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非聯招收生佔比可達五成 文憑生讀尖子科僧多粥少 ...
發新帖
查看: 1765|回覆: 12
go

非聯招收生佔比可達五成 文憑生讀尖子科僧多粥少 [複製鏈接]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18956
1#
發表於 13-11-4 08:18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非聯招收生佔比可達五成 文憑生讀尖子科僧多粥少

【明報專訊】八大每年平均取錄一至兩成經非聯招申請的學生入讀資助學位,不過各學科的非聯招配額由院校自行調整,事後不會對外公布,不單缺乏透明度,而且各學科的聯招生與非聯招生比例更非常參差。本報統計港大、中大和科大共83科學位課程,發現有四成(33科)的非聯招配額佔逾兩成,除醫科外,法律、建築及環球商業等尖子學科皆取錄大批非聯招生,令文憑生所獲的聯招配額最低只餘四至五成(見表)。

循非聯招途徑入大學的包括國際文憑課程(IB)學生、英國高考生及副學士學生等,教育局資料顯示,過去3年,經聯招入讀資助學位課程的學生佔八至九成,但非聯招生並非平均分佈到不同學系,個別學系可以「擇優取錄」為由,大幅增收非聯招生,並減收文憑試學生。

除港大與中大醫學院外,港大、中大法律系的聯招生比例,分別只有70%與64%,科大環球商業管理僅一半為聯招生,而非尖子科目如中大人類學、宗教研究等,聯招生比例高達100%。

大學高層:吸轉讀IB優秀港生

有資助大學高層向本報指出,部分尖子學科減收文憑試學生,因新高中學制實施初期,不少中學生爆發「逃亡潮」,轉讀IB課程,再循非聯招入大學。校方認為,他們皆是香港學生,並在IB取得優績,不應「逆向歧視」他們,在擇優取錄的前提下,可減少聯招比例,擴大非聯招生學額,吸納優才以保證學生水平。

另一名港大消息人士指出,非聯招生也包括取錄成績優異的副學位畢業生,和在海外完成第一個學士學位後才回港攻讀醫科的學生,因此並非所有「非聯招生」皆來自國際課程的「貴族學生」。據港大內部統計,今年取錄了667名非聯招生,當中四成是副學位畢業生,六成是國際學歷;接受港大背景調查的非聯招學生中,36.5%學生的家庭入息在3萬元以下,20.4%則無透露,43.1%的入息3萬元以上。

中大副校倡公開非聯招生成績

中大副校長兼教育心理學講座教授侯傑泰認為,海外不少國家也有多套入學制度,例如美國學生除應考SAT外,大學會視乎情况要求學生參加其他考試。他建議,可考慮參考內地做法,公開非聯招學生入大學的考試成績和面試成績,「大學收生是擇優取錄,公開非聯招收生數據可讓所有申請人服氣」。至於要求院校公布聯招和非聯招收生數目或比例,他認為每年報名人數不同,建議不大可行。

科大則回應稱,本地非聯招生取錄人數視乎申請人數目和質素而定,大學一向擇優而錄,沒既定的非聯招學額。2013/14學年非聯招佔整體收生人數約12%。

葉建源:部分學科向富人傾斜

立法會教育界議員葉建源認為,部分學科的非聯招比例「不正常地高」,相關學院的做法是向富有階層傾斜,令無法負擔國際學校或出國讀書的基層學生,入熱門科目的機會減少,長此下去會動搖社會對文憑試的信心。



   6    0    0    0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18956
2#
發表於 13-11-4 08:23 |只看該作者

