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集團
集團品牌
presslogic-logo
廣告查詢
工作機會
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備戰大學 高中生「進補」 注生涯規劃元素
發新帖
查看: 1847|回覆: 3
go

高中生「進補」 注生涯規劃元素 [複製鏈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501
1#
發表於 14-7-31 16:27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吳 克 儉 透 露 九 月 籌 備 大 型 國 際 高 峰 會 , 為 啟 動 生 涯 規 劃 打 響 頭 炮 , 同 時 讓 本 地 教 育 界 訂 定 落 實 的 行 動 綱 領 。

  (星島日報報道)今年《施政報告》提出「讓年輕的各展所長」的口號,在新學年起為全港中學每年撥款五十萬元,為即將踏入第六年的新高中學制,首次注入生涯規劃元素,為學生提供升學與就業的藍圖。教育局局長吳克儉接受本報專訪,透露當局正籌備在九月舉行大型高峰會,國際學者與本地專家將雲集本港,共商生涯規劃路向,為新政策打響頭炮。吳克儉期望生涯規劃成為學校的新文化,「進至成為每一個人都有的基本條件!」

  新高中學制重視學生的多元發展,繼其他學習經驗(OLE)與應用學習科目後,當局銳意加強生涯規劃,九月起向全港中學增撥生涯規劃津貼,每年經常性開支逾兩億五千萬元。身為人力資源專家的教育局局長吳克儉在專訪指,本港面對新變化與挑戰,不僅新學制推行帶來的轉變,人口老化「為未來敲響了警鐘」。他引述數據指,未來六十五歲以上人口不斷增加,勞動參與率由現在的六成跌到不足五成,有必要鼓勵青少年為未來打算,「我們看到年輕人對未來掌控能力低,對自己未來前途也感到迷茫,甚至無所適從」,加強生涯規劃更見逼切。

  吳克儉透露,當局正籌備九月舉行大型高峰會,邀請海外及本地學者專家交流生涯規劃、個人成長等經驗,標誌生涯規劃正式啟動。他形容高峰會是一個的「起程點」,協助本港教育界訂立推展生涯規劃的行動綱領,包括建立區域性的交流互動網絡、建置資訊平台,提供學生自我評量的心理測驗與輔導工具、不同學校與國家相關經驗等。當局又準備向全港學校進行問卷調查,了解學界對生涯規劃的期望與看法。

  生涯規劃對本港教育界是嶄新概念,吳克儉承認本港中學界現時推行生涯規劃的進度參差不齊,「有些有做開,有些做少少,個別學校甚至不是全面而高水平發展」;他透露有商會向他投訴,指曾動員逾百名行政人員,一心推動商校合作活動,卻因校內負責教師須應付考試而無暇兼顧,最終被逼作罷,他認為須改變既有思維,讓整個社會參與,生涯規劃才能成功,「大前提是成為學校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一個新的文化。無論是教師、學生、校長、家長,甚至是僱主與畢業生,均參與協助學生把握生涯規劃,為自己的未來盤算,進至成為每一個人都有的基本條件」。

  吳克儉留意到,近年大型企業對商校合作更趨積極,甚至把支援學生視為恆常項目,「不是純粹視為賺錢、對外宣傳或企業社會責任」,他期望新津貼解決學校資源不足,亦為工商界與學校建立持續與穩定的「接觸面」,讓雙方更主動及具規模合作,分享職場趨勢、工作經驗與態度培育等,「以往經驗見到更多企業高層參與,成為同學們的師友,分享他們的心路歷程,這是更軟性的雙向交流,而非傳統的招募新血或提供硬性資訊」。

  以往不時有大學生選錯科,甚至畢業後始發現根本與個人志趣不符,吳克儉稱現時生涯規劃重點在高中階段,但日後會在初中階段滲入相關內容,他相信生涯規劃讓學生及早認知興趣與準備前路,期望改變社會偏重學業成績,評價學生成就的既有文化,「如果太重視考試,風險就是扼殺了學生多元智能發展」。

   0    0    0    0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501
2#
發表於 14-7-31 16:27 |只看該作者
科技園工作坊學生任導賞員


教 育 局 首 次 與 科 技 公 司 合 作 辦 「 科 學 匯 精 英 青 年 大 使 計 畫 」 , 為 高 中 生 安 排 工 作 坊 等 活 動 。 圖 為 機 械 工 程 師 張 仲 鈞 向 學 生 講 解 航 空 理 論 。

  (星島日報報道)為加強生涯規劃教育元素,今年《施政報告》提到會推動更多工商機構和社區資源參與「商校合作計畫」。教育局最近與科技公司合作,舉辦首屆「科學匯精英青年大使計畫」,為中四至中六的學生安排一系列與生物及航空科技有關的工作坊、實驗及導賞活動。有升學及就業輔導教師認為,活動讓學生通過與在職人士溝通,第一身了解職場環境和需要的特質,對他們的選科有一定幫助。

  商校合作計畫自○五年成立,至今已與約八十個工商機構合作,籌備活動達五百多項,受惠學生人數多達二十二萬人,當中大部分與生涯規劃及職場活動有關。香港科技園公司最近與教育局合作,首次在科學園舉辦青年大使計畫,吸引二百名來自五十所中學的學生,經校長推薦報名參與,最後取錄了九十二人。

  為期一個月的青年大使計畫,分為多個活動部分,其中在主題活動日當日,安排了本土青年科學家分享創業心路歷程及本港科技行業概況,並由專家與學生介紹DNA納米技術及航空基本概論,學生有機會進行實驗及為科學園擔當導賞員。

  有份參與當日活動的中華基金中學中六學生李志洭表示,最初以為活動與一般的參觀無異,「但聽了創業的分享後,知道更多實質的科研工作環境,亦明白讀理科的出路不限於在實驗室做研究,連市場學的知識都要懂。」該校帶隊的升學就業輔導主任何俊文形容,商校合作計畫為學生提供認識工商機構運作的機會,「同學對職業的期望通常來自家長和電視劇,透過計畫可讓他們真實了解環境,再去反思大學選科和工作的選擇。」

  同日出席活動的元朗商會中學副校長丘志良則表示,從學校角度而言,聯絡個別工商機構提供與生涯規劃有關的活動有一定困難,「商校合作計畫作為一個平台,聯繫香港不同地區的學校,豐富學生的眼界。

點評

王家爸爸    發表於 14-8-1 11:33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132916
3#
發表於 14-8-1 11:35 |只看該作者
elbar 發表於 14-7-31 16:27
科技園工作坊學生任導賞員
如果做得好,商校合作計畫是一個好主意。

Rank: 3Rank: 3


128
4#
發表於 14-8-13 00:51 |只看該作者
其實就無用既!我在日校任教,學生BANDING不錯,校長十分著重成績,對於什麼生涯規劃,她一於少理。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