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集團
集團品牌
presslogic-logo
廣告查詢
工作機會
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升中派位 語言微調暫緩6年 英中有「上車」無「落車」 ...
發新帖
查看: 1468|回覆: 1
go

語言微調暫緩6年 英中有「上車」無「落車」 [複製鏈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539
1#
發表於 15-7-4 12:10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明報專訊】中學語言微調機制原訂明年檢討,因適齡學生數量下跌,部分英文中學因收不足優秀學生,按原機制要「落車」開中文班,不過教育局長吳克儉昨宣布,為維持學校教學語言穩定,決定暫緩調整,原要「落車」的英中可保其教育語言安排至2021/22學年,另外收足前列學生的中文中學則可「上車」加開英文班,即變相「有上車無落車」。教育界立法會議員葉建源質疑新措施是政治決定。


吳克儉:為保教學語言穩定


語言微調機制下,學校每6年做一次評估,英文班指標包括過去兩年中一派位獲派「前列40%」學生比例達到85%。按照機制,各校本應在今年調整教學語言,但升讀公營中學學生人數由2011年的5.28萬減少至2016年的4.3萬,愈來愈多非前列40%的學生都能躋身英中,即所謂「上移錯配」,若落實調整會引起部分學校教學語言轉變,早前英文中學聯會調查亦顯示,兩成英中或因收不足前列學生而要開中文班。


升中派位下周二放榜,各校屆時將揭曉獲派前列學生的比例。吳克儉昨宣布,個別學校未必符合前列學生比例的條件,也可暫緩落車,維持其教學語言安排至2011/12學年,以便學校在穩定的語言環境下教學。他又指有關學校需參與教育局提供的教師專業發展和研究,以確保教學效能。


教育界立法會議員葉建源質疑做法是政治決定,僅為避免引致動盪,帶來大量家長和學校的反對,實際上是把大量條件不足的學生納入英語授課之中,出現「上移錯配」(見另稿)。他認為教育局應加強「減派」,減少每班派位人數,以抵消英中學生人口下降所致的衝擊。


葉建源質疑政治決定


立法會議員、語文教育及研究常務委員會前主席田北辰亦說,此安排是政治妥協,本港未有條件讓大量學生以英文學習,雖家長與學校都歡迎,但最終受害的是學生。


津貼中學議會主席林日豐校長則對新安排表示歡迎,他指部分學校已積累了經驗,知道如何幫助學生用英文學習,利用學校優勢幫助學生盡早適應英文教學是好事。他又指此安排留了空間給學校自行決定教學語言,相信學校會根據學生能力作出專業決定,未必會出現能力差的學生被迫用英文學習的情况。

點評

long0  社會亂 惡法頻生  發表於 15-7-5 21:06
王家爸爸  是好事,也是壞事  發表於 15-7-4 22:22
lauwingtai    發表於 15-7-4 21:24
   1    0    0    0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539
2#
發表於 15-7-4 12:15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elbar 於 15-7-4 12:17 編輯

教界:上移錯配或添學習障礙
【明報專訊】荃葵青區中學校長會主席、佛教善德英文中學校長何滿添認為,英文中學「只上車不用落車」的決定會引致學生上移錯配,即學生升上一間學習難度超出其能力的學校,例如第二組別學生派到第一組別英中。他認為對鬥心強、不怕困難的學生來說,環境挑戰或許會激發他用後天努力彌補不足,但對一般學生來說,或因語文能力較差,出現較大的學習問題。


學者籲照顧能力差學生


何滿添說﹕「有些學生這方面發展比較慢,本身大學階段才能適應英文教學的,但提前強迫他們適應,出現學習障礙都有可能。」


中大教育心理學系教授侯傑泰相信教局做法是「兩害取其輕」,因大量學校「落車」也不利學校發展,但他指若學生「上移錯配」,學生未必適應英文教學,上堂聽不懂、功課看不明,也不利其學習,雖英文水平可進步,但其他科目會十分吃力,變成「贏咗粒糖,輸咗間廠」。


侯傑泰提醒各中學,若知道收取的學生能力較弱,務必在英文方面多下工夫,如多組織英文活動、幫助學生理解學科英文詞彙等,家長亦應密切留意子女的學習,若發現語言是障礙的話,應及早幫子女尋求支援,若努力過都是徒勞,則應認真考慮轉讀中文班或中文學校。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