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轉制後入學講家底 直斥忘本 名校校長 再反名校轉直資 ...
查看: 6084|回覆: 33
go

轉制後入學講家底 直斥忘本 名校校長 再反名校轉直資 [複製鏈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174
1#
發表於 13-6-3 14:38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本帖最後由 elbar 於 13-6-3 20:57 編輯





■戴德正相隔13年,再挺身而出反對名校轉直資。


兩所傳統女校今年啟動轉直資計劃,引起新一輪轉制潮。13年前反對任教學校轉制的現任聖公會鄧肇堅中學校長戴德正,近月不惜做醜人,再次高調站出來反對名校轉直資,指出直資入學講「血統」家底,資助清貧學生入讀的助學金,只是貴族化的「遮羞布」,直斥傳統名校忘本。

於1960年創校的跑馬地聖保祿中學及1906年開校的聖士提反女子中學,今年先後啟動轉直資計劃,同樣遭校友和家長反對,當中聖士提反較激烈。港台節目《鏗鏘集》近期探討直資問題,片題《上品無寒門?》,引起社會關注直資貴族化。

戴德正13年前在聖保羅男女中學任校牧,因不同意校方轉直資憤而劈炮,轉到另一聖公會學校任校長。這次幼女以校友身份反對母校聖士提反轉直資,他再站出來發聲,哪管鄧肇堅與聖士提反都是聖公會學校。

「我唔係反對直資概念,而係反對名津貼學校轉直資,係忘本」。戴校長指這些傳統教會名校,當初是取錄孤兒,經數十年至百年來人們努力,才有今日地位,「百年基業唔係你嘅,但𠵱家一手抽走」。但他並不反對新創辦的直資。



「唔係只為咗攞着數」

戴指出,升中學生派位組別由五個減至三個,收生差異擴大,危及英中資格;傳統名校轉制,也是為了避過成立法團校董會的「死線」。轉直資後,學校有完全收生權,又可全面以英語授課,兼不受法團校董會條例限制。

「轉制原因係valid(合理),但係咪一定要轉?點解喇沙、華仁唔轉?」他越說越火,「純粹市場主義,我冇嘢可講,但教會辦學係有自己原則同底線,唔係只為咗攞着數!」

「教育政策不濟,應該一齊同政府爭取,但佢哋反而獨善其身走出去。學校變成幫政府減壓,想小班,轉直資;想多個外籍教師,咁咪轉直資」。他指本港公營學校是全世界最出色,因津貼學校當中也有出色學校,而非如外國只見於私校,「提供社會流動機會,但直資即係半私立,教育界引以為傲嘅嘢一下子冇咗」。

教育局規定直資學校必須撥出最少一成學費收入,作為資助清貧學生入讀的助學金。不過2010年審計報告卻揭發不少學校助學金「滯銷」。

無法收太多窮學生

戴校長指出,傳統名校常有附屬小學,大部份中一學生從小學部升上,只有一、兩班收外校生,「小學會收乜嘢人?咪係行入嚟醒目、英文好,會唔會有深水埗長大嘅學生呢?如果屋企冇支援佢,會唔會小一就同你一齊起步?」

中一收生着重五、六年級成績,又是與家庭支援成正比。他相信,一定有苦讀清貧學生,「只要肯報呢啲直資一定收,並且會畀足咁多年錢(助學金)。點解?學校一定要收呢啲省靚招牌,但比率有幾多?」為達到收入平衡,學校無法收太多這類學生,「富學生一個都不能少,窮學生少啲都唔緊要」。

諷助學金是遮羞布

因此,戴校長諷刺直資學校的助學金制度,是「最後一塊遮羞布」,「遮住貴族學校呢個名,佢哋唔想要呢個稱號」。他說,本來所有人入讀這些名校,機會是均等,「但𠵱家起咗一面牆,你如果跳到入嚟,學校就繼續幫你,但你點解要起呢面牆?」

這次他支持女兒堅拒母校轉直資,沒想過有機會成功,但會爭取在聖公會會議上發言,要求澄清聖士提反校方所指的「津貼學校已完成歷史任務」,「我呢間都係津中,係咪都已完成歷史任務呢?」

