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升中派位 前直資校長籲基層克服「心魔」
查看: 4831|回覆: 29
go

前直資校長籲基層克服「心魔」 [複製鏈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5509
1#
發表於 13-8-28 11:03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http://www.singtao.com/yesterday/loc/0828ao11.html



潘 鎮 球 指 名 校 面 對 貧 富 懸 殊 等 社 會 情 況 , 要 轉 直 資 難 度 高 。

  聖保祿中學與聖士提反女子中學轉制直資先後觸礁,前聖保羅男女中學校長潘鎮球昨表示,理解家長憂慮傳統名校紛紛轉制直資,減少入讀名校機會,令外界對直資學校有負面印象。提到直資名校雖提供獎助學金,卻令基層學生卻步,潘鎮球認為須改變基層家長的觀念,學生亦必須克服「心魔」,「將來出到社會,都會遇到同樣問題,同事開寶馬返工,難道我會掩面,不敢上班嗎?」

  聖保羅男女中學在○一年轉為直資辦學,是首批轉直資的傳統名校之一。對於傳統名校轉制相繼觸礁,該校前校長潘鎮球昨坦言,名校轉制面對社會氣氛不同,尤其是社會憂慮貧富懸殊,一○年「直資審計風波」令外界對直資學校有負面印象,而傳統名校相繼轉制,令基層家長擔心入讀機會大減,他形容是「有相當根據的憂慮」。

  他不點名指兩所擬轉制的名校,均被家長及教師反對,在當局嚴格把關之下根本「無可能轉得到」,又認為直資學校獲更大自由度,有責任向社會交代如何運用資源提升教育,「加了資源是否真的做到目標?政府要考慮,若加了資源只能做到津校水平,何必要轉?」至於應否為直資學校比例設定上限,潘鎮球認為應該交給社會決定。

  提到直資名校雖提供獎助學金,卻令基層學生卻步,潘鎮球認為須改變基層家長的觀念,「將來出到社會,他們都會遇到同樣問題,同事開寶馬返工,難道我會掩面,不敢上班嗎?」他認為學校協助弱勢學生並非施捨,例如聖保羅男女中學的助學金便是無上限,只要學生有需要便會提供,「既然受了減免學費,得到恩賜,便有責任為社會多做點事」。

  曾任天水圍直資學校香港青年協會李兆基書院創校校長的潘鎮球,不諱言直資學校「不是事事都數」,最明顯就是收生自主,「不似津校有學生送上門」,而李兆基書院創校初期,他最擔心收生不足,「等於自己出去做生意一樣,可能賺大錢,也可能虧大本」。

   1    0    0    0

Rank: 5Rank: 5


1939
2#
發表於 13-8-28 12:32 |只看該作者

回覆:前直資校長籲基層克服「心魔」

一係你窮到燶,例如綜援户,就有全數資助,但一些得個樣的窮中產就最慘,唔上唔落,好睇唔好食果種,養四大長老都冇左一截,仲點交得起學費?其實個資助制度多余!又例如好多家庭,每月可能只可剩幾千,呢種家庭肯定不合資格取資助,但唔通佢地夠胆用盡每月開支連少少$都唔儲咩?!



Rank: 5Rank: 5


4614
3#
發表於 13-8-28 13:12 |只看該作者

回覆:前直資校長籲基層克服「心魔」

不少基層家長學生樂意接受獎助學金入讀直資名校,有更多基層家長學生卻猷豫卻步;這是容觀的事實,不能説是直資學校的錯,也不能説是基層學生不識抬舉,因大家有不同的考慮。怪只能怪制度和實行上的考慮不足!

