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時間
- 312 小時
- 最後登錄
- 25-9-12
- 國民生產力
- 3639
- 附加生產力
- 46057
- 貢獻生產力
- 0
- 註冊時間
- 07-11-25
- 閱讀權限
- 10
- 帖子
- 27808
- 主題
- 12607
- 精華
- 0
- 積分
- 77504
- UID
- 168291
   
|

TSA近年備受非議,校方及家長應反思,如何讓小孩可以真真正正愉快學習,度過快樂的童年。
由2004年開始實施的全港性系統評估(TSA)近年備受非議。由於試題數量、難度不斷增加,而大部分學校亦「不甘後人」的加強操練,令同學身心俱疲。有家長團體最近更發起要求取消TSA;亦有個別學校宣布本學年起不參加TSA。
TSA的出現,若果我們相信一些接近官方的說法,主要原因是由於自2000年起,教育當局取消了在1978年便開始推行,並維持了20多年的「小六學能測驗」;而為了掌握學生在小學階段的學習進度、評估不同學校的教學模式對學生基本能力會否造成差異等等,有關當局便在2004年起實施了TSA。官方口吻十足的說法則會指出,評估數據有助政府檢討政策及為學校提供適切支援;而學校則可利用學校層面報告制定計劃,以改善學與教云云。
坦白講,如果沒有一些較為客觀、量化的數據,教育當局是很難知道小學階段的同學的學習進度以及是否需要為個別學校提供支援,以及有沒有必要檢討課程以至政策來配合學校及學生的需要。
TSA如「鬼門關」 憂殺校尚方寶劍
可惜的是,由於曾幾何時,香港的出生率不斷下降,以致在TSA醞釀出場及之後的幾個學年,小學學額出現供過於求的情況,令有關當局迫不得已採取「殺校」措施。於是乎全港辦學團體、校長、老師無不「人心惶惶」,恐怕會成為「被殺」對象;有持份者更開始認為,TSA很可能是教育當局「殺校」的其中一把「尚方寶劍」。
正所謂「寧可信其有」,於是有小學便視TSA為一道「鬼門關」,誓要拼個你死我活、以免他日與君共赴黃泉。推陳出新的補充練習、沒完沒了的課後加操等,很快便成為小學生的校園生活的新常態。
雖然有關當局一再強調,TSA是一項非考核學生個人成績的低風險評估,絕不會滙報學生的個人成績、不會影響升學、不會用作小六升中派位、不會用作標籤學校的組別、更不會用作「殺校」的指標。
TSA倒模成校內試 不得不加操
對於有關當局的說法是否可信,當然是見仁見智;但令人不解的是既然學生不會知道自己的個人成績,同學及家長又何來知道他們正在操練的習作、所付出的努力是有回報呢?筆者相信,現在的問題可能是有部分學校將TSA的模式、內容、難度,倒模式的放進校內的測驗或考試。這樣一來,家長不得不為子女加操;因為即使他們唾棄TSA,也要為着應付校內各式各樣的評估和測試而努力。
說到底,筆者支持讓學校自行決定是否參加TSA,因為小學殺校潮已過,TSA的成績對學校的存亡基本上無關痛癢(當然,由於現在「雙非歸零」,5、6年後的式齡小學生人數又可能會出現負增長);此外,以現今資訊的流通速度之快、學生的靈活程度之高而言,所謂的全港性評估,盡管試題內容年年更新,都應該不能追得上時代步伐。
即使決定繼續參加TSA的學校,其實亦大可視之為一項「小三課外活動」罷了。這樣一來,同學們便可以真真正正愉快學習,度過幸福快樂的童年。
然而,筆者對有部分家長群組發起「亂考TSA」的行動卻不敢苟同,亦為他們的「義舉」感到擔心。因為即使是「課外活動」,那管是一場球賽、一盤棋局、抑或一次不會知道成績的評估,家長亦有責任讓孩子們學會如何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並同時「認真對待」自己所做的一切,這才是做人的基本態度。
撰文:劉培榮 民主思路聯席召集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