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集團
集團品牌
presslogic-logo
廣告查詢
工作機會
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補習教師良莠不齊 家長需跟足
發新帖
查看: 2873|回覆: 1
go

補習教師良莠不齊 家長需跟足 [複製鏈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565
1#
發表於 14-2-23 19:02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本帖最後由 elbar 於 14-2-23 19:04 編輯


■為了成績好,不少學生均有上補習堂。
         
家長們為了望子成龍,當然着緊子女的學業成績,為免輸在起跑線上,都會補習。市面上出現越來越多私人補習導師中介平台,往往標榜導師「公開試成績優秀」、「大學生」、「名牌大學出身」等來吸客。有身兼私人補習導師的大學生承認,曾在未有準備下為學生補習,而家長往往好少理。準教師協會則提醒家長,高學歷未必識教書,而補習導師的誠意及表達方法最為重要,無備課勿誤人子弟。
         
         有一年私人補習導師經驗的阿晴(化名),現為香港浸會大學3年級生。她就讀一年級時,經朋友轉介首份補習工作,該朋友是從網上私人補習導師中介網中,接得一個中六生專補中文的個案,一星期補習個半鐘,每次有195元。阿晴謂:「我朋友理科出身,因價錢唔錯就接補習,但諗諗吓驚唔識教中文,見我高考文學有A,就問我接唔接」。阿晴計算過私人補習的薪金,幾乎等於一個月的交通費開支,在沒其他考慮下,便膽粗粗答應朋友的請求,接了該份中文補習工作。
        
求其練3次就落堂
        
阿晴坦言,她平日功課繁忙,沒太多時間備課,「補習前半個鐘先急忙印3至4篇長文言文,去到叫個學生譯做白話」。她在旁邊稍作遮掩,利用智能電話,搜尋白話文版本,待學生完成後,她再照讀白話文,「有時直情咩都唔準備,即時諗條口語題目叫佢做練習,佢準備連講都用25分鐘,我求其評論5分鐘,練3次就落堂,我真正講嘢嘅時間只係15分鐘」。


阿晴又指出,很多家長聘請私人補習導師後,便不會理會子女補習情況,「佢哋覺得係大學生做補習導師就得,除咗第一堂外,都唔會再同導師溝通」。
        
應了解學生強弱項
        
香港準教師協會主席兼香港中文大學中文教育4年級生的呂志凌,亦有靠私人補習賺取生活費,現時的服務對象有全科補習的初中生及專補中文的國際學校學生。他指出,替人補習並非優差,事前準備工夫有三部曲。他接收工作後,會與家長作電話溝通,並到書店,參考小朋友選用的教科書,初步認識對方的學習進度。


首堂試堂時,集中與小朋友溝通,了解其強弱項。現時他補習前,平均備課一小時,預計小朋友不明的地方,「諗點解釋得更具體,如果講到窒吓窒吓或者講錯,對方好易將錯嘅嘢入腦,更正已經冇用」。


呂志凌認為,替人補習切忌跟書直讀,因小朋友在校學習時,對課題已有初步認識,「佢可能有地方唔明,先要搵補習,照讀書只會重複學校教嘅嘢,冇咩作用」。而狂操練習卷的方法亦不可取,「學生只係死記咗題型,變少少就唔識」。

教學切忌跟書直讀
        
呂志凌建議家長選擇私人補習老師時,應優先選擇大學生,「私人補習目的係幫學生應付考試,公開試成績就驗證導師有冇呢種技能」,而來自各院校教育學院的導師則會較熟悉學生的心理及教科書的重點等。


問到高學歷是否等於識教書,他指補習着重表達技巧,「有啲名牌大學導師講解時,鍾意拋書包,講啲大學術語,小朋友會覺得好勁,但佢根本聽唔明」。

呂志凌補充,家長應在兩星期的試堂中,了解補習導師會準備甚麼教材、補習流程、表達技巧等,「測試吓對方有冇心教,諗住坐定定等收錢,就唔好再繼續落去,對小朋友無益處」。

   0    0    0    0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565
2#
發表於 14-2-23 19:07 |只看該作者
前校長棄百萬年薪搞義補

       
■陳葒放棄百萬年薪的校長職位,經營免費補習社。
         
         有前直資中學校長,即使有妻有女,仍不惜放棄百萬年薪,開設專為基層學童而設的免費補習社。最近他更化身星級補習天王,在港鐵燈箱落廣告,招募義師。相關照片被上傳至社交網站後,不斷有網友「讚好」。當事人終極目標,是希望打破香港教育制度下,學生「有錢有補習」的不公平現象。

       
「陳校長免費補習天地」在2011年成立,針對學習跟不上進度的基層學童,提供一對一的免費補習服務。至今最少1,700名獲批學生資助辦事處全額書簿津貼或申請綜援的學生受惠。創辦人陳葒來頭不小,他在香港浸會大學畢業後,在一間中學任教,由老師升至副校長,2003年以35歲之齡出任匯知直資中學校長,成為本港最年輕的直資校長。
       

        希望做到有教無類
       
訪問前,陳葒剛完成會議,他身穿深色運動服,頭戴帽子,黑色粗框眼鏡遮不住微微黑眼圈,與廣告硬照上官仔骨骨的打扮,完全相反。他表示,早在2000年已察覺本港教育制度傾向市場主導,縮班殺校,令教師為招生宣傳而疲於奔命。老師同時要應付各種評核,難以分神照顧成績較差的學生。

陳葒的使命感日漸強烈,「家境好讀書叻嘅學生,喺學校有支援,但無錢嘅就要被犧牲,將來可能只能做跟車送貨」。他指本港的教育制度難以做到有教無類,於是在2009年放棄月薪九萬多元的校長職位,集中火力協助理應被淘汰的「弱者」。
       
撰寫專欄幫補家計
       
陳葒初時設立網上平台,招募義師、打電話配對等通通一腳踢。有空便在凌晨時份,帶着易拉架走上街頭,向夜青介紹服務,「膽粗粗咁問想唔想參加免費補習,學吓英文好唔好」。當時他遇上了第一個在街頭認識的學生,對方是在米線連鎖店任職的少年,只懂得26個英文字母,連臉、鼻子等簡單英文也不知。陳葒親自出馬,由基本的「is、am、are」開始教起,男生升讀香港專業教育學院,今年更考入寧波大學,修讀商業課程。

另一次令陳葒停頓幾秒思考,便是提及對太太有否存歉意時,「感激佢驚訝、冷靜咁計算將來點,而唔係反對」。陳葒放棄過百萬年薪,經濟擔子自然落在任職公務員,月入六萬多元的太太身上,「我哋住公務員宿舍,但3個小朋友讀國際學校,每人學費要萬五蚊,開支都大,唯有慳啲」。陳葒在經營補習社之餘,亦有寫專欄,賺取數千元的稿費,更考上保安牌,有需要時,準備隨時做夜更保安,「至少賺到自己使費,同盡可能令太太唔使咁辛苦」。
       
人手資金仍然緊絀
       
經兩年的悉心運作下,補習社逐漸上了軌道,但人手及資金仍是主要困難。目前補習社有5個全職員工,到處尋覓資金,補習上在港鐵沿線的廣告,亦是免費申請而得。

陳葒指日後希望開辦更多的分社,包括設有免費電腦、影印機等設備,供基層學童做功課,「終極目標係執咗間補習社,咁代表香港教育再冇不公平情況,窮苦及跟唔上嘅學生都有支援了」。


         
       
        ■陳校長免費補習天地上課情形。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