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集團
集團品牌
presslogic-logo
廣告查詢
工作機會
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大學男女失衡 非升中派位之禍 ???
查看: 7254|回覆: 62
go

大學男女失衡 非升中派位之禍 ??? [複製鏈接]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20057
1#
發表於 16-7-10 11:38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周日話題:大學男女失衡 非升中派位之禍[url=]
[/url]
[url=]
[/url]
[url=]
[/url]




[url=]
[/url]
[url=]
[/url]
[url=]
[/url]
[url=]
[/url]
[url=]
[/url]
[url=]
[/url]






[size=0.75em]圖1之1






[url=][/url]






【明報專訊】近年升中派位報道,男生比女生較少獲派首志願學校,情况備受關注。其實自2002年以來升中派位機制採用男女生混合成一隊的模式,坊間對此一直有不少批評,指混合派位對男生不利,第一組別中學收生變得女多男少,第三組別中學的情况則相反,繼而引發骨牌效應,令男生在學業上節節敗退,最終造成今天大學男女生比例失衡問題。聽到不少人(包括教育工作者)對此深信不疑,但一直以來對這個問題的詳細研究不多,究竟男女混合派位是否真的對大學男女比例造成衝擊?



大學新生長期女多男少


我以網上公開統計資料做了簡單分析(圖)。圖中紅線顯示過去20年資助學士學位課程新生的男女實際人數比例,0%表示男女比例各半,負數則為女多男少。很明顯,升大學女多男少並非只是近幾年的現象。跟前幾年男女分開派位的學生相比,2009年混合派位下的一代學生入大學,男女失衡沒有出現惡化。其後2010、2011年男生甚至稍有「回勇」之勢,可惜2012年及後(即首屆文憑試學生升大學之年),男生又跌入「谷底」。


再看藍線:比較入大學的男女人數分別佔整體公開試日校考生人數的比率(2012年前指高級程度會考;2012及2013年包括高考及文憑試;2014年為文憑試),以集中看看日校男女生之間的競爭。同樣地,所有年份均顯示負值,即在日校考生中,男生升大學的比例「穩定地」低於女生。


若以分開「男跟男爭,女跟女爭」的角度去看男女生升大學比例,那情况又如何呢?綠線顯示了以「分兩隊」競爭的方式比較男女升大學的比例差距。以2007年為例,成功升讀大一的男生佔高考日校男考生58%,升讀大一的女生則佔高考日校女考生52%,即男比女高出6百分點。依此計算方法看,2012年前,其實男比女面對較少同性之間的競爭。也就是說,女生成功考大學的人數雖然較多,但與此同時亦面對更多同性的競爭對手。從同性競爭角度看,可以說男生到了考大學的階段時似乎反而「佔優」。但2012年開始,即新高中下的男生考大學,就連這樣的「優勢」也失去了。


總而言之,從實際數字看,把升大學的男女失衡歸咎於派位改制的說法,難以成立。至於何以1995至2000年間相關比例開始出現失衡並急速加劇,原因未明,或許關乎到八九十年代大學學額大增,讓更多成績達標的女生成功入讀大學(至2000年代情况稍為穩定下來),又或與其他因素如所謂女生課程增加、女性整體社會地位提升下女生潛能解放等等有關。另外,從近年趨勢看,在新高中實施後,男女升大學的比例失衡反而更為明顯。雖則這裏可能涉及新舊學制之間的區別,例如舊制下升中至升大學之間的階段,特別在會考時已淘汰了較多成績落後的男生,以致到考大學時,已是女多男少(2007至2011年間高考考生的男女差距為5%左右)。惟兩個問題也非本文所旨。


事實上, 由小學升中學、到大學之間的教育過程中,牽涉繁多因果機制導致今天的「男孩危機」(全球許多地方也共同面對)。我並不否定混合派位下,中學男生處於弱勢。但也需要知道,問題比想像中複雜得多。草率地把問題都扯到派位政策上,只會窒礙我們找出問題癥結及可行對策。


分隊派位不可取


當年平機會有關中學學位分配辦法的調查報告出爐,曾引起社會及學界廣泛爭論。學者曾榮光1999年曾在報章以〈體系性不平等與積極性歧視〉為題撰文,反對男女混合派位,其論點尤為重要,值得進一步商榷。文章有力地說明本地學童學能表現(不論就發展領域或速度而言)出現顯著男女差異,並且指出「體系性的不均等」(男女升中成績差異),源自升中評核機制存在重語文輕數學等方面的性別能力偏向,而為此「就有必要改而採用『以組別之間為對象的均等』原則」。然而,文章沒有解釋何以面對體系性的不均等,便有必要改用以組別均等的原則去處理,而我認為這一點才是爭論的關鍵。


單憑男女成績差異情况,便採納分隊派位模式,那我們又能不能以同一原則處理升高中考試、公開試等持續穩定的成績差異,如按性別調整分數、分隊升學?况且男女之間各方面發展,其實相似性多於不同;同性之間的差距更大。別忘記除了男女分別之外,還有更多有關社會與人口特徵組別區分學生成績,例如年齡、社經地位、種族等。面對各種體系性的不均等,難道又有必要通通改用組別均等的原則分開處理升學?


