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集團
集團品牌
presslogic-logo
廣告查詢
工作機會
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小一選校 派位失望考驗家長正能量(星島社論)
發新帖
查看: 1625|回覆: 4
go

派位失望考驗家長正能量(星島社論) [複製鏈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539
1#
發表於 14-6-6 10:08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升小統一派位明天放榜,每年這個時候,總有人歡喜有人愁,今年派位不理想者特多,預計一些名校會再現家長帶同子女叩門潮,爭取多一次機會。

  政府公布今年統一派位數據,超過三分一的學生不獲派往首三志願選擇的學校,失望比例是十三年來最高。

  本港出生率上升,多了人競爭始終有限的名校學額,是派位滿意度低的最基本原因。不過,二○○二和○三年,參加派位的人數都比今年多,都有超過七成申請者獲派首三志願學校,今年卻只有六成六,可見人數增加並非唯一原因,應該還涉及派位模式的轉變。

  小一適齡入學兒童增加的一大原因,是過去幾年的「雙非」政策,吸引大量非港人夫婦從內地來港產子,不少內地孕婦在港分娩,為子女取得港人身分後,帶同子女回深圳居住,子女適齡入學後每天送來港就讀,導致近年跨境學童人數大增。

  
跨區童校網滿意度低

  這些家長多為子女選擇貼近邊境的北區小學,導致過去幾年北區居民投訴學額被侵佔。政府決定紓緩北區學額壓力,確保本地家長的子女能夠原區就讀,不必被排擠到大埔甚或更遠的地方小學,今年開始特設跨境學童專用校網,希望把跨境生分流到屯門、元朗和大埔,另有黃大仙和東涌六校提供二百個學額。

  這個專用校網提供三千個學額,但有志願機構的調查顯示,有八成港童內地家長仍然希望把子女送往北區上學,換言之跨境童對北區學額的需求達二千多個,但是專用校網中的北區學額只有三百個,僧多粥少情況嚴重,如果這些家長首三志願都為子女選擇北區學校,失望率自然急升。

  預計放榜後,北區一些小學要面對龐大的內地家長為子女叩門潮,熱鬧情況不亞於九龍城校網內的傳統名校。

  
忌向子女傳負面情緒

  至於本地家長,不少中產父母已經為子女報讀國際學校和直資小學,子女萬一不獲派往心儀名校,即有後備替補。此外,亦有不少家長在放榜後,會帶同派位不理想的子女往心儀學校叩門。

  教育局容許學校每班增加兩、三個學額應付叩門需求,有家長為子女成功叩門而「轉悲為喜」,但是只屬少數,學校未必願意增加資源用盡叩門額,而叩門家長又多,成功率甚微。

  家長如果採用叩門策略,必須有成敗兩手準備,並且要顧及子女的感受。如果家長因為子女派位不理想就情緒激動,勢必影響子女,過去就有子女陪家長哭。大部分子女都叩門不成要入讀被派學校,家長過度情緒化的表現,把自己看不起和抗拒學校的意識傳達給子女,還會令子女對學校少了一份尊重,影響學習生活。

  家長宜協助子女面對不盡如人意的現實,適應學校生活。何況本港小學水平差距不太大,在普通小學表現出色者,同樣有機會進入中學名校。
   0    0    0    0

Rank: 2


55
2#
發表於 14-6-6 11:11 |只看該作者

回覆:派位失望考驗家長正能量(星島社論)

唔係喎,今年有80.8%獲派首3志願,比上年好好多喎



Rank: 4


647
3#
發表於 14-6-6 11:12 |只看該作者

回覆:co2tse 的帖子

今年統一得66%頭3志願,80%係連埋自行分配一齊計!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539
4#
發表於 14-6-6 12:08 |只看該作者
小一派位僅66%獲首三志願


小 一 派 位 連 年 下 跌 , 今 年 僅 六 成 六 學 生 獲 派 首 三 志 願 。

  (星島日報報道)升小統一派位明天放榜,今年適齡學童增加逾千人,令學額競爭更趨激烈。教育局昨公布數據,今年僅六成六人獲派首三志願,不僅連續兩年跌穿七成,更創下十三年新低。小學校長分析,除了出生率回升及跨境學童增加,教局先後推出的跨境生專屬校網及在個別校網「加派」措施,亦直接導致滿意度下跌。

  今年有逾兩萬九千名適齡學童參加小一派位,較去年增加約一千四百人。教育局公布,僅一萬九千三百四十三人獲派首三志願,佔參加人數六成六,不僅是連續八年下跌,與去年同樣跌穿七成,更創下十三年新低。按自行分配學位及統一派位階段獲派首三志願的學童計算,今年整體滿意度為八成,亦低於去年的八成二。

  升小統一派位階段分為兩類,甲類不受校網限制,佔了學額一成,家長最多可選填三所任何校網學校;其餘九成則為乙類學額,家長只能選擇所屬校網的學校。今年約一成參與派位的學童,即三千多人獲派甲部學額,其餘則獲派乙類學額。當局解釋,本年度參加小一派位人數較往年增加,而部分家長選校或較集中在某些學校,滿意率無可避免會受影響,呼籲家長應以平常心面對派位結果,以正面態度鼓勵子女,以輕鬆愉快的心情準備九月入學。

  當局在今年小一派位首度為跨境生另設專網,北區小學校長會主席陳紹鴻相信,獲派首三志願比例下跌,與專網內北區學校預留的學額有限有關,「表面上是把跨境生分流到其他地區,但家長若心儀北區甚至個別學校,未能成功獲派的機會甚高,而當局堅持『不選都派』,又何來有滿意度?」國際社會服務社昨公布調查結果,指近六十名受訪跨境準小一家長,九成人指若不能獲派心儀學校會選擇叩門,逾八成人表明希望子女在北區就讀。機構估計新學年跨境小一生達三千人,逾二千人因未能獲派北區而被分流到元朗及屯門等地。

  另外,新學年當局在元朗、大埔及觀塘五個校網「加派」,把每班人數劃一調高至三十人,觀塘區學校聯會副主席羅勵賢指「加派」令家長產生錯覺,以為學額增加有助入讀心儀學校,「家長以為機會增加就放手一博,但實際申請人數說不定也大幅增加,成功獲派機會自然相應下跌。」

Rank: 4


623
5#
發表於 14-6-6 13:27 |只看該作者
不過,二○○二和○三年,參加派位的人數都比今年多,都有超過七成申請者獲派首三志願學校,今年卻只有六成六,可見人數增加並非唯一原因,應該還涉及派位模式的轉變。
====================================
當中所指" 派位模式的轉變 "會是什麼呢?
是近來家長的選擇太過進取嗎?
還是之前殺校短缺的學額被反映出來?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