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國際一分鐘短片賽 兩港生競逐三大獎
發新帖
查看: 363|回覆: 0
go

國際一分鐘短片賽 兩港生競逐三大獎 [複製鏈接]

Rank: 7Rank: 7Rank: 7


11320
1#
發表於 15-11-20 07:34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國際一分鐘短片賽 兩港生競逐三大獎
2015-11-20
(星島日報)


        今日是國際兒童日兼《兒童權利公約》通過紀念日,Elsie早前同聯合國兒童基金香港委員會助理教育經理馮素霞(Sofia)傾開,她鼓勵家長多聆聽子女心聲,對他們的身心發展很重要。該會每年舉辦的「零,可以成真」短片項目,就讓青少年藉短片抒發感受。今年更首次有兩位本地中學生憑作品入選全球性的「青少年一分鐘短片大賽2015」,將於下周到荷蘭競逐三個大獎。
        
        Sofia同Elsie講,聯合國兒童基金香港委員會三年前開始舉辦「零,可以成真」短片項目,「我們一直推動保障兒童權利,我相信,令兒童『零受苦』的第一步就是聆聽,因他們平日很少機會分享感受。」而通過參與製作短片製作,中學生可自選主題發表感受。「他們會在五天日營中,跟隨導師學習拍攝技巧、編寫劇本及拍攝。去年開始,所有短片亦會自動參加全球比賽『青少年一分鐘短片』(One Minutes Junior)。」
        
        她表示,今年共製作六十條短片,其中學業壓力為主題佔最多。Elsie率先看過兩段代表香港首次入圍青少年一分鐘短片大賽2015的作品,分別是吳妙玲的《愛的束縛》及謝曉嵐的《機械化生活》,亦是以學習壓力為主題。
        
        《愛的束縛》以一名熱愛畫畫的少女做主角,媽媽以畫外音方式不斷提出指令,如改穿其他顏色衣服、改變髮型,最終要求她放棄畫畫,努力讀理科。而每個指示更會化作一條繩索,限制女孩的手部活動。
        
        Elsie同短片主角兼創作者吳妙玲(Miu Miu)傾過,於新生命教育協會呂郭碧鳳中學讀中五的她透露,故事來自親身經歷。一直熱愛視覺藝術的她,遵從父母期望於高中修讀化學,放棄視藝。「製作短片時就想,如果當初有不同選擇,人生會否不一樣?」
        
        自言家人開通的她,明白父母的建議都是出於好意,「但我希望親身經歷,即使跌倒或失敗,至少是我選擇的人生。」她亦留意到不止學生受學業束縛,成人的處境亦很相似,「可能他們未必在做喜歡的工作,只是為了賺錢,所以他們亦把自己的壓力施加在子女身上。希望短片令成人及兒童都有共鳴。」
        
        她更因活動愛上拍片,有意於大學修讀傳理系向拍片發展。「之前曾剪片到夜深,家人都很反對,但後來得知我獲選入全球性賽事,亦開始支持我。」她亦有與媽媽分享短片,回應亦正面。但Elsie問到父母會否因此更願意聆聽,她笑言,「大人聽了也不代表真正聆聽,他們都有『食鹽多過你食米』的想法。」
        
        Miu Miu的導師,中大新聞及傳播學院講師周佩霞就稱讚她有藝術天分,「其實本地年輕人都很有創意,只是缺乏機會。我對Miu Miu的短片很有共鳴,因為自小都受相似操控,香港社會太習慣用金錢和專業去衡量人生,非常狹窄。」她表示,大部分參加者都清楚自己面對的問題,所以導師只需要靜心聆聽,「每名同學都會與導師個別面談十五分鐘,他們很多說著更哭起來。」
        
        至於另一條入圍短片《機械化生活》,由中六生謝曉嵐製作。全片沒有對白,三位貌似機械人的學生,抵受不住學業壓力而逐一昏倒,最終一位學生為眾人除下機械頭盔,重拾快樂。
        
        跳出學習枷鎖的故事源自曉嵐的觀察,「高中學生需要操練習,大家都逼得很緊,留意到同學無可奈何接受,有一定壓力卻不懂釋放。所以想讓更多人留意,其實香港人都很機械化,如不斷重複工作和加班。」為留有反思空間,她亦決定不加入對白。
        
        曉嵐又同Elsie分享,中四時選修視藝,雖然有一定興趣,但老師要求嚴格,工作量太大,影響其他學科成績,最終因立志成為會計師決定退修視藝。「那時發現可以選擇自己的路,不一定只跟隨老師的要求,覺得是時候醒覺。」
        
        她的導師多媒體製作人鄭嘉倫認為,短片反映出她留意身邊環境,視野宏大更希望有英雄可改變現況。「我本身很討厭小朋友,但參與短片項目後,變得很想幫他們發聲。因為我小時候都沒人聽我說話,大人只想兒童按要求做事。」
        
        Elsie知道,曉嵐及Miu Miu將於本月二十五日出發到荷蘭,與來自其他國家的「青少年一分鐘短片」入圍者交流、參與大師班,以及競逐三項大獎。她們亦期待屆時能了解其他國家的文化。曉嵐指,與其他參賽國家比較,香港算是發達地方,「所以想了解差異到底是文化,還是制度形成。」而Miu Miu亦感慨,其他參賽短片多講戰亂、食水等題目,「學業壓力好像只是小事,擔心自己是否不安於現狀?」
        
        兩位同學的短片與其他「零,可以成真」作品已上載到unicef.org.hk/makeavideo。Elsie覺得,家長不妨花數分鐘與子女一起觀看,並靜心聆聽他們的感受。



   0    0    0    0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