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文革失琴 反成就名音樂家 失去方懂珍惜 籲放手子女自己 ...
發新帖
查看: 476|回覆: 0
go

文革失琴 反成就名音樂家 失去方懂珍惜 籲放手子女自己選 [複製鏈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5507
1#
發表於 14-2-17 09:14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以現今港爸港媽的標準,蜚聲國際的盛宗亮遠遠輸在起跑線上,但他毫不在意,認為最重要是找到自己喜歡的事。

【明報專訊】香港人對「盛宗亮」這個名字可能感陌生,長居美國的盛宗亮是世界頂尖華裔作曲家,曾獲時任美國總統克林頓邀請作曲,在歡迎時任中國國務院總理朱鎔基訪美的國宴上演奏,當年他已經44歲。曾歷內地文革,盛宗亮錯過了珍貴的學習歲月,但他從未怨懟,反而「感謝」文革,「以前是父母逼我學琴,但文革時鋼琴沒了,反而發現我真的很愛鋼琴」。他藉自己的經歷,寄語港爸港媽不要太計較贏在起跑線上,「放手不逼子女學(音樂),或許他們會嚷要學」。

今年58歲的科大包玉剛傑出客席教授盛宗亮,出生於上海中產家庭,父母安排他自幼學彈鋼琴,小時候的他不太情願,「但爸媽安排的,沒辦法,便跟學琴練琴」。直至內地爆發文革,鋼琴被強行搬走,盛起初慶幸「甩難」,但不久便「心思思想彈琴」,始發現自己已愛上音樂。

自幼被迫學琴生厭

遇上動盪世代,盛宗亮在人生黃金時期上山下鄉,日日捱餓,但他沒有埋怨,刻苦自學。他認為「好作品無單一標準,最重要是打動人心」,最好的老師「不是別人,而是你自己,透過觀察、自學,令自己進步」,練習經典作品有助建立根基,但須創出自己的個性,才能推陳出新。

33歲那年,盛宗亮首次獲紐約室內樂團委約,憑曲韻悲壯沉鬱、刻劃文革十年哀慟悲痛的作品《痕:緬懷1966-1976》,一夜成名。1999年,他獲白宮邀請創作《大提琴和琵琶的三首歌》,當時他已逾不惑之年。

克林頓邀作曲 為朱鎔基演奏

不少港爸港媽只視學習樂器為考入名校的踏腳石,催谷子女學這彈那。盛宗亮認為,父母要求子女學習樂器某程度上是好事,「不然,會學音樂的小孩便更少了」,但他期望父母不要逼得子女太緊,「要適時放手讓子女自己選,可能沒得學、沒得練,他們便發現自己很愛音樂」。

盛宗亮近年在科大教音樂及合辦名為「創意間的親暱」音樂會。與著重數理商科的科大合作,看似風馬牛不相及,但他有另一番見解,認為藝術並不是「離群」的,數理學生也可學好音樂,他們的想法、思維更可與音樂藝術擦出更多火花。

   1    0    0    0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