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時間
- 212 小時
- 最後登錄
- 21-10-22
- 國民生產力
- 0
- 附加生產力
- 2661
- 貢獻生產力
- 0
- 註冊時間
- 12-12-4
- 閱讀權限
- 10
- 帖子
- 418
- 主題
- 36
- 精華
- 0
- 積分
- 3079
- UID
- 1077764
 
|
2014年12月16日
信報財經
若靜 視線所及
離別是為了更好重逢(一)
今年的聖誕節於我來說,很是不一樣,早早地就盼望、期待着見到女兒,女兒離開我有三個月了,這還是我們第一次長時間分開。最初的時候,那才叫難熬,好在現今科技太發達,才能一解相思之苦,記得送女兒去學校的前一晚,幫女兒收拾行李,眼淚忍不住溢出來,當時女兒還笑着安慰我(那時她根本體會不到離別是怎樣一回事)。
翌日,女兒學校專為海外學生舉行了一個Induction Course,主要是參觀學校設施、介紹老師等,最後才去學生的宿舍,替女兒安頓好後,家長就要離開學校了,看見女兒還是一臉陽光燦爛,我的心很是安慰,但還是忍不住落淚,抱住女兒一次又一次,久久也不願放手,倒是女兒在我耳邊安慰我:「媽媽,你不是教我要堅強嗎?」
「是呀!怎麼調轉角色了?」女兒的話語讓我啼笑皆非。
心情既傷感又放心,放心是因為女兒離別時的表現,超出了我的想像,她原來是那樣成熟、勇敢和堅強,我也知道這只是假象而已,女兒不曾經歷過離別的滋味,暫時一切還是很新鮮,但於我來說,女兒這種態度還真的救了我,我可以較為輕鬆地跟她道別,這道難關過了。
接下來一個星期我仍會留在英國,這個星期很重要,想多陪伴女兒,讓女兒有安全感。上學期間,不管女兒有多思念我,雖然近在咫尺,我也不見她,每天都有幾次通電話,知道她生活、學習的點滴。
果然不出所料,分開的第二天,女兒就開始思念家人了,陌生的環境令她感受到孤獨、寂寥,加之同宿舍的德國同學因思家而常常哭泣,也讓她身同感受,思念之情倍增。
她每天都期盼星期五快點來臨(因為我會去學校接她度周末),於是每晚睡覺之前,我都會因應跟女兒通話的內容,我再寫一個短訊傳給她,引導她如何面對自己所遇到的困難和挑戰,告訴她嘗嘗孤獨、寂寞等,父母不在身邊,也是人生的一種體驗,不管怎樣的情況下,都應該勇往直前,開心度過每一天;積極樂觀是做人的態度。
在信中我還告訴女兒,有些性格,一定要磨練才能獲得;有些感受,也是需要經歷才能體會,當然更多的是表達我對她的鼓勵、支持和信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