更重要的是,既然問題出於升中評核機制以至整個小學課程發展、學校配套等等的偏向上,為何要糾正的不是教育問題本身而是其果?現今社會普遍為人接受的教育理念是以個人均等原則為基礎,每個人也可以不分男女、種族、宗教、家庭出身等因素通過公平競爭獲得教育擢升。女生在現有機制下具有所謂先天的學業優勢,例如比男生在閱讀及寫作上花更多時間、多主動投入學業活動等,同時也是個人努力與付出,她們因此取得好成績,最合理不過(不少男生也能付出一樣而獲得好成績)。若只在階段性關口(升中派位)分隊設限,原則上是雙重標準。


正視男孩危機問題


現存有相當多的研究證據已指出,男女先天分別(包括腦部發展)並沒想像中那麼大,學能、社交能力、情緒控制等發展反而受後天及體制性的社會環境因素影響更大,而且男女學能差距在不同地方、文化亦有所不同。要着手處理「男孩危機」,不但需要針對課程發展、學與教策略、評核機制等方面檢討與改善,同時亦需要家庭、學校、社區等全方位配合,從小做起。


當然實踐起來將困難重重,但絕不能知難而求其次,「開倒車」回到分隊派位模式。對付「男孩危機」其實跟過往兩性平權發展相符;平權從來不應為某單一組別的發展機會加設障礙。與其執迷於消極歧視女生的政策,何不以積極歧視的態度去思考如何提升男生能力發展較弱的地方,並予以支援。


文:李子樂


******

你們同意他的說法及圖表嗎?



   1    0    0    0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5Rank: 5


4490
2#
發表於 16-7-10 12:33 |只看該作者

引用:周日話題:大學男女失衡+非升中派位之禍[fl

原帖由 ANChan59 於 16-07-10 發表
周日話題:大學男女失衡 非升中派位之禍
同一試卷,都認為不公,咩道理?小學就話男女生長不同,18歲又不同?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43232
3#
發表於 16-7-10 15:17 |只看該作者
冇仔細看,不過這幾年間中都會有朋友提起這個trend.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88926
4#
發表於 16-7-10 15:19 |只看該作者
skkeung 發表於 16-7-10 12:33
同一試卷,都認為不公,咩道理?小學就話男女生長不同,18歲又不同?



  ...
因為女生語文能力-般比男生好,而4C中,中英LS都要-定語文能力,所以男生較蝕……

點評

Soundervolt  Agree!  發表於 16-7-14 13:51

Rank: 8Rank: 8


19737
5#
發表於 16-7-10 16:22 |只看該作者

回覆:大學男女失衡 非升中派位之禍

終於有人看到真正不公的問題,這也是我為兒子選擇有IB的顏寶鈴,而放棄女兒所讀的羅氏其中的一個原因。不過,他是否適合IB,還有待觀察。



Rank: 8Rank: 8


19737
6#
發表於 16-7-10 16:47 |只看該作者

引用:Quote:skkeung+發表於+16-7-10+12:33+同一

原帖由 Yanamami 於 16-07-10 發表
因為女生語文能力-般比男生好,而4C中,中英LS都要-定語文能力,所以男生較蝕…… ...
問題並不單出在語文科,其他科目甚至部分理科都有同樣問題。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20057
7#
發表於 16-7-10 16:52 |只看該作者

引用:Quote:原帖由+Yanamami+於+16-07-10+發表因

原帖由 ChiChiPaPa 於 16-07-10 發表
問題並不單出在語文科,其他科目甚至部分理科都有同樣問題。
你看到幾個問題點!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5Rank: 5


4490
8#
發表於 16-7-10 17:26 |只看該作者

引用:終於有人看到真正不公的問題,這也是我為兒

原帖由 ChiChiPaPa 於 16-07-10 發表
終於有人看到真正不公的問題,這也是我為兒子選擇有IB的顏寶鈴,而放棄女兒所讀的羅氏其中的一個原因。不過, ...
男仔數理會更好,咁又唔公平?



Rank: 5Rank: 5


4490
9#
發表於 16-7-10 17:27 |只看該作者

回覆:skkeung 的帖子

對自己不利,制度就不公平!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88926
10#
發表於 16-7-10 17:34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Yanamami 於 16-7-10 17:35 編輯
skkeung 發表於 16-7-10 17:27
對自己不利,制度就不公平!

你仲係唔明,男仔PhyChemBio5**死中文LS都入唔到U!

