讀英中的學生,將會以女生居多﹔至於將來升學,自然要英語好,故可預見未來的大學生仍是女生居多。「當社會上大部分大學畢業生都是女性時,到時遲婚、低生育率等問題會相繼出現,香港的人口金字塔將出現結構性的萎縮。」

  聽陳太講,她前後設計了兩份問卷,兩次結果均發現,近九成家長反對該建議書,所以陳太打算把調查結果呈上教統局,並以家校會名義寄出立場書,表明家長對諮詢文件的意見。「希望教統局不要在倉促的情況下打無把握的仗,因為『行先、死先』是我們的小朋友,而最後suffer的卻是香港的未來﹗」

  在搜集資料的過程中,陳太發現芬蘭和香港的人口相若,而其教育模式頗值得推崇,所以特別撰寫「出走芬蘭」一文,比較香港和芬蘭的教育政策。家長如想看這篇文章,記得留意日內的《家長版》。
該用戶已被刪除

2#
發表於 05-6-13 13:12 |只看該作者

Re: 家長的八大方位及中心點評論諮詢文件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