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時間
- 5486 小時
- 最後登錄
- 25-8-14
- 國民生產力
- 71
- 附加生產力
- 88343
- 貢獻生產力
- 0
- 註冊時間
- 06-10-23
- 閱讀權限
- 10
- 帖子
- 30544
- 主題
- 291
- 精華
- 3
- 積分
- 118958
- UID
- 107125
   
|
前衛城大教授心跳奏樂 創全港首個手提電腦樂團
2013年6月14日
【明報專訊】曾獲美國有線新聞網路(CNN)選為香港二十大名人之一(Top 20 people to watch in Hong Kong)、城市大學創意媒體學院助理教授楊嘉輝半年前創辦全港首個手提電腦樂團(Laptop Orchestra),團員手上不見小提琴與單簧管,而是連接小型電子樂器的手提電腦,更可配合感應器,按照指揮家的心跳或律動,製造出獨一無二的音效。前衛的創意令現年34歲的楊嘉輝,獲得藝發局2012年度最佳藝術家(媒體藝術)殊榮。
藝發局2012最佳藝術家
自小浸淫古典音樂的楊嘉輝,於悉尼大學、港大完成音樂學士及碩士後,再赴美國普林斯頓大學進修博士,首次體驗以科技融入音樂的樂趣,形容「眼界一下子開闊了」。楊直言,學習古典音樂有一套既定法則,易令人思想變得狹窄,「它規限了一些想法,例如認為懂玩樂器的才稱得上音樂家,古典的音樂才算是藝術」。
楊憶述在普林斯頓求學時,看到有學生用手提電腦彈出弦樂四重奏,顛覆他對音樂廿多年的認知,更笑言由認識到接受新思維,過程猶如「排毒」、逐步拆牆鬆綁,練就現時開放跳脫的思考方式。
美國求學顛覆對古典音樂認知
楊嘉輝5年前回流香港,同年加入城大,約半年前成立城大手提電腦樂團(表演片段見ubiquitousmusic.org),現有10名成員,均為創意媒體學生;樂團至今已公演數次,包括早前為香港設計年的閉幕禮任表演嘉賓,屬首次面向普羅大眾演出。作為全港首個手提電腦樂團,楊嘉輝稱,當時不少觀眾多對表演感新奇,但樂團採傳統擺位,例如有指揮家、樂譜架等,觀眾較易接受。
楊改善了外國同類樂團慣用電線接駁電腦、大型揚聲器的做法,改為安裝小型揚聲器在電腦下,加裝托板、孭帶固定,讓樂手在表演途中自由移動。楊解釋,每部手提電腦都可變成不同樂器,方便為每次表演度身訂做樂譜、音效程式,更可融入其他科技,搞更多「花臣」。
腦電波皮膚濕度控制樂器
形容自己有輕微「強迫症」的楊嘉輝笑言,平日喜歡記下生活一切細節,購物單據、支出等亦逐項記錄,從而觸發他「量化」生活的好奇心,更想到以感應器記錄身體變化,融入演奏。例如他曾嘗試以腦電波、心跳甚至皮膚濕度,控制樂器的開關、演奏速度或節奏,為演出增添趣味。
被問到表演形式如此新穎,是否難被一般觀眾接受,楊嘉輝認為,本港觀眾適應力強,加上不少同路人一起努力開拓新媒體藝術,對未來感到樂觀,更預告將與本港一中樂團合作,「crossover」以手提電腦及傳統中樂共奏,「說不定十年八年後,你不懂彈真鋼琴、但用iPad演奏得出神入化,都可稱為一個出色的音樂人。」
************
創意,值得鼓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