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集團
集團品牌
presslogic-logo
廣告查詢
工作機會
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港大教材授解讀文言殺手鐧 學生:沒註釋都明 教師:授之以 ...
發新帖
查看: 455|回覆: 0
go

港大教材授解讀文言殺手鐧 學生:沒註釋都明 教師:授之以漁 [複製鏈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537
1#
發表於 15-12-11 15:38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明報專訊】文憑試中國語文科一直被視為「死亡之卷」,合格率多年徘徊於五成左右,文言文閱讀理解部分更令不少學生失分。何明華會督銀禧中學2013年開始使用由香港大學專家小組編寫的文言文教材,當中有4個「殺手鐧」(見表),包括配詞、上文下理推論、已有知識及部首字型推論法,助學生了解一字多義的文言文。港大研究發現,與沒有使用教材的對照學校相比,學生的閱讀信心上升,該校學生也表示應用「殺手鐧」後,「沒註釋都有信心看得明」。

文言文對部分中學生來說,尤如「火星文」,但何明華會督銀禧中學中文科馮心穎老師指出,如學生掌握文言文基本解字技巧,於理解文章時可事半功倍。

以《塞翁失馬》為例,「墮而折其髀」中的「髀」較少見,但學生可從該字的部首,推敲出屬「四肢」,再以讀音推斷出可能是「大腿」。馮老師指出,大部分文言文的字詞均可以4個「殺手鐧」分辨意思,對比以往倚靠教科書註釋教導學生,更有「授之以漁」之感,她會製作工作紙供學生完成,如在文章的「髀」字旁加括號,讓學生先自行推斷意義,再在堂上核對及講解。

討論留堂得失解「塞翁失馬」 加深印象

為讓學生可把所學篇章融會貫通,應用在日常生活,教師除了以工作紙輔助學生,也會在課堂中要求學生分組討論相關的生活例子,再分組匯報。如《塞翁失馬》說明事情有正反兩方面的可能,壞事也可能引出好的結果,學生則打趣以「留堂」為例,「雖然留堂看似負面,但可警惕學生下次表現更好」,故被老師懲罰可能並非壞事。馮老師指這可令學生更易理解文章及加深印象,有助個人修養。

「閱我深意:文言作品師生互動閱讀教學」教材套共有4份,當中2份已上載至教育局網站,有興趣的教師可下載參考,港大亦將出書講解教材套應用。


   2    0    0    0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