回覆:非聯招收生佔比可達五成 文憑生讀尖子科僧多粥少

兩條隊競逐大學學額 衝擊考試制度公平性

2013年11月4日
【明報專訊】本報記者翻查港大、中大和科大2013/14學年取錄非聯招考生的情况,發現不少科系所收的比率已經超過學額兩成,特別是尖子科系(例如醫科等),非聯招考生所佔比例更高,擠壓着本地課程的學生。這種情况,顯示一貫以來,莘莘學子透過公平公開考試,憑成績擠進大學窄門已非唯一途徑;非聯招課程以國際文憑課程(IB)為主,若IB學生所佔學額愈來愈多,由於涉及學生經濟條件等因素,所折射出來的不公平會更突顯,勢必衝擊建基於人人平等的考試和聯招制度。港大醫學院將首次設定取錄最少75%聯招生,讓本地課程績優生有較多入讀尖子科系的機會,這個安排值得肯定。

港大中大尖子科系

IB學生所佔比率高

以往,本港8所大學取錄非聯招考生,雖無明文規定,一般而言約八二開,即本地課程學生佔八成,非聯招考生佔兩成。即使按這個比率計算,以今年為例,文憑試考生約7.2萬人,而八大在本學年取錄了非聯招考生約1500人;當然,非聯招生主要是IB學生,還包括英國高考生及副學士學生,後兩者具體數字未知,但相信不會太多,而以IB課程教學的英基學校和國際學校學生,可以申請入讀八大者約有2000人,按表面數字計算,若他們提出申請,獲取錄機會甚高。

本學年,港大錄取了約400名非聯招考生,在不少科系佔用學額已經超過兩成,其中一些尖子科系更佔了三四成,甚至接近五成;港大享負盛名的醫科,錄取了29%非聯招學生,牙科和法律系都有30%。至於中大,未知本學年錄取了多少非聯招學生,但是在一些尖子科系,非聯招學生比率較港大更高,例如醫科佔45%、藥劑學佔35%、法律系佔36%;科大方面,環球商業管理有50%、國際科研有53%是非聯招學生。

本港莘莘學子寒窗苦讀,歷來透過中學會考、高考,現在的文憑試,披荊斬棘,爭取成為尖子,擠進大學窄門,讀醫科、法律、建築師、會計師等,畢業之後找到理想工作,改善生活,這是社會向上流動的動力;現在學生競逐大學學額,除了靠傳統公開考試證明自己之外,隨着採用IB課程的教育機構愈來愈多,學生亦可申請入讀8所資助大學。所以,現在爭奪大學學額的學生,已經分為兩條隊,一條是超過7萬人的文憑試考生,一條是每年約2000人(按本學年計)的非聯招學生。

以港大為例,本學年循聯招(即參加文憑試)取錄的學生,有2239人,取錄的非聯招學生有400人,相對於兩條隊的人數規模,清楚說明本地課程學生更難擠進港大。近年,家長安排子女轉讀IB課程,視之為躋身大學尖子科系的捷徑,這種情况,對於循文憑試打拼的學生,是否公平,值得當局和大學的管理人員思考。事實上,今年有逾萬名高中生放棄考文憑試,他們被形容為「跳船」,另謀出路,相信不能排除有人假道IB課程爭奪大學學額。

非聯招課程學生申請大學是否更具優勢,早有人提出討論,大學方面回應以「擇優取錄」為收生原則。即使大學管理人員不會先入為主,不會較鍾愛某一類學生,但是本地課程和IB課程,在教學方法、學業成績評核準則等方面,有根本不同,看不到怎樣可以公平合理類比,然則如何判別哪一類學生更優勝?若學業成績並不重要,以學生的面試表現來取捨,則會否囿於主觀偏好?特別是學生的家庭背景等因素會否在考慮之列?這些問題若無法合理解答,收生的公平性就會受到質疑。而且增收非聯招學生,學額所餘少了,變相拉高取錄本地課程學生的成績,院系藉此提高收生標準,可以收得更多尖子;設若大學有這樣的考慮,就使人更不安了。

