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小一選校 官津小學叩門位逾五百個
發新帖
查看: 1696|回覆: 1
go

官津小學叩門位逾五百個 [複製鏈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257
1#
發表於 14-6-5 09:40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樂 華 天 主 教 小 學 表 明 , 受 加 派 影 響 , 不 會 用 盡 叩 門 額 。

  (星島日報報道)升小統一派位本周六放榜,今年適齡學童增約二千六百人,至五萬二千多人,自行分配學位階段「世襲生」更破一萬人,學額競爭更趨白熱化。本報早前向全港官津小學發出問卷,回覆的一百一十所學校均會提供叩門額,至少共逾五百個;新學年起加派至每班三十人的元朗、觀塘及大埔區,不少學校表明不會用盡叩門額,以免學生人數過度膨脹。

  本報早前向全港官津小學發出「升小放榜叩門」問卷,回覆的一百一十所學校均接受叩門申請,扣除未能提供及學位待定外,至少提供約五百一十四個學位。受到適齡人口回升及雙非兒童影響,教育局新學年起在觀塘、元朗及大埔共五個校網「加派」,每班人數由二十五人增至三十人。按照現行政策,獲派每班三十人的學校,收生上限為三十三人;小班教學每班二十五人,收生以二十七人為限。換言之,被要求加派的學校若用盡叩門位,每班人數將較去年大增六至八人,令學校難以應付。

  受加派影響的觀塘區四十六及四十八校網,共有八所學校回覆問卷,樂華天主教小學、天主教柏德學校有十二個叩門額,浸信宣道會呂明才小學則有十個。樂華天主教小學副校長蔡碧蕊坦言,受到加派影響,每班人數由二十五人增至三十人,雖接受叩門申請,但坦言不會用盡名額,「當然我們要視乎家長訴求,最理想是每班連叩門生最多三十二人,不希望到三十三人的上限」。蔡碧蕊指,現時小班教學會安排學生在課室分成五組上課,預計加派後每組彈性增至六人,「若是增加一組的話,課室空間會太擠逼。」

  元朗方面,受到加派影響的小學之中,僅七十四校網的港澳信義會黃陳淑英紀念學校回覆問卷,校長陳文燕亦表明不會用盡叩門額,校方打算視乎情況取錄居住學校附近的叩門生,每班名額一至兩個,「一定不會去到(每班)三十三人」。她分析,區內適齡人口暴增,與當局新學年為跨境生另設選校名單有關,「聽聞不少跨境單非家長為免跌入專屬校網,最近在元朗置業遷入,令小一新生大增。」

  大埔八十四校網,回覆問卷之一的保良局田家炳小學,校長陳詠賢指須維持合理師生比例,不打算用盡叩門額;認為政府雖承諾向加派三十人以上的學校,按人頭提供三萬四千多元的額外津貼,並非盡收叩門生的誘因。一直維持每班三十人的大埔舊墟公立學校,校長張麗珠坦言,雖然區內學校協議加派,但近日已接到家長叩門申請,「現在區內適齡人口增加,家長擔心即使加派都未必入到心儀學校。

   1    0    0    0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257
2#
發表於 14-6-5 09:42 |只看該作者
甄選重面試也面見家長

  (星島日報報道)學額競爭緊張,若統一派位結果不理想,叩門申請成為家長安排子女入讀心儀學校的最後機會。據本報向全港官津小學發出的「升小放榜叩門」問卷調查顯示,不少學校甄選學生時,重面試表現,尤其看重學生的溝通及集體互動表現,部分更會面見家長,了解學生親子關係及平日習慣。

  縱觀學校回覆,面試常見內容多圍繞學生的日常生活、個人興趣、學科常識等,多所學校亦要求學生看圖講故事、認讀字詞、閱讀句子等,部分更看重學生溝通技巧,如元朗的港澳信義會黃陳淑英紀念學校,要求學生須書寫簡單文字;中西區的英皇書院同學會小學,更要求學生須具中英文表達能力。

  其中三十二所回覆問卷的學校,包括香港仔聖伯多祿天主教小學、九龍灣聖若翰天主教小學等,要求與家長會面,內容包括了解培育子女理念、家庭背景、家校合作等。

  此外,樂華天主教小學要求家長須提供學生的學習檔案,副校長蔡碧蕊解釋校方旨在了解學生簡單背景,毋須花巧,「例如以往學過哪些興趣班,只作為面試時的輔助資料,不用來打分,故毋須做得太精美。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