   1    0    0    1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174
2#
發表於 13-6-3 14:39 |只看該作者
13年前為轉制舌戰余若薇





■余若薇13年前贊成聖保羅男女中學轉為直資。


戴德正校長13年前出走聖保羅男女中學,他在訪問中透露,當時附屬小學學生最「窮」的也住在南區海怡半島。當年家長之一的公民黨前立法會議員余若薇支持轉制,因為相信學校「惟才是拔」的收生制度(need-blind admission),戴德正舌戰余大狀,「睇死」清貧學生早被學費嚇倒,哪裏來惟才收生,如今印證他的看法。

戴德正在聖保羅教了七年,之前在拔萃男書院教了六年,兩校在2000年後都轉為直資。他表示,當時確實有指聖保羅附小學生大部份來自富裕家庭,「最『窮』都住海怡,但中學一定有啲窮啲」。他指兩校學生有城中名人之後、有來自顯赫家族、也有來自草根家庭,領取綜援也有不少,但老師從不討論這些問題。

余相信惟才是拔

戴德正無法接受聖保羅轉直資,太太與他看法一樣,因此當一對子女升中時,長子讀南區英中聖公會呂明才中學,細女讀聖士提反女子中學,均已經畢業。「嗰時教師仔女只需畀三分二學費。既然唔贊成直資,好難話將對仔女放喺度讀書」。

當時余若薇的女兒在聖保羅讀書,戴德正憶述當時余若薇與他討論時贊成轉制,因為相信惟才是拔收生制度,清貧學生可以獲得學費減免,不會影響他們入讀。他當時反駁余若薇,「一提起學費,已經嚇窒,講blind admission有乜意思!」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174
3#
發表於 13-6-3 14:41 |只看該作者
聖士提反女中 威嚇或用中文教學





■聖士提反女子中學一班舊生及家長,將校徽與轉直資的「價錢牌」剪開,寓意反對教育與錢掛鈎。


聖士提反女子中學及附屬小學擬轉直資引起「長衫革命」。約20名校友及家長昨高呼「有教無類」,以剪刀為學校與「直資價錢牌」一刀兩斷,反對教育與金錢掛鈎。出身基層的舊生指當年幸獲母校取錄,今日才可成為大學生,希望學校繼續為不同背景學生提供機會。舊生家長、失明人協進會會長莊陳有批校董會不知為誰服務。

2003年入讀聖士提反女子中學的廖淑華,現於中大修讀新聞與傳播系,她表示當年家境不佳,家住中西區的唐樓,母親從事運輸業,收入不穩定,家庭月入約2、3萬,但有幸入讀這間津校,「如果學校當時轉直資,我都唔會報,今日亦唔成為一名大學生」。

莊陳有斥校董會違諾

廖淑華相信基層接受優質教育亦可向上流動,但見中西區已經有四間名校轉了直資,「唔想再少兩間好嘅津校,希望畀到更多女孩呢個life-changing(改變人生)嘅機會」。

兩名女兒均是舊生的莊陳有稱,學校於1971年開始取錄失明學生,後來失聰學生都接納,令他深深感受到學校推動平等的精神及傳統;又指學校有多年成績基礎,「點解到今日會失信心,認為轉直資先維持到水準?」質疑學校已受市場導向,出現階層分野,亦違反校董會於五年前承諾不轉直資的說法,寄語校方「教學唔係咁兒戲」。

家長張燕姬的女兒於聖士提反女子中學附屬小學就讀,她表示家庭屬小康之家,女兒經統一派位入讀,學校轉直資負擔定必加重。她不滿校方早前於家長諮詢會上作出威嚇,指學校如不轉直資,或會「變中中咁用中文教學」,製造假象爭取家長支持。立法會教育界議員葉建源稱,全港直資中學學額佔總學額12.3%,但中西區的比例達22%,加上私立及國際學校,區內基層的選擇越來越少,導致貧富懸殊等問題,將向教育局提出口頭質詢。

