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時間
- 312 小時
- 最後登錄
- 25-8-11
- 國民生產力
- 3592
- 附加生產力
- 45985
- 貢獻生產力
- 0
- 註冊時間
- 07-11-25
- 閱讀權限
- 10
- 帖子
- 27786
- 主題
- 12599
- 精華
- 0
- 積分
- 77363
- UID
- 168291
   
|
我個人認為最深入人心的一句廣告,是黃霑先生的「點止汽水咁簡單」,既能夠引起觀眾的好奇心,又能把汽水的形象連結到產品上,令人產生聯想,擴大影響範圍,非常成功。近年有奶粉廣告聲稱產品內含多種成分,對嬰兒腦部發育有幫助。這個廣告絕對能捕捉到香港人的心態,不讓自己的嬰兒落後於其他嬰兒,相信很易引發不少年輕父母的共鳴,因為大部分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小朋友較別人的優勝。
但在起跑線上領先,孩子就一定能跑贏嗎?數月前本港有一則新聞,一名十三歲小童仍由外傭服侍洗澡,令人嘩然。筆者曾參與一些青年團體主辦的野外活動訓練營,有些初中生在清潔少量碗筷時,竟用上半支清潔劑。雖然這是個別事件,但反映社會存在一個問題,我們應該關注。去年教育學院調查發現,受訪的中學教師中,百分之六十八點二認為學生自理能力低最值得關注,而持相同意見的小學教師更高達百分之八十三點八。家長要對小朋友的日常生活保持敏感度,因自理能力發展是幫助他們建立邏輯思維,對日後的社交及領導能力發展都很有影響的。所以家長們要想一想,贏在起跑線就足夠嗎?
香港家長普遍都工作時間頗長,孩子在家裏的時間,很大部分是依靠外傭的照顧。其實,這段時間對孩子日常生活的教導更重要,因為會影響他們將來的成就。「起跑線」不是終極目標,教育孩子是一項長期工作,希望家長們不要過分着重短期成果。年輕的父母們,今天起請注重培養小朋友減少對別人的依賴,自己的事自己做。父母最重要的任務,是把孩子教育成「可以自食其力的人」。
黃楚基 百仁基金副主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