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時間
- 312 小時
- 最後登錄
- 25-10-29
- 國民生產力
- 3649
- 附加生產力
- 46067
- 貢獻生產力
- 0
- 註冊時間
- 07-11-25
- 閱讀權限
- 10
- 帖子
- 27811
- 主題
- 12608
- 精華
- 0
- 積分
- 77527
- UID
- 168291
   
|
青協督導主任徐小曼指,人不是與生俱來懂得戀愛,值得在成長階段學習如何處理感情問題。
青協近3至4年引入戀愛教育,為高小及中學提供輔導,學習如何處理感情問題,「以前可能叫性教育、青春期衞生知識,現在只是轉個形式叫戀愛教育。」
徐強調小學階段不是教他們如何拍拖,但現時早熟,11至12歲已開始面對兩性相處,例如某女生成績很好,某男生運動很強,因而產生愛慕,戀愛教育是讓學生明白不是忌諱,可找對象傾訴。
精神科專科醫生麥永接表示,曾有一名年約20歲男子,過去每逢跟歷任女友吵架分手,都會自撼玻璃或拳打玻璃自殘,早前與現時拍拖半年的女友吵架鬧分手,不但又再撼頭埋玻璃,激動時更於公眾場所數度掌摑女友。
麥指該男子平靜下來時感後悔,自己都覺不妥,平時都不會傷害女朋友,所以決定求醫。
他指該名男子本身性格易暴躁,小時亦自覺缺父母愛護,長大後一直好怕女友提及分手,同時工作上的壓力亦無處發洩,與女友爭拗時易遷怒對方:「每次失控時都有飲酒,上次打女友都有飲,飲酒係一個重要的因素。」求醫後獲建議戒酒,同時以藥物治療,現時已好轉不少。
徐小曼指,因情變而做傻事並不純粹發生在年輕人身上,無論是22歲或42歲都有可能發生,他們往往是一念之差,「自己得不到,也不讓你好過」,可能只是一時想不開,若能得到關懷和適當的情感舒發,情傷是可隨時間過去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