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時間
- 23 小時
- 最後登錄
- 19-10-2
- 國民生產力
- 0
- 附加生產力
- 7543
- 貢獻生產力
- 0
- 註冊時間
- 14-2-13
- 閱讀權限
- 10
- 帖子
- 3777
- 主題
- 3291
- 精華
- 0
- 積分
- 11320
- UID
- 1446055
  
|
理 大 服 務 領 袖 課 程 培 育 學 生 關 愛 態 度
理 大 協 理 副 校 長 ( 本 科 生 課 程 ) 石 丹 理 ( 右 二 ) 表 示 , 「 服 務 領 袖 」 課 程 有 助 學 生 掌 握 領 袖 能 力 、 道 德 品 格 與 關 愛 之 心 。
(星島日報報道)服務業一直是本港的經濟支柱,不少大學生畢業後投身服務業。理工大學將於今明兩日舉行「服務型經濟下的服務領袖教育國際研討會」,有份演講的理大協理副校長(本科生課程)石丹理接受本報專訪,指理大的「服務領袖」雖只屬選修課程,但今學年吸引了九十名來自不同學系的學生報讀。他又稱,通過理論傳授,加上經驗學習方法,學生能掌握領袖能力、道德品格與關愛之心,並反思待人接物的態度與價值觀。記者曾愛芳
現時服務業佔香港本地生產總值(GDP)逾九成,大學生畢業後大多投身服務業,以服務他人為本的領袖培訓需求上升。理大協理副校長(本科生課程)石丹理表示,因應本港欠缺服務領袖的訓練課程,DHL(敦豪國際)亞太區創辦人鍾普洋提出了服務領袖教育概念,並由馮氏集團主席馮國經於一二年以經綸慈善基金之名,向八大院校撥款四千萬元,發展服務領袖課程。理大在今明兩日舉行研討會,分享各院校的課程與項目成果。
石丹理稱,理大的服務領袖課程主要分為兩大類,分別是帶學分及不帶學分。其中在帶學分的課程中,三年制的學生定為兩個學分,四年制學生則為三個學分,課程屬於選修類別,「以經驗學習方式,如角色扮演、小組討論等,帶出服務領袖的知識。」他指,知識包括領袖能力、道德品格及關愛之心,三者都是作為服務提供者必須具備的條件。
其中一名任教講師、理大應用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研究)梁健強表示,學生在課堂上通過輕鬆的學習方式,能有更深刻的反思,「他們會先從對方的感受出發,設身處地後,再一起與對方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
整個服務領袖的課程為期十三節,梁健強稱,不同學系的學生以小組形式上課,能訓練他們與人溝通和分享的技巧,以及學會觀察和尊重他人的意見,「我們鼓勵學生有個人的反思,學生除了需要完成小組報告,亦要撰寫約二千五百字的反思文章。」他又認為,課堂過程中聆聽到學生的個人經驗,作為老師亦增進了不少知識,達到教學相長。
理工大學近年發展嶄新的「服務領袖」課程,單是今學年已有九十名學生修讀,當中包括酒店及旅遊管理學院三年級生譚永珍及黃亦瑤。二人不約而同地表示,課程讓她們更留意自己平時與人相處的方式,設身處地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問題,除了有利日後投身酒店業,更改善了與家人和朋友的關係。
曾在活動籌備公司實習一年的譚永珍,自言因工作經驗不夠豐富,曾與同事發生摩擦,「當時不太認識如何處理自己的情緒,但又不想讓家人知道,最後將不太好的態度放在家人身上。」她認為,完成了服務領袖的課程後,學會了調節情緒的技巧,明白到當成功的服務領袖,情商(EQ)需要加以提升。
至於有為初小學生補習的黃亦瑤,試過因小朋友不太懂得如何表達自己,而責備對方的課堂表現,「現在會先了解他的感受,以同理心設身處地從他的角度出發。」她又稱,過往的學習模式較為單向,而服務領袖課程通過角色扮演、小組討論等互動方式,令自己更有耐性聆聽別人的感受。
被問到要撰寫逾千字的反思論文是否感到困難,譚永珍坦言,「寫下自己曾做錯過的事,需要很大的勇氣」。重視家人的她更表示,反思的部分令她日後更留意與人相處的方式,特別是與家人和朋友
2016-01-0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