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集團
集團品牌
presslogic-logo
廣告查詢
工作機會
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梁黃蕙芳校推STEM 編程軟件學「光反射」 ...
發新帖
查看: 748|回覆: 1
go

梁黃蕙芳校推STEM 編程軟件學「光反射」 [複製鏈接]

Rank: 7Rank: 7Rank: 7


11320
1#
發表於 16-7-18 08:41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梁黃蕙芳校推STEM 編程軟件學「光反射」
2016-07-18

   






  (星島日報報道)STEM(科學、科技、工程及數學)教育講求跨學科學習,將知識融會貫通。樂善堂梁黃蕙芳紀念學校在小四、小五常識科兩個單元,包括光的反射、青春期變化,採用STEM學習。有學生利用圖像化編程軟件,模擬光線射向鏡面,反射至目標位置,從而學到光進行的定律、入射角、XY座標圖等,一次過鞏固常識、數學、電腦知識。

  早於教育局推出STEM前,不少學校已自發在課程加入STEM元素,但滲透程度、深度、教學方式、實際操作各校有異,百花齊放。位於屯門的樂善堂梁黃蕙芳紀念學校,靈活運用一個為小學、初中生而設、名為Scratch的圖像化編程軟件,學生使用時可拖曳預設的圖形化程式,表達指令。

  常識科學習涉及較多日常生活知識,要透徹理解,做實驗是常見教學方式,盼盡量用實物呈現,如小四其中一個課題「光的進行」,但實驗過程就遇上不少限制。該校常識及電腦科老師黃博偉稱,「以往要用電筒、鏡來做實驗,並要在漆黑環境才看到效果;照射光線的角度又難做到預測效果。」

  學校與教育局合作,巧妙利用圖像化編程軟件,讓同學設計不同照射光的路線,校長伍家珍解釋,學生先學習光的折射、反射原理,再分組用軟件,設計程序,令光通過鏡子的折射、反射去到指定目標,途中更要通過一些阻礙光直線進行的障礙物,「他們要思考用幾多塊鏡子、障礙物,自己做估算,調節鏡子擺放的角度。」

  學生其後亦會上電腦延伸課,通過建模(Modelling)、測試(Testing)和除錯(Debugging)等練習,即是預測程式執行、觀察規律,培養計算思維。有份指導的黃博偉稱,學生做實驗時很活躍,「將玩的感覺加入學習,學生都抖擻精神聽書。」

  他們又向其他學校借鏡,在小五課程「青春期的煩惱」單元,以電腦遊戲協助教學,教學生分辨預防、引致暗瘡的食物。

  伍校長強調,以STEM教學,用每一項工具,最終都是加強學生對學科知識的理解,不會受形式所限。她形容開始接觸STEM時,「覺得好似好高深」,但當理解後,明白是學科結合,而這個數據分析、邏輯理解的能力,正正是學生最需要掌握。伍校長又稱,學生學習時,其實會自行將不同學科知識融合,反而是教學思維要逐漸改變,因學科不是切割,要把知識視為一個整體,更須打破不同學科「各家自掃門前雪」的想法。



   0    0    0    0

Rank: 7Rank: 7Rank: 7


11320
2#
發表於 16-7-18 08:42 |只看該作者

回覆:JWKun 的帖子

辦IT尖子班重點培訓
2016-07-18教育

     

  (星島日報報道)除了全校普及學STEM,樂善堂梁黃蕙芳紀念學校設IT尖子班,重點培訓十多名小四、小五有潛質、有興趣的學生,每周一課,在放學後留校,以一個半小時,學習用圖像化編程軟件設計簡單遊戲,控制機械人。學校亦於高小電腦科常規課程,加入編程知識。

  學校早於一三年就有IT尖子班,但當時是外購教學服務,訓練學生編寫供流動平台使用的遊戲軟件和學習軟件,其後不斷檢討成效,考慮到語言及介面的複雜性,遂選取另一個圖像化編程軟件Scratch為學習工具。

  本身是IT尖子班學生的盧芷煊稱,設計了一個「大魚吃小魚」的遊戲,以海底世界為背景,設定不同時間限制。她指以電腦畫不同魚、海洋背景,「最難就是設計魚開口的動作。」他們又以圖像化編程軟件為基礎,學習操控機械人,踢一場「足球大戰」。

  電腦科科長鄧思義表示,現時學校在電腦科都有教授編程知識,抽四、五節課堂,簡單介紹、教編程基本知識,期望將來加入更多跨學科學習。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