基層的工人當然接受同事寶馬出入,甚至樂於接受接送,但相信只有極少情況會遇到基層工人有大部份同級同事擁有寳馬。不是同级的同事,當然不會介意!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5509
4#
發表於 13-8-28 15:59 |只看該作者
催生直資校六大原因

http://news.takungpao.com.hk/hkol/shjj/wz/2013-08/1862564.html


  自2000年起,香港推行連串教育改革,幾個條例對著名津校轉直資起了催生作用。

  「母語教學」─本港家長偏愛英中,也反映出「母語教學」在港推行的阻力。1998年母語教學政策推行前,全港八成中學以英文授課,部分中英文並行授課。推行「母語教學」後,政府強制大多數公營中學改用中文教學,只允許保留114間作英文教學。

  「組別改制」─教改政策下,中學banding五改三,結果學生差距拉大,名校最受衝擊,部分家長和舊生驚呼精英教育瀕臨瓦解,傳統名校擔憂收生質量而爭相轉直資。

  「直資申請條例修改」─2001年,直資學校學費增幅條例修改,由原來不超過資助額的三分之二,改為不超過資助額的二又三分之一。直資學校必須最少撥出學費總收入的10%作為獎/助學金。但教育局沒有把獎助學金分清楚,導致界限模糊。獎學金是頒給成績好的學生,助學金主要是給清貧學生,兩者混為一談,令人不清楚直資學校究竟對清貧學生實質資助有多少。

  「校本條例」─2004年頒布校本條例,要求津助學校在2010年前全部成立法團校董會,更要有家長、教師、校友代表各一人進校董會,辦學團體最多在校董會中占六成,條例被認為是分薄了教會辦學的自主權。教改推行者之一、教統會主席梁錦鬆更公開呼籲老牌津校轉直資,以爭取自主性,堪稱推波助瀾。

  天主教、聖公會等主要宗教團體辦理的津校,為避開成立法團校董會,紛紛申請轉為直資學校。結果,十年來,最少七間傳統津校轉直資,包括聖保羅書院、聖保羅男女中學、拔萃男、女書院、聖保祿學校和聖士提反書院。

  「一條龍模式」─規定直屬學校有85%學額給附屬小學的。若轉一條龍,則全部學生可以直接升入結龍的中學,學生成績較差者可留班一年再來。聖士提反女子中學擬藉轉直資避開一條龍,特區政府最後限期是2015年。不少家長提出兩項質疑,一、為何不相信自己附屬小學可以用六年時間教好學生。二、為可全港招生而放棄自己小學部的學生?

  「語言微調」─每六年語言微調一次,上一次微調是2010年,所以2008年也有一個名校轉直資的小高潮。為保英中地位,名校紛紛申請轉直資。當年112間英文中學,有9間計劃轉為收取較高昂學費的直資學校。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5509
5#
發表於 13-8-28 15:59 |只看該作者
名校轉直資剎停

http://news.takungpao.com.hk/hkol/shjj/wz/2013-08/1862630.html





圖:雷其昌認為今年轉直資阻力巨大,因為公眾察覺名校轉直資後學費飆升

  過去十年是香港直資學校蓬勃期,但今年暑假前後卻突遇冷鋒。在校友、家長普遍反對和輿論質疑下,兩間著名女校,跑馬地聖保祿中學和半山聖士提反女子中學先後撤回或暫停轉直資的計劃。名校學費貴,令人產生教育不公印象,是津助名校轉直資的最大障礙。究竟推行二十二年的直資教育制度得失何在?「貴族化」是其必然趨勢?本報記者獨家專訪曆任官校、津校和直資學校校長的雷其昌,直資議會前、後任主席羅慶琮、林建華,探討直資制度何去何從。

  先後帶領聖保羅男女中學由津校轉直資,以及在天水圍開辦李兆基書院的潘鎮球坦言,直資制度初衷是好事,不過「制度本身好與壞,與制度推行的情況是兩回事。」

  貴族化難避免

  「今年轉直資阻力這麼大,是因為人們都發現,轉了直資的名校學費越來越貴。」曾協助直資真道書院收拾殘局的雷其昌,雖然認同高學費會導致教育不公平,但他表明一所成功的直資學校,最後幾乎無可避免地都成為收費高昂的「貴族」學校。

  「轉了直資,從政府得到的補貼減少,但要照顧教師的薪酬,學費一定會水漲船高。」曾任真道書院署理校長的雷其昌算了一筆帳,津校以班級數目獲得政府資助,直資學校則按人頭數目獲得資助。若收生減少,津校只要班級數目能保證,受資助額只會輕微下降,常額教職員的薪酬和福利絲毫不變,但直資學校所得資助就會銳減。「直資學校在財政上要保證教職員的薪酬和福利,就必須增加學費。」

