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時間
- 312 小時
- 最後登錄
- 25-7-18
- 國民生產力
- 3583
- 附加生產力
- 45888
- 貢獻生產力
- 0
- 註冊時間
- 07-11-25
- 閱讀權限
- 10
- 帖子
- 27746
- 主題
- 12590
- 精華
- 0
- 積分
- 77217
- UID
- 168291
   
|
慣用表情符號 學生文字生疏 四成受訪者每10分鐘查手機
【明報專訊】現今港人常常手機不離手,一項調查訪問945名中學生使用智能手機情况,結果顯示四成受訪者平均於10分鐘內便要查看手機一次,有女生因常用通訊軟件溝通,愛用「表情符號」致文字能力變生疏,不懂用文字表達情感。社工指出,現時青少年有「手機成癮」現象,呼籲青少年應懂得「放下手機」,與身邊人直接溝通。
聚會用手機 七成感不尊重
香港青少年服務處於去年10至12月以問卷形式,訪問945名荃灣區中三及中四學生,了解其使用智能手機習慣,當中九成學生擁有智能手機。調查發現,82.6%受訪學生認為智能手機不可或缺,更有39.9%受訪學生「每10分鐘以內查看手機一次」。調查又指出,68%學生會在聚會時因朋友不斷使用手機而感到被忽略或不受尊重,但又有74.2%受訪學生見到朋友用手機,自己亦會不自覺取出使用。
青少年服務處學校社工梁鎂婷表示,青少年過分依賴智能手機,更曾見過學生因父母不容在家用智能手機,放學後寧願在公園逗留用手機至晚上才回家。她又說,青少年過分在意別人的回應,如朋友遲了回覆短訊,便會感焦躁不安。
出席調查活動的中四女生鄭晶說,曾沉迷智能手機,約5分鐘便要查看一次,以查閱有否收到朋友短訊,致不能專注做事;也有上課都在用手機的同學,成績大跌考包尾。
鄭晶又說,和同學常用通訊軟件如whatspp溝通,愛用表情符號,「有時候不懂用文字表達(情感),只懂用符號」。
因馬騮掩嘴表情符號生誤會
另有中五學生陳同學於街頭接受訪問時說,試過因用表情符號與朋友產生誤會,曾有朋友向她訴苦,她回覆一個「馬騮掩嘴」的表情符號,本想表達保守秘密之意,但其友人誤解她表達嘲諷之意,結果吵架收場。陳同學說,每人對表情符號的意思可有不同理解,自此小心使用。
團體推廣「用膳不用機」
註冊社工賴文基表示,現時對「手機成癮」未有明確界定,但如青少年每星期使用智能手機超過40小時便應加倍留神。該處推廣「好面膳」行動,希望青少年「用膳不用機」,珍惜與家人及朋友溝通機會,反思聚會的意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