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時間
- 2905 小時
- 最後登錄
- 24-3-26
- 國民生產力
- 21623
- 附加生產力
- 60760
- 貢獻生產力
- 1100
- 註冊時間
- 13-12-3
- 閱讀權限
- 10
- 帖子
- 38007
- 主題
- 177
- 精華
- 44
- 積分
- 121490
- UID
- 1389083
   
|
本帖最後由 hkpapa852 於 15-4-27 15:18 編輯
過去有不少會員曾問過為何學生A的平均分高於學生B, 但呈分名次反不及學生B呢?
大多數會員都會說是因為999632的科比重關係. 我最初亦有這個概念. 但隨著一些會員舉出一些用999632的科比重計算後也解釋不了的例子, 以及研究過redkoni的"升中呈分試的校內名次是如何以標準分排列"一文, 更了解呈分係如何運作, 便找出了"原因".
但因為計算標準分是何其困難 (因要知道全級學生各科成績), 所以本人自行調正, 嘗試以一個名為"名次分"既方式來運算, 似乎也和標準分有相同效果, 所以在此向大家講解一下, 亦希望資深會員能從中指點.
以下是一個例子, 學生A的平均分和計算科比重後的總分也比學生B高, 但為何呈分排名會較後呢?
|
| 中 | 英 | 數 | 常 | 視藝 | 音樂 |
平均分
|
999632後總分
| 學生A | 分數 | 95 | 98 | 88 | 92 | 90 | 90 | 92.17 | 3,531.00 | 學生B | 分數 | 95 | 93 | 92 | 92 | 90 | 90 | 92.00 | 3,522.00 |
以下是兩次學生各科成績在全級的名次分佈:
|
| 中 | 英 | 數 | 常 | 視藝 | 音樂 |
平均分
| 學生A | 分數 | 95 | 98 | 88 | 92 | 90 | 90 | 92.17 | 科目名次 | 3 | 2 | 35 | 16 | 15 | 15 |
| 學生B | 分數 | 95 | 93 | 92 | 92 | 90 | 90 | 92.00 | 科目名次 | 3 | 12 | 16 | 16 | 15 | 15 |
|
我用自己設計的"名次分"來計算, 有以下條件:
1. 假設上限為200分, 讓科名次第一的有200分, 第二有199, 如此類推, 公式為: 200-(科目名次)+1;
2. 如有多於一人同一分數, 如有1人100分, 3人99分,2人98分, 那這5個學生排名分別為1,2,2,2,5,5, 名次分為200,199,199,199,196,196.
按照以上名次分的條件, 會有以下結果:
|
| 中 | 英 | 數 | 常 | 視藝 | 音樂 |
平均分
|
999632後總分
| 學生A | 分數 | 95 | 98 | 88 | 92 | 90 | 90 | 92.17 | 3,531.00 | 科目名次 | 3 | 2 | 35 | 16 | 15 | 15 |
|
| 名次分 | 198 | 199 | 166 | 185 | 186 | 186 | 186.67 | 7,107.00 | 學生B | 分數 | 95 | 93 | 92 | 92 | 90 | 90 | 92.00 | 3,522.00 | 科目名次 | 3 | 12 | 16 | 16 | 15 | 15 |
|
| 名次分 | 198 | 189 | 185 | 185 | 186 | 186 | 188.17 | 7,188.00 |
用名次分計算後, 就會得知學生B排名為何較高的原因.
所以其實只看成績和級名次, 在呈分上用處也不大, 只有知道每科的排名, 才有意義.
唔知有冇小學係咁幫學生計分排名次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