  傳媒對比2008年9月及2012年9月,全港60所直資學校,發現一半學校加學費。雷校長認為,新轉直資的學校學費會較便宜,但時間一長學費定會越來越貴:「新辦的直資學校,剛開始薪酬和福利開支較少,但隨着同工年資逐漸增加,當學校開辦10年左右,便會遇到很大的財政壓力。」

  如果學校不加學費去開源,就只能靠節流,如減少高薪職位,或以較低薪酬,雇用年資較淺老師。大部分低收費的直資學校,要改善或增加學校的服務,是以較低的教師薪酬和福利換來。雷其昌擔心,直資制度繼續運行下去,將導致人員流失,更難吸納新人才。

  01年改直資種禍根

  現任直資議會主席林建華認為,直資制度對傳統津助名校非常吸引:「津助名校轉了直資,招生自由,可以面向全港十八區自主招生。教學自由,可以自行選擇英文或中文教學,還可以開設非本地課程。資源調配自由,學費增加,就可以自由調配資源。」

  「直資制度初衷是希望辦學多元化。」前直資議會主席、培僑中學退休校長羅慶琮解釋,1991年通過的直接資助計劃是想促進優質私校發展,建立強大的私校係統,讓家長在官津學校之外多一個選擇。

  「津貼學校課程一樣、學費一樣、設施一樣、收生一樣,很模式化。如開辦直資學校,可以有更多元選擇。對一些南亞裔或者回流學生,中文不好,如果沒有直資就只能上私校。」羅慶琮認為直資制度至今,沒有違背其本意,只是社會目光只集中在津貼名校等極端例子。

  津助學校限制多多

  雷其昌指出,2001年政府修改直資條例,藉以減低教育支出,卻為今天津貼名校轉直資埋下禍根:「這些手段現在看是極不公平、不公義的。他們當時一切向錢看,沒有考慮包括短期和長遠剝削教師的薪酬和福利,制造教育不均,以及因必要加費而制造直資學校與家長和社會間的矛盾,卻讓學校獨立承擔相關的壓力問題。」

  問及政策偏向直資學校,津助學校則限制多多,雷其昌斥為「只許直資放火,不許津校點燈」。直資議會主席林建華也認為,政府除了檢討直資制度,還需要給津貼學校鬆綁。

  「傳統津助名校之所以想轉直資,收生不足是主因。」校長雷其昌認為,香港適齡學童人數下滑,許多以往主要錄取第一組別學生的名校,面對愈來愈多較低組別的學生。他建議,將津校的自行收生比例,由30%提高至50%;同時讓直資學校撥出20%的名額供中央派位。

Rank: 8Rank: 8


19615
6#
發表於 13-8-28 18:26 |只看該作者

回覆:前直資校長籲基層克服「心魔」

除了提高津校自行收生比例外,亦好應該可以提早公佈。話擔心小朋友有中學收後會hea 住讀,那難道入了直資那班唔會嗎?:;pppp:



Rank: 5Rank: 5


3269
7#
發表於 13-8-28 21:33 |只看該作者
VKwan 發表於 13-8-28 12:32
一係你窮到燶,例如綜援户,就有全數資助,但一些得個樣的窮中產就最慘,唔上唔落,好睇唔好食果種,養四大長 ...
我不嬲都係咁講。話就話有獎學金,全級最多頭嗰10個8個攞到,點肯定自己個仔/女係咪年年攞到,正所謂馬有失蹄,如果攞綜緩又吾同喎,佢哋肯定年年都有減免兼所有學校活動都可申請津貼,但窮中產永遠都要自費播。個前校長梗係大力推動啦,佢嗰間學校好似係第一間申請轉直資,吾通佢會推翻自己,話直資有問題咩。:;pppp:

Rank: 5Rank: 5


3269
8#
發表於 13-8-28 21:35 |只看該作者
silvia_ng 發表於 13-8-28 18:26
除了提高津校自行收生比例外,亦好應該可以提早公佈。話擔心小朋友有中學收後會hea 住讀,那難道入了直資那 ...
跟本就係政府藉口迫人揀晒直資先。

