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基層暑假活動 又要公帑埋單?(沈帥青) ...
發新帖
查看: 1131|回覆: 3
go

基層暑假活動 又要公帑埋單?(沈帥青) [複製鏈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457
1#
發表於 14-7-14 16:27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關注學童發展權利聯席昨建議政府向領綜援、書簿津貼學生派發恒常課外活動津貼,每人每月最多200元。

撰文:沈帥青
欄名:港是港非

有組織指窮家子女因費用貴沒暑期活動,建議政府每月資助最多200元。扶貧是否人有我不可以無?連外遊、學琴學跳舞也要求資助,暑期活動不乏免費,何解又要公帑埋單?

組織倡設 課外活動津貼

關注學童發展權利聯席昨發表調查指,暑期活動費用貴令基層學童卻步,以低收入家庭為主的317個受訪家庭,逾5成指孩子暑假無參加課外活動,大部分稱因費用太高,逾半受訪家長指出現負面情緒,覺得未能讓孩子發展興趣或技能。

組織指孩子才華不應被埋沒,建議政府向領取綜援、書簿津貼學生派發恒常課外活動津貼,每人每月最多200元,預計30萬人受惠,每年涉公帑6.3億元。

近年不同的組織發表調查以反映基層苦況,今次發表調查的關注學童發展權利聯席,去年底發布另一項調查指,近8成貧童無書桌,會降低學習動機。另有機構曾指逾半綜援子女過去3年無外遊、基層家庭每周食幾次隔夜餸以及未去過海洋公園等(見表)。

助基層解決生活基本需要,大家不會有異議,但外遊、遊學團及學琴學跳舞等是需要抑或想要?連暑期活動也要爭取以公帑代埋單,是否有理?

無錢參加活動就不能發展興趣或才華之說法,難以令人信服。今天的中產,有多少是貧窮出身?也不是人人小時候有條件報讀收費的暑期活動或興報班。別說多年前孩子不乏廉價或免費玩意,即使今天也一樣可以貴有貴玩,平有平玩。

康文署暑期班 費用僅數十元

康文署每年有舉辦暑期班,球類活動如免費的足球同樂日等,興趣班如中國舞、圍棋、武術等,十堂八堂不過數十元。若想增長知識,也大可往圖書館每天免費借書閱讀,或趁周三逛博物館、太空館或科學館等免費入場,且不時有免費工作坊。

即使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或要學程式及外語等,如今在圖書館或互聯網找自學教材也不難,每天有恒心聽英語新聞節目,也有助提升英語聽講水平,說甚麼要花錢為子女報讀課程、補習班等,當真必需嗎?抑或只是基於人有我有的怕蝕底心態?至於名額有限,僧多粥少報名要鬥早,又要費時搜羅有關資訊,則當然了,總不成魚與熊掌,甚麼都要吧?

成功關鍵 靠自身努力及心態


關注基層的組織要為窮家孩子爭取更多援助,不難理解,但若訴求不合理,得一想二,只會惹社會反感,且經常聚焦於中產孩子與貧窮孩子的物質條件比較,將物質當作是窮家孩子輸在起跑線的「罪魁禍首」,也會令孩子產生事事怪罪於社會虧欠所致,反而忽略了爭取成功的更重要因素,其實是靠自身的努力及心理質素。

社會的上流機會不如前是事實,脫貧不容易,社會援助只針對基本需要如溫飽、住屋、就學機會及醫療服務等,其餘就要靠自己。少了書桌就缺乏學習動機?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少時便沒有書桌,只在碌架床上做功課;前律政司司長黃仁龍小時候一家七口擠在一個床位,相信他孩提時也沒錢報暑期活動。他曾指以前的人並不較叻,只是單純,不覺捱苦是一回事,只知家貧就要努力讀書,抓緊可助脫貧的目標。

若眼光只集中於比較物質,人有我無就要走上街喊不公平,甚至連外出用膳的次數也要與中產比較,將之當作「貧窮」指標,然後要求公帑派錢而達至所謂的平等,但有否想過本身究竟付出了多少?面對物質較人匱乏的情況,是否有人助自助的決心及毅力?

公帑是納稅人的血汗錢,以公帑為基層的非必需品埋單,並非社會對扶貧的共識。社會基層需要扶助,社會應給予的是可以改變貧窮命運的平等機會,而非平等的結果,授之以漁,即要教的是捕魚的方法,而不是事事向中產或富裕階級的物質水平看齊。

若只是「攤大手板」等人幫忙,而不思考如何自強自助、爭取機會,爭取得派再多的錢,只怕是助長依賴心態。


按圖放大
   0    0    0    0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457
2#
發表於 14-7-14 16:28 |只看該作者
半數貧童無暑期班 家長自責

【明報專訊】暑假期間,不少家長都會為子女安排各類活動,而在334學制下,不少中學稱暑期活動也會是中學收生標準之一。有調查發現,五成受訪低收入家庭的子女在今年暑假沒參加任何課外活動,主因是活動費用,其次是活動交通費用。無法為子女安排暑期活動的家長中,半數(51.4%)因此感到自責難過,傷心子女變得自卑。

關注學童發展權利聯席上月訪問了317戶家庭,共涉372名學童,當中主要來自低收入家庭(73.5%),包括正領取全額書簿津貼(61.2%)或綜援(19.6%)。

九成感暑期活動屬基本需要

調查顯示,逾九成受訪者認為暑假活動是學童基本需要,有助培養學童興趣及發掘潛能,不過超過五成受訪者子女(53.5%)沒參與暑假活動。調查發現,有基層家庭表示由於暑期活動費用(67.9%)、交通費(25.8%)及活動名額有限(21.3%),無法安排子女參加暑假活動。此外,雖然現時有不少計劃供中小學生申請,如校本課後學習支援計劃、地區青少年發展計劃及兒童發展基金等,但有超過七成家庭表示不知道有這些計劃,最終無法受惠。

住在葵青區的陳奇志女士,育有4名子女,一家依靠綜援生活,由於生活拮据一直無法讓子女參與課外活動,陳女士說子女因而感到自卑,很多時子女深知負擔不來,「自動」在學校的活動回條上剔上不參加一欄,陳女士談起此情景時不禁流淚。

倡活動津貼納綜援金同發放

立法會議員梁耀忠建議政府,將課外活動津貼納入書簿津貼和綜援金,一同發放,以代替現時一次過津貼,讓基層家庭可為子女報讀恆常、可持續的課程。聯席亦建議全面檢討及諮詢學生資助制度,以及增加對社福機構舉辦暑期活動的資助。


4459
3#
發表於 14-7-15 12:12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4#
發表於 14-7-15 13:36 |只看該作者

回覆:基層暑假活動 又要公帑埋單?(沈帥青)

條線該劃係邊?現在像過了火。個幾信用係托兒服務或照顧老人好過。



The more bizzare a thing is, the less mysterious it proves to be.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