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時間
- 23 小時
- 最後登錄
- 19-10-2
- 國民生產力
- 0
- 附加生產力
- 7543
- 貢獻生產力
- 0
- 註冊時間
- 14-2-13
- 閱讀權限
- 10
- 帖子
- 3777
- 主題
- 3291
- 精華
- 0
- 積分
- 11320
- UID
- 1446055
  
|
基層生冀升學 七成指自資課程貴
2015-08-10
(星島日報報道)社會踏入知識型經濟年代,升讀大學是不少人夢寐以求的事,有團體調查逾百名基層高中學生畢業意向,發現逾八成半人有意升學,但缺乏信心升讀公帑資助的大學課程;調查又發現,逾七成受訪學生認為自資課程收費高昂,冀政府扮演監察角色。有社工批評大專教育鼓吹教育商品化,呼籲政府規管自資院校學費,放寬學生資助門檻。
關注學童發展權利聯席(關學聯)在今年六至八月,以問卷形式訪問約一百一十名有領取書簿津貼或綜援的基層高中生,了解他們畢業後的發展意向。結果顯示,逾八成半受訪學生希望繼續升學,當中四成人以獲得更高學歷為目標,最心儀的升學選擇分別為公帑資助學士學位、自資學士學位及公帑資助的副學位課程。
然而,被問及有否信心在大學聯招取得公帑資助的學士學位時,以十分為滿分的自評信心中,受訪者平均僅得三點四二分。調查員孫詠其解釋,基層學生因校內外學習獲得支援較少,自覺在學位競爭中「輸蝕」。
調查又發現,逾七成受訪學生認為自資學士學位及副學士學位課程收費並不合理;八成半人認同政府應規管辦學機構的財政運用。孫詠其解釋,大專院校自行釐定學費,收費不一,「學費年年加,我們更發現新學年有自資學士課程的學費增幅高達四成四。」
關學聯青年組織幹事黎韻瑤批評,政府沒有履行教育上的責任,僅將大專教育推向市場,助長教育商品化,「不少同學『兜兜轉轉』才能升上大學,更甚者要舉債度日。」她呼籲政府參考對直資中小學的監管制度,監管大專自資院校學費和行政;她又建議,政府放寬學生資助的申請門檻,避免基層學生承受巨額學債。
另外,大學聯合招生今日放榜,學友社學生輔導中心總幹事列豪章呼籲,若文憑試考生不獲聯招課程取錄,應留意坊間專上課程的資歷認可及銜接途徑,避免「病急亂投醫」。他提醒考生多與師長商討出路,「不少辦學機構以各種方法推銷課程,甚至冒名騙人。」學友社放榜熱線已重新投入服務,協助有需要的考生及家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