Rank: 5Rank: 5

醒目開學勳章


4688
9#
發表於 13-8-29 07:26 |只看該作者

回覆:前直資校長籲基層克服「心魔」

我知道有人拿綜緩,幫仔女揀學校時,全揀直資,因為有資助,反而我們呢d不上不落既,買件衫都要算住算住



點評

Yanamami  所以我只好揀津校~~  發表於 13-8-29 16:20
Jackieson    發表於 13-8-29 09:14


17374
10#
發表於 13-8-29 08:35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13822
11#
發表於 13-8-29 09:10 |只看該作者

引用:呼籲中產克服心魔,抗拒直資的誘惑

原帖由 ha8mo 於 13-08-29 發表
呼籲中產克服心魔,抗拒直資的誘惑
好多中產多得你唔少。



點評

tttw1    發表於 13-8-31 23:37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13822
12#
發表於 13-8-29 09:14 |只看該作者

引用:Quote:VKwan+發表於+13-8-28+12:32+一係你

原帖由 loved 於 13-08-28 發表
我不嬲都係咁講。話就話有獎學金,全級最多頭嗰10個8個攞到,點肯定自己個仔/女係咪年年攞到,正 ...
你再了解深d,不要將獎學生及助學金搞錯了。

全級好成績是奬學金,因應家庭收入而作學費減免是助學金,是不同的隊,不同的考量!



點評

tttw1  好多有識之士,基本上是有"根本性錯誤"  發表於 13-8-31 23:39
like_travel    發表於 13-8-29 09:25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5Rank: 5

醒目開學勳章


2844
13#
發表於 13-8-29 09:24 |只看該作者
上次我在另一個post 話,
如有兩個小朋友的家庭,
申請這些學校時要先考慮錢方面的因素,
但有人話學費只係一、兩個工人姐姐的人工,
如咁都要考慮,咁就唔好申請喎。

Rank: 5Rank: 5


4418
14#
發表於 13-8-29 11:23 |只看該作者
節錄自教育局
 
 一直以來,教育局要求直資學校須按既定的規定提供足夠的獎助學金撥備,以及善用和盡用這撥備以照顧經濟有困難或值得獎助的學生。
 有關計算獎助學金撥備的方法是由2001年起採用的既定政策。計算方法是:直資學校須最少撥出學費總收入的10%,作為獎助學金撥備。

Rank: 5Rank: 5


3765
15#
發表於 13-8-29 15:31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中天英 於 13-8-29 15:33 編輯



http://realforum.zkiz.com/thread.php?tid=57041




直資爭拗 教育逃生門
@
(人氣:341 回覆:0)


發表於:6月15日        
普通會員        greatsoup38
2013-06-13 NM

近年,不少傳統名牌學校紛紛轉為直資,位於西半山的聖士提反女子中學近日亦打算「轉直」,被一班舊生批評為「忘本」,連續多天上街請願,再次引發社會對直資的關注及討論。

本港直資學校的歷史有廿多年,學校愈開愈多,目前全港有七十三間,佔總數近一成,直資可打破種種收生限制的局面,令家長有更多選擇。事實上,不少「知驚」家長為了令子女更愉快地學習,特登由津校轉直資,在官中任教多年的老師,也投身直資行列,開創教學新天地。

直資可望成為教育階梯另一個新出口——如果政府不繼續干預。

位於西營盤列堤頓道的聖士提反女子中學,由聖公會創辦,有一○七年歷史,校友星光熠熠,利孝和夫人、范徐麗泰、葉劉淑儀、俞琤等,都是這裡的舊生,現任校董會成員,也盡是政經及教育界名人,包括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前局長馬時亨、聖保羅書院前校長夏永豪,以及前運輸及工務局局長廖秀冬等。

聖士提反女子中學直資關注組成員、該校○八年畢業生廖淑華直言,她們並非反對直資制度,只是不希望人才輩出的母校違背當初辦學理念,「學校價值係提倡普及教育,轉直資之後,這個價值仲可唔可以存在?你以前係唔使錢,所有不同階層學生都有機會入到呢間學校,大門開放,轉咗直資,就唔會好似以前咁。」

