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若有得揀 不如博物館免費入場(沈帥青) ...
發新帖
查看: 404|回覆: 0
go

若有得揀 不如博物館免費入場(沈帥青) [複製鏈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374
1#
發表於 14-8-4 09:38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康文署轄下有不少博物館如太空館和藝術館等,若周六、日可免費入場,對市民來說應有一定吸引力。

撰文:沈帥青
欄名:港是港非

康文署康體設施昨免收費以鼓勵市民培養運動習慣,一日免費的效果成疑。關乎公帑,公共設施免收費固然不可亂來,若有得揀,倒不如仿效外國,將博物館、美術館全年免入場費。

昨天是全民運動日,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免費開放全港多項康體設施,又舉辦免費康體活動,租場打波、到泳池游水,免費可慳回數十元,當然不乏市民捧場。

康體設施一日免費 效果成疑

公共設施比私人營運收費平,少不免靠公帑補貼,何況免費?即使「益街坊」免費,至少也要有良好效果才合理。一日半日免費,政府指以此鼓勵市民參與及培養運動習慣,會有多大效果,難有說服力。難怪有市民提到一年一日太少,不如辦更多「免費日」。

不過,若有得揀,康體設施以外,康文署倒不如讓轄下全港博物館及美術館免費入場。

有外地旅遊經驗的,或許留意到外國不少博物館是全年免費入場。物價貴得驚人的英國,逾50間包括大英博物館、自然歷史博物館、國立美術館等於2001年已取消入場收費做法。丹麥、澳洲的國立博物館以及美國唯一國立博物館——史密森博物館群,皆不收門票。

至於亞洲地區如南韓2008年初宣布,開放國立博物館免費參觀,鄰近香港的新加坡,則於去年5月開始將大部分博物館、美術館及歷史文化相關如土生文化館等,改為公民和永久居民免費入場(見表)。

本港現時亦有部分博物館不收費,但多屬規模及入場人數較小,最多人入場及受歡迎的歷史博物館、文化博物館、太空館及科學館等仍採取入場收費(除周三免費)。

英博物館免費 推動創意產業

博物館入場應否收取門票向來有爭辯,收費理由可以很多,但不收費原因不妨一聽。

以英國為例,英國1997年新工黨政府上台,提出創意產業政策,主張增加藝術文化在國民生活中的地位與作用,鼓勵更多接觸文化,加強藝術涵養,也為免經濟弱勢者被拒之門外,遂推動國內博物館逐步全面免費。

從數據看,2001年底開始免費十年間參觀人數大升逾5成,兒童增加逾200萬,基層人士及少數族裔亦增加。老中青、一家大小又或口袋裏沒錢的窮學生,有空都愛到博物館逛,政府要補貼收入,但並不見得做了蝕本生意。

事實上,此被視為英國工黨政府成功推動創意產業的文化政策,其成就顯著,近年英國被譽為軟文化之都,2012首次擠下美國,成為全球最具軟實力的國家,創意工業成為英國第二大支柱產業。其文化氣息濃厚,亦成為推動英國文化旅遊的重要磁石。由此帶來的收入,相信可遠超其每年補貼入場費的金額。

文化氛圍並非一朝一夕,也難說可歸功於單一政策,但英國對博物館入場收入方面的慷慨及遠見,對已提出創意工業多年但卻一直成效不彰的本港,也不無參考價值。

試想像,若本港市場一直只停留在迫爆動漫節,無論大人小孩也甚少想過,有空不如往博物館或美術館閒逛,政策上對於改變社會文化氣息亦愛理不理,那本港的創意文化之路,又怎不會只兜兜轉轉,難有寸進?

假日免費 一家大小認識文化

本港的博物館入場費算不上非常昂貴,但免費始終有免費的吸引力,周三以外,若連周六日或放假日子也免費,讓一家大小有更多選擇,到博物館好、科學館也好,可以不費分文閒逛一個下午,相信無論是中產或基層家庭,也會無任歡迎。新加坡去年開始不收門票後,當地傳媒便指家長大力支持,認為多了與子女遊玩的好去處,是認識文化與歷史的親子活動。

即使對年輕人而言,若百無聊賴想不出經濟實惠的消閒活動,就算只貪免費當消磨時間走一轉,看得懂或看不懂又何妨?

無論做運動習慣抑或文化培養,也涉及複雜因素,是否愛往博物館走,固然也要視乎社會環境、文化程度及經濟等條件。文化沙漠不會話變就變,但若政策上可以走多幾步,若全民也可有一點點的改變,成效或許不是立竿見影,但至少也撒了種子。若政府下次再益街坊有免費,不妨考慮這個?


按圖放大
   0    0    0    0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