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時間
- 23 小時
- 最後登錄
- 19-10-2
- 國民生產力
- 0
- 附加生產力
- 7543
- 貢獻生產力
- 0
- 註冊時間
- 14-2-13
- 閱讀權限
- 10
- 帖子
- 3777
- 主題
- 3291
- 精華
- 0
- 積分
- 11320
- UID
- 1446055
  
|
交流成轉捩點 畢業生冀踏科研路
2015-01-30
(星島日報報道)今年畢業的香港大學言語及聽覺科學四年級生伍嘉慧,自言本來對科研興趣不大,但參加「本科生研究獎助計畫」後改變了其想法,有意繼續升讀研究院課程。
至於在學部內,香港土生土長的助理教授陳文琪,以過來人的經驗分享了當年在港大修讀本科和研究院的過程,認為做科研與其他工作相比,能享受更多的思考自由空間和另一種的生活模式,是一項長遠的投資。
中學時修讀文理科的伍嘉慧,自言選科當日不太肯定主修科,「聽了師兄姐的意見,覺得做言語治療師能用科學幫到人,又可以臨床見到病人,所以選了這科。」她直言未曾想過踏上科研路,但因參加暑期研究計畫,從澳洲返港後,改變了她的想法,「本身覺得做研究是一項沉悶的工作,但原來可以很有意思,正積極考慮報讀港大或海外的研究院課程。」
帶領伍嘉慧進行研究項目的助理教授陳文琪,本身亦是港大畢業生,由本科一直讀到博士後,「因為對言語治療的行業有熱誠,加上大學一年級時獲教授姚文禮的栽培,所以對科研產生興趣。」她直言,以一個剛畢業的研究院學生和工作了幾年的言語治療師比較,兩者的收入差距的確頗大,「但做科研能享受更多的思考自由空間,生活模式亦不同,非以金錢角度出發,是長遠的投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