關注組不是杞人憂天,近年多間由聖公會開辦的傳統津校轉為直資後,都狂加學費,每年學費高達四至五萬元,當中包括聖保羅男女中學、聖保羅書院及拔萃男、女書院等,這等收費可與私校看齊。關注組就擔心,若聖士提反女子中學最終也「失守」變成直資,將會步其他姊妹學校的後塵,成為貴族學校,「如果你一開始就係辦直資,我哋反而覺得OK,而家你有名氣先轉,就令人質疑動機係咪為學生着想,定係想收多啲學費。」廖淑華說。

直資僧多粥少

學費貴除了因為名牌效應,亦與本港直資學校數目僧多粥少有關。目前本港共有七十三間直資中小學,佔全港學校總數百分之九,經濟學者、前理工大學會計及金融學副教授林本利指出,雖然很多人常常詬病直資收費貴,但當全港有更多學校轉為直資,學生人數增加時,學費就自然會下降,「而且直資學校不代表一定要收貴學費,好多教會辦學團體財政雄厚,一樣可以收得好平,甚至減免學費,以實踐其辦學理念。」他批評目前本港教育制度充滿限制,直資是一條新出路,打破學生要按分區抽籤派位的命運,亦可以跨區選校,大大增加家長選校的自由。

全班第一慕名而來

好的直資不單吸引熱血官校老師,還有一班苦心家長。張先生與妻育有的三名子女,現全部就讀於直資學校,直資有學費減免計劃,張氏子女經減免後學費雖然都超過五千元,張先生也笑言值得:「無辦法,我想佢哋讀得開開心心,小朋友最重要係愉快學習。」位於小西灣的中華基金中學,就是平民直資,該校每月學費九百多元,注重科學和I.T.的培訓,近年得過不少青少年科學大獎,包括英特爾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可以命名小行星,成為「星之子」。今年得獎者是發明可捲曲電池的中四學生潘駿生,他本是北角一間津中的高才生,卻在中三特意轉來中華基金就讀,「我以前全班考第一,但自己鍾意科學,知道這裡着重科普訓練,所以特登轉過來,當做挑戰自己。」潘同學說。校長區光榮已經六十歲,從事教育界三十七年,教過十七年官校,十四年前毅然來這裡做「開荒牛」,也當是另一種挑戰。「我之前在皇仁書院教化學,盧寵茂(港大外科系系主任)也是我的學生,但論滿足感,這裡更大,政府學校有唔少restrictions,直資可以令學校有更多自由,亦俾學生多一個選擇。」不過要與津校競爭,也不容易。講起辦學經過,他說可謂驚濤駭浪,「○○年開校時,收生好唔理想,當時學生分五個band,我哋收的平均是3.8,真係一殼眼淚,但當時我哋堅持英文教學,重點發展科學,請合適的人來教,慢慢有改善,而家學生已經全部都係band 1。」像潘駿生般慕名跨區來讀的學生也不少,採訪當日,在長洲居住的舊生Judy就來探訪母校,「長洲好細,消息好快傳開,當時有個朋友喺度讀,覺得好開心,我父母聽到後就叫我報,每日坐船加坐車要個半鐘頭先到學校,但我都覺得好值得,呢度老師好用心教。」好的直資不單吸引熱血官校老師,還有一班苦心家長。張先生與妻育有的三名子女,現全部就讀於直資學校,直資有學費減免計劃,張氏子女經減免後學費雖然都超過五千元,張先生也笑言值得:「無辦法,我想佢哋讀得開開心心,小朋友最重要係愉快學習。」

填鴨教學叫苦連天

他憶述:「二女朗瑤當時獲派位就讀津小一年級,但每日起碼有六樣功課,仲要成日小測同背默,晚晚做功課都做好耐,試過做到瞌眼瞓都做唔晒,第二朝要凌晨四點起身繼續做先敢返學,仲要一星期背九句《三字經》,但問佢點解,佢又解唔到。我見讀優才(楊殷有娣)書院直資小學的大仔朗謙成日悠悠閒,個女就讀到死死吓,我唔想佢太辛苦,好公式化咁塞嘢入腦,唔識活學活用,就連朗謙都笑個妹買麵包都唔識找錢,我覺得唔對路,所以幫佢轉去同哥哥一齊讀。」朗瑤轉校後開心指數即時提升,現已升讀中二的她憶述:「以前津校多功課,見到哥哥做完功課同阿妹去玩,但我就要繼續做,無得玩無得睇電視,都有啲唔忿氣;但轉校後功課少好多,多啲時間休息,加上學校一星期有兩日在課堂時間有才華班,我玩過舞台劇、體育舞蹈、陶藝、書法等,等我知道自己的興趣,好開心。」

