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時間
- 312 小時
- 最後登錄
- 25-5-20
- 國民生產力
- 3567
- 附加生產力
- 45810
- 貢獻生產力
- 0
- 註冊時間
- 07-11-25
- 閱讀權限
- 10
- 帖子
- 27721
- 主題
- 12585
- 精華
- 0
- 積分
- 77098
- UID
- 168291
   
|
本帖最後由 elbar 於 13-9-5 15:18 編輯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30905/18410029
《泰晤士高等教育》統計全球500強企業CEO(總裁或首席執行官)擁有的學位,排列出產最多CEO的100大學府,美國哈佛大學居榜首,共25名500強企業CEO是其校友,亞洲之首的東京大學排列第二,本港的香港大學、中文大學及科技大學均不上榜,僅理工大學憑中國聯通及中移動兩名總裁校友,排第72位,但兩名總裁代表均只在理大獲得博士學位,不算是本土孕育。
《財富》雜誌早前按各企業收入,列出今年的全球500強企業名單。《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再根據這500間企業的CEO的學士、碩士及博士學歷,統計全球各學府,分別頒授了多少個學位予這班企業領袖,再將各學府排名。
兩人做管理層後才成為博士
結果,排名中最多學府位於美國,其次為中國。哈佛大學以頒授了31個學位,並有25名500強企業CEO校友,位列榜首;其次為東京大學及史丹福大學。本港方面,只有理大憑着曾頒授兩個博士學位予兩名CEO校友,排第72位,是今次全港唯一打入100大的學府。
《泰晤士高等教育》去年10月發表最新的世界大學排名,當時港大及科大分別排第35名及65名,中大排在第124名,但這三間大學今次卻無上榜。《泰晤士》指今次的統計方法與過往不同,首100名以外的院校,不設任何排名。
至於理大的兩名CEO校友代表,分別為中移動總裁李躍及中聯通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常小兵,但兩人均非本港土生土長,李躍畢業於天津大學,常小兵則是南京郵電學院電信工程系本科畢業,再於清華大學獲得工商管理碩士,兩人分別於2004及05年,獲得理大的工商管理博士學位。
大學教授曾淵滄表示,李躍及常小兵都是先成為兩間企業的管理層,再成為理大的工商管理博士,與於本港由學士畢業後晉升上領導位置的管理人員不同,不完全屬於在理大本土孕育的CEO,而理大是本港較早期設有工商管理博士課程的院校之一,或因此造就理大成為香港排名之冠。
專家:不能就此判別大學實力
中原人力資源顧問公司董事總經理周綺萍認為,不能單憑有多少名CEO校友,判別一間大學的實力。理大總裁協會副理事長陳國民則指,協會中不乏由理大畢業的本土企業家,相信由於理大較擅長工科和商科,畢業生技能較全面,故較有優勢成為CEO。本身是德國寶董事長的陳指,要成為CEO,學歷非最重要,端視對行業的認識有多深及視野有多廣闊。
《泰晤士》特別提到,統計結果顯示不少CEO的學士學位都在名不經傳的大學獲得,其後才到其他學府攻讀碩士或博士,反映即使並非畢業於名牌大學,仍有機會成為企業話事人。最新的《財富》全球500強企業中,內地企業佔89家,較去年多16家,或因此促使理工大學上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