非聯招學生的權利,不能剝奪,不過,開辦IB課程的教育機構,收費高昂,並非一般基層家庭可以負擔,若大學收生,特別是尖子科系有較高比率非聯招學生的情况,與家長的經濟財政能力有關,則學生之間起跑線的差異而出現不公平的結果,會使人十分不安。若趨勢持續下去,最壞情况是大學的尖子科系更多地被非聯招學生佔據,文憑試學生更受擠壓,勢必衝擊香港的考試制度。

收IB生封頂做法

港大醫學院值得肯定

兩條隊爭奪大學學額揭示的問題,當局應該重視並研究解決辦法,在未有方案之前,港大醫學院首次設定取錄最少75%聯招生,也即將取錄非聯招學生的上限封頂,最多只收25%,是恰當做法;雖然以兩條隊的規模,非聯招學生所佔的比例仍然偏高,但是勉強可以接受;至於其他科系,特別是中大尖子科系的非聯招學生比率更高,中大有必要回應關注和質疑,採取措施,做到本地課程學生的機會不致被過度剝削。 另外,非聯招學生所佔比例全面封頂,大學增加透明度,公布收生分數,讓學生知所選擇,也是可以考慮的做法。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4


830
3#
發表於 13-11-4 09:49 |只看該作者

回覆:ANChan59 的帖子

非聯招生可能一大部分是大陸尖子。重要是看畢業生的成績,非聯招生是否貨真價實。如果是,那麼便無話可說。




3913
4#
發表於 13-11-4 09:52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5Rank: 5


3156
5#
發表於 13-11-4 23:00 |只看該作者
只要是香港學生,無論讀DSE, IB, GCSE...,任何課程, 入讀香港本地大學之機會應是均等,人為特定配額,只會做成不公,大學收生擇優取錄才是公平公正。

Rank: 9Rank: 9Rank: 9


21800
6#
發表於 13-11-5 12:35 |只看該作者
回復 ANChan59 的帖子

It will be interesting to see in 10 years what the % of NJUPAS will be.  It has to be higher just given the current mix of local students in non-traditional schools.
今日佳句: 我以往也以為國際板的家長也有質素,但現在才知deal with 一些麻煩家長也不易!  


3913
7#
發表於 13-11-5 12:46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18956
8#
發表於 13-11-10 19:13 |只看該作者
回復 HKTHK 的帖子

Wait and see.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6Rank: 6


6493
9#
發表於 13-11-10 19:35 |只看該作者
thanks for the sharing.

Rank: 5Rank: 5


2956
10#
發表於 13-11-12 11:53 |只看該作者
Norwood 發表於 13-11-4 23:00
只要是香港學生,無論讀DSE, IB, GCSE...,任何課程, 入讀香港本地大學之機會應是均等,人為特定配額,只會 ...
其實內地尖子都可以搶尖IB學額,佢地又會問點解非本港學生入大學有特定配額。
物競天擇是現實,但生態環境是要保育。當人為引入外來品種時,會帶來"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效應。

Rank: 9Rank: 9Rank: 9


23677
11#
發表於 13-11-12 15:25 |只看該作者
物競天擇是現實,但生態環境是要保育
*****       ****    ****
听落又几有道理! 但是:

如果一流大学唔收, 又或收唔到一流学生,会唔会日渐会变左二流, 甚至于是三流大学, 到时无人要, 连香港的优秀学生也认为是次選时, 必然是雇主的次品,(雇主必然没有保育精神,),那就一定没有插队,打尖的说法, 天下必然太平了.

走着朝吧!

Rank: 5Rank: 5


2956
12#
發表於 13-11-12 16:53 |只看該作者
回復 annie40 的帖子

你說的也是道理,但是:


當研究黑洞去獲取宇宙深處的更好資源,要提防外星人從這裹來。要製造上帝粒子,都要傎防地球被炸掉。並不是科學家就去主宰人類。

點評

annie40  哈哈,你的理论愈来愈深, 我好投降了!!!  發表於 13-11-12 17:10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9954
13#
發表於 13-11-14 11:23 |只看該作者
學生做好本份,好好生活就夠了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