大班教學無暇兼顧

張先生解決完朗瑤的問題後,以為可以鬆一口氣,不料於數年後,要再為大仔籌謀轉校。「朗謙讀小學時一直好主動溫習,求知慾好強,鍾意拆鬧鐘風扇研究,對數科方面好有興趣,但因搬家到沙田,為免返學太遠,所以中一時選讀獲派第一志願的有名津校,未有報優才中學部。開學初期,我見佢好開心好積極,但慢慢發現他經常悶悶不樂兼無功課做,我問佢點解,佢答我:『功課喺學校做晒,老師上堂教的,我以前都學過晒,無書要溫。』但我追問佢係咪讀書或同學相處唔開心,佢又無答我。」原來朗謙的小學快人一步教快半個學期,所以升上中學後每日只是溫故知新,雖然老師安排他自學中二數學,但始終津校大班教學,老師無暇兼顧所有學生,小息、放學更要替同學補課,遑論抽空協助朗謙追尋新知識,甚至報名參加全港性的數學及科學比賽。朗謙坦言:「我好鍾意數學和科學堂,但上堂無新嘢學真係好悶,雖然我好想轉去優才,嗰度有我嘅朋友,課程進度亦適合我,但優才始終是直資,要交學費,加上我當時功課又無問題,轉校咁大件事,我唔敢出聲。」臨近考試,眼見兒子失去動力,張先生遂向兒子提出,「你考得好,我能力做到的,都給你。」最後朗謙考獲全級第一名,派成績表後,他即時向父親表示:「我想轉去優才!」為信守承諾,父親即時答應並帶朗謙到優才面試,終順利通過,不足一週後即到新校上堂。張先生形容朗謙轉到優才後,態度即時變得積極,重拾動力之餘,校方亦有較多資源助兒子發揮數科天賦。有鑑於兩名子女都要由「津轉直」,張先生笑言:「所以之前幫細女揀小學時,都淨係諗直資!」朗謙、朗瑤讀過津校知驚,育有一子一女的Fennex,就在兩年前,為長子朗朗報考小一時,已經下定決心殺入直資學校。Fennex在轉做半職媽媽之前,是一名親子版記者,因利乘便,經常有機會接觸不同類型的學校。「雖然我細個都係讀津校,但讀嘅係鄉村學校,返學零壓力,好開心。但而家啲津校,大部分都追趕成績,一年級教二年級課程,完全唔睇小朋友嘅能力、開心指數,因為學校要保住升中派位成績,所以就要催谷學生,我唔想個仔跌入呢個漩渦之中。」

不選名氣直資

不過,當Fennex認真搜集資料時,卻發現原來直資學校也有很多類型,有些名氣較大的直資學校,同樣是未入學,就已經先睇小朋友的「成績」!「當年我去一間幾出名嘅直資小學聽講座,校長叫家長記得喺報名表上寫清楚小朋友攞過嘅獎項。當下我好反感,心諗︰『乜小朋友一定有攞獎嘅咩?』我俾個仔學嘢,從來只係因應佢嘅興趣,無諗過為比賽、為獎項。「另外,我亦一定唔揀要收portfolio嘅直資學校,因為以前做記者,有唔少校長私下同我講,佢哋根本無時間睇咁多portfolio,換句話說,家長嘔心瀝血所做嘅portfolio其實係零意義,我覺得好荒謬。」

