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港史改歸中史科 教局:不會令港獨抬頭(余諫之) ...
發新帖
查看: 487|回覆: 1
go

港史改歸中史科 教局:不會令港獨抬頭(余諫之) [複製鏈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217
1#
發表於 15-2-4 13:27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明報專訊】教育局正進行初中中國歷史科改革,據筆者所知,專責委員會的中期目標是因應香港已回歸多年,探討將香港史部分由放在歷史科「搬到」中史科中,但兩史教師暫未願作改動,教育局則甚緊張,社會未展開討論就先在立法會文件中提出,中史科加入香港史,不會導致港獨意識抬頭。

中史科改革首階段是「詳近略遠」,將教古代史課節的比例由2/3減至一半,以增加近代史的課節,期望今年9月推行。據了解,原本課程發展議會希望一併討論將香港史搬入中史課程,但有修訂初中中國歷史及歷史課程專責委員會委員透露,初步收集的意見顯示,歷史科教師教香港史「教得很開心」,捨不得抽走,中史教師又沒大興趣「接收」,故要留待下階段討論,若最終「拍板」,因要改動課程綱要,須作諮詢,至少3年才成事。

兩史教師沒改動意願

筆者看過現有兩史的課程綱領,中史科沒正式涵蓋香港史,只以補充說明形式指「認識本土歷史有助提高學生對本科學習興趣,以及建立鄉土感情和民族認同感」,而中史不少史事與香港有關,教師可與學生研習有關事迹,例如講辛亥革命時可帶學生參觀孫中山史蹟徑(包括皇仁書院及紅樓等)。

專委會成員倡只教到回歸

歷史科在初中每年佔40課節,當中8節為香港史。中一教石器時代、農村生活、民系和姓族、傳統習俗;中二教殖民時代、香港成為轉口港、歷史建築;中三教日治時期、香港成為金融中心、與中國關係,包括中國對香港發展的貢獻,甚有「唱好」味道。

近年社會和政治層面上中港矛盾加劇,就改革後中史科是否會涉獵這些議題,該委員認為,歷史不宜割裂地看一個時空,要看前後的發展線索才能作較客觀定論,或許教到回歸就恰當,避免變成探討時事,不過仍待委員會屆時商討。

教局製「中史偏見」表交立會

中史科自2002年課改後惹爭議,現進行改革也備惹關注,教育局除頻密地撰文籲外界「正面睇」中史科外,還搞新意思,在最新提交立法會的文件附加「有關中國歷史的偏見與真相」大表,強調初中中史仍是必修科等,列載的「真相」還包括「理解國家近代發展歷程,方能與今日同胞分享共同回憶,同悲同喜,才能孕育對國家、民族的感情」、「回歸以來,認識國家是理所當然,民心所向」。


余諫之

   0    0    0    0

Rank: 5Rank: 5


4779
2#
發表於 15-2-5 01:55 |只看該作者
為了與同胞們同喜同悲而將歷史斬件,變成事不成事,史不成史。都唔知同學可以點樣串連落去。

讀中國文學的同學,讀完唐詩之後,歷史斷裂,沒有宋、元、明、清,那對之後的宋詞、元曲、明神話、清小說等的時代背景變得模糊。只是為歌功頌德而將歷史變成肉碎,是否正確?

其實而家香港這部份的歷史早已包含在EPA課程之中,跟本沒需要作出大修改。

今天,所有課程的改革全部都是圍繞整頓思想來做。明天,又要為阻隔西方價值觀進入校園而再努力!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