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時間
- 219 小時
- 最後登錄
- 21-10-6
- 國民生產力
- 0
- 附加生產力
- 2362
- 貢獻生產力
- 0
- 註冊時間
- 15-5-26
- 閱讀權限
- 10
- 帖子
- 326
- 主題
- 22
- 精華
- 0
- 積分
- 2688
- UID
- 1876300
 
|
自閉症患者較難理解複雜的表情和動作,有大學研究團隊引入可仿效人類行為的機械人,訓練自閉症小學生在預設的情景辨認和做出不同手勢,協助他們在日常生活中與人溝通,結果發現,接受訓練的的學生不但能在預設的情景學以致用,更能將所學的手勢溝通技巧,應用在訓練中沒有展示的新情景。
中大教育心理學系助理教授蘇詠芝(圖左)領導跨學科團隊,將人工智能機械人NAO應用於提升自閉症兒童的溝通能力上,團隊為機械人設計一套程式,可做出八個手勢,包括生氣、煩惱、頭暈、驚慌、熱、肚餓、嘈吵及發臭,教導自閉症兒童辨認手勢,並以手勢傳達需要和感覺。
團隊早前與匡智翠林晨崗學校合作,利用機械人教導校內二十七位、年齡介乎六至十二歲的自閉症學生,辨認和做出八個目標手勢,並進行四次訓練。機械人會講述一個情景,每一個手勢均會在兩個不同的情景展示。
結果發現,相對沒受訓的學生,接受訓練的學生更能辨認和做出在展示情景裏所做出的八個手勢,接受訓練的學生同時能將所學的手勢和溝通技巧,應用到訓練中沒展示的新情景,甚至能在人與人的互動中,辨認和做出相同手勢。
http://hd.stheadline.com/news/daily/hk/46897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