聖士提反女子中學發言人稱,根據教育局2010年的語言微調政策,除非一級有85%學生屬全港前列40%,才可選擇以英語教學,否則要有一班中文班。校方表示,向家長提出這個制度並非指學校會變成中中,而是指出「會有中文教學」這個可能性。

舊生反對


舊生家長莊陳有:
「學校喺80年代行先一步推動平等,點解到今日失咗信心,覺得轉直資先維持到水準?」


舊生莫京喬:
「校訓係本信而進前,有個公平社會,可以畀孩子係同樣起跑線上。」


Rank: 5Rank: 5


2094
4#
發表於 13-6-3 15:28 |只看該作者
elbar 發表於 13-6-3 14:38


戴先生既背景真係很有話語權。

Rank: 9Rank: 9Rank: 9


23677
5#
發表於 13-6-3 15:31 |只看該作者
Thank you for reminder and update information!!! Excellent!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88856
6#
發表於 13-6-3 15:56 |只看該作者
Well done~

Rank: 2


94
7#
發表於 13-6-3 18:01 |只看該作者
辦學更應照顧窮困學生,讓他們得到更公平更多的接受教育的機會

Rank: 5Rank: 5


2094
8#
發表於 13-6-3 19:12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lawsonmoon 於 13-6-3 20:21 編輯

回復 elbar 的帖子

剛剛睇完片先認得係戴Sir,以前一直唔知佢中文名。以前教我RS,我地一直話佢得把口,原來咁Man,挑戰聖x會,salute!所以D教會成日講咩公平,公義,D行為就,,,,,,,,,,學吓戴Sir身體力行,有感染力和説服力得多!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174
9#
發表於 13-6-3 20:58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elbar 於 13-6-3 21:00 編輯
annie40 發表於 13-6-3 15:31
Thank you for reminder and update information!!! Excellent!


聖士提反轉直資惹爭議


726
10#
發表於 13-6-3 23:56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7Rank: 7Rank: 7


11372
11#
發表於 13-6-4 08:28 |只看該作者

回覆:elbar 的帖子

good points and support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174
12#
發表於 13-6-4 08:32 |只看該作者
家長撐聖士提反女中轉直資





■聖士提反女子中學轉直資的計劃引起很大爭議。


聖士提反女子中學轉直資的計劃的爭議持續,一批支持轉制的家長昨日反擊,指直資可令全港學生有均等入讀機會;反對直資的校友則指,跨區報讀的機制一直存在,直資只是為有錢人提供機會。至於另一傳統女校、跑馬地聖保祿中學則最快於明年由津中轉為直資,該校今年會換新校長,接替將退休的校長鄔萃芬。

聖士提反女校一群支持轉直資的家長,昨日向傳媒及立法會議員發公開信,力撐直資學校享有收生權,可靈活取錄各區與各階層的學生,認為更加公平。他們指,透過收取學費增加資源,可增聘老師、安排更多元化的活動等,校方亦已建議將總收入最少20%撥作減免學費之用,不認同是將清貧學生拒於門外。

反對母校轉制的舊生廖淑華則指,現時全港小學生都可透過自行收生跨區報讀聖士提反,「但轉直資係畀有錢人多個機會,衝嚟中西區攞埋基層資源」。

聖保祿中學校長將退休

此外,已申請明年轉直資的聖保祿中學,校長鄔萃芬昨回應查詢時證實將會退休,表示「我夠歲數喇」,但對於學校轉直資的問題則沒有回應。該校今年初開始招聘校長,並於2月時向直屬的聖保祿天主教小學家長發出通告,公佈轉制的安排及舉辦諮詢會。

校方初步將初中學費訂為每年2.2萬元,高中2.45萬元,但不少小學家長反對,認為校方欠缺轉制理據,曾發起簽名行動反對。教育局表示,截至2月28日的限期,收到一所學校申請在2014/15學年加入直接資助計劃,正按評審準則審核申請。


Rank: 7Rank: 7Rank: 7


11251
13#
發表於 13-6-4 09:45 |只看該作者
「我唔係反對直資概念,而係反對名津貼學校轉直資,係忘本」。戴校長指這些傳統教會名校,當初是取錄孤兒,經數十年至百年來人們努力,才有今日地位,「百年基業唔係你嘅,但𠵱家一手抽走」。但他並不反對新創辦的直資。



