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時間
- 23 小時
- 最後登錄
- 19-10-2
- 國民生產力
- 0
- 附加生產力
- 7543
- 貢獻生產力
- 0
- 註冊時間
- 14-2-13
- 閱讀權限
- 10
- 帖子
- 3777
- 主題
- 3291
- 精華
- 0
- 積分
- 11320
- UID
- 1446055
  
|
中小學教科書價平均加3.7%
2014-07-16
(星島日報報道)新學年課本價格上升,消費者委員會調查了近六百本被中小學普遍採用的教科書,發現今年書價平均加幅達百分之三點七,連續三年錄得升幅,其中僅十八本教科書凍價,更無課本減價。教育局及兩大出版商會均強調今年加幅低於通脹,但消委會語帶諷刺質疑,課本價格「看似有無比能耐」一直維持升勢。本報記者
消委會選取五百八十六本被中小學選用,包括部分未列入「適用書目表」的課本,發現今年整體書價平均升幅為百分之三點七,略低於百分之四的通脹率。
小學書價平均增幅達百分之三點七,較去年升零點五個百分點,書價加幅最高為宗教教育中心出版的《新編完美的人生》,加幅達百分之五點四。以各科平均升幅,以中文科平均加百分之四點一最高,其次是德育、公民及國民教育、數學與普通話科。
中學方面,初中及高中課本平均加幅分別為三點八及三點六,以視藝藝術科錄得百分之五點四的加幅最高,其次是綜合人文、化學、旅遊與款待科。
加幅最高的中學課本,是精工出版社的高中視藝科課本及導師出版社的高中英文科課本,兩者加幅均為百分之五點六。
新學年「適合書目表」內課本均全面落實分拆定價,但消委會發現中小學已分拆課本,均錄得百分之三點七的升幅,與未分拆課本書價升幅相若,而近六百本被普遍採用的課本之中,僅十八本凍價,更沒有課本今年凍價,質疑課本連續三年一直攀升,「看似有無比『抵禦引力』的能耐」。
香港教育出版商會及中英文教出版事業協會回應指,出版界在課本市場持續萎縮、經營成本上漲之下,已經盡量減低書價增幅,減輕家長負擔,又反駁指人力資源與租金等經營成本均遠超通脹,質疑把書價與通脹率比較並不全面,並質疑消委會的調查方法未能完全反映整體教科書的價格變動。
教育局則重申,在不過度干預市場運作之下,已採取多項針對措施,指調查結果顯示累計升幅低於通脹,反映措施發揮正面作用,又指部分學校不可採用「適用書目表」外尚未分拆訂價的課本,以貫徹分拆政策精神,學校只可接受出版社提供的課本樣版書及教師用書,其餘免費教材或借用服務均不可接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