寧願多玩多睡

千挑萬選下,家住青衣的Fennex,最終安排了兒子跨區入讀位於沙田、每月學費二千一百元的培僑書院。Fennex笑言,選擇這間學校,除了因為它是學費相對「廉宜」的一條龍學校,更重要的是,學校的辦學理念,符合她兩大期望︰就是讓孩子有充足的睡眠和足夠的玩樂時間。「我聽過太多小朋友因為每日要做好多功課,搞到唔夠瞓嘅例子。但我就深信,小朋友瞓多啲、玩多啲,先可以健康成長。我鍾意培僑,係因為功課唔多,每日平均只有兩至三份,如果朗朗肯專心做,半個鐘頭內肯定可以完成。其餘時間,我就任佢玩,每晚玩到九點就上床瞓覺。「即使下星期就係佢全年唯一一個考試,我哋都冇乜壓力,一來只係考中、英、數、成長科四科,二來學校亦好着重學生平日表現,唔會一試定生死。」一年快將過去,望着眼前精靈活潑的朗朗,Fennex更加肯定自己當日的選擇十分正確。「朗朗由半日制幼稚園生變做全日制小學生,基本上只係花咗一、兩星期去適應,好快就已經好鍾意返學、好享受和同學仔相處。另外,比起幼稚園時,朗朗嘅自信心多咗好多,我諗係因為佢覺得功課唔難,自己可以完全掌握得到。」問Fennex可會擔心朗朗讀書太過輕鬆,會輸在起跑線?她聳聳肩謂︰「我唔相信只有『谷』先學到嘢,相反,我相信小朋友喺開心愉快嘅環境下,更加容易打好基礎,最重要係小朋友能夠學會學習,咁將來讀上去就唔會有太大問題。」

替公務員「逃生」

推動直資的大旗手,是當年的教統局局長羅范椒芬。她一手推行教改,強迫學校推行母語教學,又屢改學制,大大增加學校的行政工作量,老師士氣低落,被狠批為教育界浩劫。不過,她同時推動的直資制度,卻被視為一條「生路」,可謂十分吊詭。當時有一個說法,是不少高級公務員暗地裡都反對教改,希望有另一條出路令子女可以「逃生」,故當局參考了澳洲的做法,引入直資制度。但因為政治考慮,當局一直並不着力推行直資,擔心失去對學校的控制權,推行如國民教育的政策,所以制度雖好,但若全部學校轉直資,相信極有難度。




Rank: 9Rank: 9Rank: 9


22515
16#
發表於 13-8-29 16:04 |只看該作者
直資學校獲更大自由度,有責任向社會交代如何運用資源提升教育,「加了資源是否真的做到目標?政府要考慮,若加了資源只能做到津校水平,何必要轉?」

*******
最同意潘校長這點意見,不是其他意見不同意,只是留意到不少人忽略了這一點。


Rank: 5Rank: 5


3269
17#
發表於 13-8-29 20:07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loved 於 13-8-29 20:08 編輯
ANChan59 發表於 13-8-29 09:14
你再了解深d,不要將獎學生及助學金搞錯了。

全級好成績是奬學金,因應家庭收入而作學費減免是助學金,是 ...

我當然知。我咪講緊我哋呢班跟本攞吾到助學金,如要減輕學費就要靠阿仔/女打入頭全級10名8名先至攞到獎學金,我回應樓上話每月得幾仟蚊剩嘅窮中產,跟本吾會咁搏,用晒剩下嘅幾仟蚊去交學費。一係窮到攞綜緩,學費全免嗰班去讀咪無問題囉!明無?

點評

tttw1  其實大家有沒有去細心閱讀一下各校的減免計劃呢?申請唔到定怕麻煩唔申請??  發表於 13-8-31 23:45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13822
18#
發表於 13-8-29 20:41 |只看該作者
loved 發表於 13-8-29 20:07
我當然知。我咪講緊我哋呢班跟本攞吾到助學金,如要減輕學費就要靠阿仔/女打入頭全級10名8名先至攞到獎學 ...
我現在明白你上面冇講清楚,我多事了!Sorry !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10Rank: 10Rank: 10


25867
19#
發表於 13-8-29 23:54 |只看該作者
回復 elbar 的帖子

校長雷其昌建議,將津校的自行收生比例,由30%提高至50%;同時讓直資學校撥出20%的名額供中央派位。

十分同意.

Rank: 10Rank: 10Rank: 10


25867
20#
發表於 13-8-30 00:02 |只看該作者
回復 silvia_ng 的帖子

提早公佈, 不是對所有小六同學都有益處, 雖可說是'公平'. 但對競爭力較弱的孩子, 當他們看到同學成功獲取錄時, 他們的失落及壓力會極大.

點評

tttw1  十隻手指有長短.天生我才必有用. 如果咁保護,將來如何面社會?  發表於 13-8-31 23:48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