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無天份的家長, 是痛苦和煩惱來源
引YAHOO 專欄 (29-1-2014) 木羽飛
農曆年假前,公司特別忙碌,今年的親子賀年吊飾,是苦戰至凌晨一時才完成的。撐着睡眼一雙,邊做邊罵,這種苦況,我相信香港很多雙職爸媽,也都有深刻體會。
坦白說,我絕不懷疑跟孩子一起做勞作的樂趣,我本身也是那種愛剪剪貼貼的人,只是若那件事情附有「死線」的話,那就是兩碼子事了。早陣子,每晚放工回家,幾乎就聽到我家二小姐的「最後通牒」,她甚至試過在我們回家前已「開好壇」,準備我們回家立即跟她做吊飾。只是,那晚我們踏入家門已八時半了,肚子還空空的,距孩子上床只有半小時……然後桌上放了大小姐不懂的功課和二小姐的勞作材料,你叫爸媽如何選擇呢?
曾經有當爸媽的朋友埋怨:「校長都有孩子,她們的工作也都夠忙了,難道她們不明白這些親子勞作,對雙職爸媽而言,有時是非常沉重的負擔嗎?」
女兒的學校也算好了,每年只有親子圖書創作大賽、中秋花燈和賀年吊飾,是需要大人和孩子一起參與的親子勞作,而且也都是自由參與的。雖然對幼兒來說,這句「自由參與」其實跟「必須參與」是沒分別的,尤其當老師每天都在講的時候。
聽聞有些學校,親子勞作是恒常的家課之一,每周必備。一做,至少花上你半天時間。香港孩子那有這麼多閒暇?結果,很多親子勞作,其實是在孩子好夢正酣時,爸爸或媽媽一手一腳完成的,當中,究竟有多少親子的成份呢?
也聞說女兒的一個同學,爸媽離異了,孩子跟著婆婆住,每回學校搞甚麼親子勞作,婆婆便頭痛了,老人家平日湊孫兒已覺吃力,想不到還要兼顧孩子的勞作,當然吃不消。只是,婆婆愛孫心切,也不忍心孩子空手回校,於是請來姨姨和舅舅幫忙。一份親子勞作,變了一家的project,姨姨舅舅總是放工回家後,捱着眼瞓完成份勞作。而孩子呢?不過是比老師早一眼看到那個製成品罷了。
http://hk.news.yahoo.com/blogs/childfly/凌晨時的親子勞作-01464654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