Rank: 5Rank: 5


4490
11#
發表於 16-7-10 18:21 |只看該作者

引用:+本帖最後由+Yanamami+於+16-7-10+17:35+編

原帖由 Yanamami 於 16-07-10 發表
本帖最後由 Yanamami 於 16-7-10 17:35 編輯
咁女仔數學無2,都可能入唔到U!



Rank: 8Rank: 8


19737
12#
發表於 16-7-10 18:58 |只看該作者

引用:Quote:原帖由+Yanamami+於+16-07-10+發表本

原帖由 skkeung 於 16-07-10 發表
咁女仔數學無2,都可能入唔到U!
咁數學都應該要求3,而3應該只有大約一半人achieve到。如果無修另外半科M1/M2,就應該要有4。公平的觀念係應該要對等。Asso相對公平,因為全部要2,不過文章無分析asso收生情況。



Rank: 5Rank: 5


4490
13#
發表於 16-7-10 20:01 |只看該作者

引用:Quote:原帖由+skkeung+於+16-07-10+發表咁

原帖由 ChiChiPaPa 於 16-07-10 發表
咁數學都應該要求3,而3應該只有大約一半人achieve到。如果無修另外半科M1/M2,就應該要有4。公平的觀念係應 ...
同一張卷,大家己18歲,技不如卜,賴地硬!



Rank: 8Rank: 8


19737
14#
發表於 16-7-10 20:12 |只看該作者

引用:Quote:原帖由+ChiChiPaPa+於+16-07-10+發表

原帖由 skkeung 於 16-07-10 發表
同一張卷,大家己18歲,技不如卜,賴地硬!
如果你的說法正確,我明白本地大學尤其神科,越收越多non Jupas,甚至多過Jupas。既然是同一班Professor收生,想必是DSE技不如人。



Rank: 5Rank: 5


4490
15#
發表於 16-7-10 20:45 |只看該作者

引用:Quote:原帖由+skkeung+於+16-07-10+發表同

原帖由 ChiChiPaPa 於 16-07-10 發表
如果你的說法正確,我明白本地大學尤其神科,越收越多non Jupas,甚至多過Jupas。既然是同一班Professor收生, ...
講乜?神科收non -Judas 同男女考DSE有咩關係!



Rank: 8Rank: 8


19737
16#
發表於 16-7-10 21:28 |只看該作者

引用:Quote:原帖由+ChiChiPaPa+於+16-07-10+發表

原帖由 skkeung 於 16-07-10 發表
講乜?神科收non -Judas 同男女考DSE有咩關係!
所有考試無論點考,不論分數比重,題目,題型,俾分標準,都系同一張卷,所以其本上,全世界的考試對所有考生都很公平。

所有本地大學無論點收生,乜criteria,都係公開收生。入唔到,當然係技不如人。按你的想法,怎會不明白?

利申:我有一子一女。你呢?



點評

Yanamami  我有对牛彈琴既感覺。  發表於 16-7-10 22:07

Rank: 6Rank: 6


6396
17#
發表於 16-7-10 21:56 |只看該作者
回覆 ChiChiPaPa 的帖子

我認同你嘅觀點,如果政府再睇唔到問題所在,將來大學生男仔將變少數民族。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88926
18#
發表於 16-7-10 22:09 |只看該作者
skkeung 發表於 16-7-10 18:21
咁女仔數學無2,都可能入唔到U!
首先,中英文要3, 数要2. 其次,4C中有三科要良好語文能力,如語文能力遜死亡率相对比-科数高吧~

Rank: 10Rank: 10Rank: 10


27803
19#
發表於 16-7-10 22:20 |只看該作者

引用:Quote:skkeung+發表於+16-7-10+18:21+咁女

原帖由 Yanamami 於 16-07-10 發表
首先,中英文要3, 数要2. 其次,4C中有三科要良好語文能力,如語文能力遜死亡率相对比-科数高吧~ ...
多謝説出要點!因此教養男生,小時候除發揮其數理興趣外,閱讀是不二法門。

升上中學後,我近日開始向個仔落藥,鼓勵他新學年參加debate活動。

既然不能改變考核方法,唯有在努力保存男生特質(佻皮、幽默、冒險、理性)之餘,也去適應一下環境。



點評

Yanamami  Debate係好活動。  發表於 16-7-10 22:22

Rank: 9Rank: 9Rank: 9


22515
20#
發表於 16-7-10 22:23 |只看該作者
Yanamami 發表於 16-7-10 22:09
首先,中英文要3, 数要2. 其次,4C中有三科要良好語文能力,如語文能力遜死亡率相对比-科数高吧~ ...
其實, 呢啲都係大家的觀察, 沒有實質數據及研究支持與性別的關係

所以, 不同人有不同觀感, 亦唔奇


以通識為例, 話側重語文, 但我觀察所得, 男生強分析, 亦可能因而較女生成績佳, 所以, 都係無定論


制度如此, 男女生, 盡量發揮一己之長吧


有能力的, 逃亡吧!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