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時間
- 5492 小時
- 最後登錄
- 25-11-6
- 國民生產力
- 72
- 附加生產力
- 89313
- 貢獻生產力
- 0
- 註冊時間
- 06-10-23
- 閱讀權限
- 10
- 帖子
- 31071
- 主題
- 292
- 精華
- 3
- 積分
- 120456
- UID
- 107125
   
|
回覆:goodenough 的帖子
幾年前,星架坡政府已經撤離蘇州科學院的投資,因為當地政府在附近另起爐灶,跟蘇州科學院搶客,雙方政府解決不了,唯有撤資。
科學院只是營造一個 Technology Ecosystem,提供場地,部分設備,網絡,Angel Fund, VC Fund, 協調不同政府部門等等,讓創新及科技發展有土壤及產生Leverage。就算生產,都不會是量產,是作 design validation, 市場樣版,或者用以進入某些海外市場,例如在南美,部份國家對中國製造產品徵收好高關稅的情況!
我們都要平心靜氣,香港不會重現低增值,佔地,高耗能的一些大量用人的製造業,只有研究,市務,部份高增值及有關 lP 的工序留在香港。就算重回或新的製造業,若果增值只是中度,好多人手工序會被機械臂代替,因為人工及費用太貴了。
在商言商,close to the market 是必然現象,除了生産的供應錬,費用及市場空間的原因,香港根本不可能再現以前的生產規模,只可以希望將製造業的GDP部份重回雙位數,平衡香港產業的過份傾斜。
Apple 科研大都在美國,但絕大部份生産在國內,而產品及服務則覆蓋全世界。
香港中大有一個非侵入性的檢查唐氏綜合症的技術,都落藉科學院,將有關技術 licence 好多國家及地區的 lab。他們可以創滙,可以製造一些新的 knowledge based 工種。大部份業外的市民,是見不到及感受不到的。
***************
我不是想在爭拗廣場爭拗,只是講出另一個角度及層面的所見所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