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時間
- 312 小時
- 最後登錄
- 25-7-24
- 國民生產力
- 3585
- 附加生產力
- 45912
- 貢獻生產力
- 0
- 註冊時間
- 07-11-25
- 閱讀權限
- 10
- 帖子
- 27756
- 主題
- 12592
- 精華
- 0
- 積分
- 77253
- UID
- 168291
   
|
放榜關鍵時刻 孩子需要你
http://www.hket.com/eti/article/cc77c3cd-58ab-4d25-84c9-03c29468e40d-976626
撰文:王嘉屏 青年創業計劃統籌人員
欄名:中產階級心聲
回想當年高考放榜日的情景,成績理想的同學,收到成績單高興得跳了起來,但瞬間卻靜了下來,因為她們看見成績未如理想的同學沮喪無奈,心裏十分難受。
老生常談:「考試成績只是你生命的一小部分,成績並不代表一切!」但有幾多個家長同學現時能理解明白?
從前有會考及高考兩個公開試決定同學升中六及大學的命運,「求學不是求分數」當然已是口號,水份成分十分高。終於期待已久的教育改革來了,誰知只有換來更失望,更無奈。
DSE一試定生死 壓力更大
香港中學文憑考試(DSE)取代會考及高考,以簡單數學計算,「一鋪定生死」,而且同學是早了一年面對這生死關頭,壓力必定大過分兩次過關。最重要是教育方向無變,着重成績、考試、分數,換湯不換藥,僵化的制度令家長感到無奈但仍要為子女「求存」而努力,最受傷害的是我們的下一代!
和兩位今年等放榜的同學閒談,「準備好心情了?」「這幾天也睡不着,好緊張,壓力好大,好似生命倒數,沒甚麼可以做,亦不知道甚麼可以做。」我無言。
我不是家長,也不是教育工作者,我沒有深究教育改革後的好處,我只從好幾個家長們口中得知,以往孩子由小六開始「特訓」,現在就要由小二開始準備,甚至更早。家長忙於為子女製造完美的「履歷表」,從學習語言到音樂,到各樣運動,像大人上班一樣忙碌,目的只是追捕名校,而孩子的童年就在忙碌中度過,這就是你想的童年?理想的童年?
以往如果會考成績未如理想,勉強升到中六,經歷過公開考試,還可以有高考第二次機會,現在當然沒有了。我不是說過往的制度好,只想說,改革後,沒有了「更差」,只有「更更差」,是誰造成這一香港奇怪現象?
家長勿予壓力 「孩子幸福就好」
如果我們的高官是相信自己推行的教育制度是好的,為甚麼會送子女到外國留學?好簡單「針唔拮到肉係唔知痛」,當他們是你的親生子女,作為父母也不忍心讓他們被香港的教育制度摧殘,可惜不是每個家庭都有經濟能力送子女到外國讀書,只有無奈地在這個硬局中生存,誰有權要他們承受這種種?
為人父母都希望子女健康成長,幸福快樂,希望作為高官或從事教育者,將心比己,「Education is not the filling of a pail, but the lighting of a fire.」——William Butler Yeats。我們需要的教育不是填鴨式,是啟發下一代,請給他們空間發光發熱。
最後,無論你的孩子成績如何,我希望各位家長「勿忘初心」,試回想孩子出生的那一天,今天就對他或她說一句:「孩子,我只想你幸福快樂!甚麼都不緊要,我永遠會在你身邊支持你。」今天,你的孩子需要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