如果直資制度唔好,正義朋友理應反對,怎能” 不反對新創辦的直資” 呢?係唔係經過經數十年至百年來人們努力,有今日地位,所以要罰佢,唔俾佢轉向美好的制度呢?此是其一。

講到忘本,名津校一早忘晒本啦。撫心自問,佢地收嘅係咩學生,有幾多%是清貧的學生呢?直資制度,正好是正義朋友瀆罪嘅好機會:建議佢將其校也轉直資,利用其自主權,專收全港清貧學生。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174
14#
發表於 13-6-4 17:27 |只看該作者
傳統名校轉直資(千禧年代)


0830-0900 傳統名校轉直資
【新聞事件簿】什麼是直資? (製作:袁梓珮)
出席: 廖淑華(聖士提反女子中學舊生)
出席: 葉建源(立法會議員/教育界)


0910-0930 傳統名校轉直資
訪問:林建華校長(香港直資學校議會主席)

0930-1000 傳統名校轉直資
訪問:黃英琦(兆基創意書院校監)



點評

swmami  Phoned-in by some EKers?  發表於 13-6-30 01:19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174
15#
發表於 13-6-5 13:43 |只看該作者
聖士提反擬直資 家長恐陷無底潭





聖士提反小學昨舉行會議,不少家長反對學校轉直資。


傳統名校聖士提反女子中學及其附屬小學擬轉為直資學校惹爭議,附屬小學的小一至小三家長昨晚舉行聚焦小組,有家長憂慮學校轉直資後,要負擔中學新大樓的維修費用是無底深潭,又質疑每年約三萬元的學費比其他直資學校貴。

聚焦小組有二、三十人出席,開了兩個多小時,家長李太有兩個女兒分別讀小三和小四,她反對學校轉直資:「入讀時欣賞學校有不同階層學生,讓女兒學習共融,若轉直資則變得單方面。」李太與丈夫都是專業人士,坦言不會負擔不到學費,但也感吃力。

下月校董會揭盅

另一位小三家長陳太亦指反對學校轉直資不是學費的問題,而是理念有分別,入讀津貼學校可以接觸不同層面同學,雖然直資也有減免學費,但始終只有較上層的學生才能入讀。

而根據該校上載的建議書,轉直資後中學每年學費三萬五千元,附屬小學學費三萬元。聖士提反女子中學發言人則稱,三月底至今已先後向家長、校友、老師及學生召開廿場諮詢會,近日再召開聚焦小組集中聽取意見,學校參考意見後,將於七月召開校董會,決定是否轉為直資辦學,最終學費亦經諮詢後才能決定。


點評

annie40  學習共融, 不容忽视, 倒要好好珍惜!  發表於 13-6-5 15:10

Rank: 5Rank: 5


4440
16#
發表於 13-6-5 14:37 |只看該作者
lawsonmoon 發表於 13-6-3 19:12
回復 elbar 的帖子

剛剛睇完片先認得係戴Sir,以前一直唔知佢中文名。以前教我RS,我地一直話佢得把口,原來 ...

戴Sir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174
17#
發表於 13-6-6 08:37 |只看該作者
40家長撐聖士提反轉直資





■支持聖士提反女子中學轉直資的家長及校友,認為直資制度非貴族化,不會窒礙基層學生入學。


百年女校聖士提反女子中學擬申請轉制直資,觸發校內意見對立,校方最快於本月底公佈諮詢結果,校方昨首次發表聲明,承諾訂出未來20年財政預算,圖息外界憂轉制後狂加學費疑慮。

聖士提反校董會昨首度解釋立場,指今年3月起諮詢,舉行逾20場諮詢會,強調「不同時代做不同事情」,現要爭取更多自主權;而中小學費分別為每年3.5及3萬元,學校會撥出兩成學費收入為獎助學金,比教育局要求的一成為高,並公佈未來二十年收支預算。

舊生反母校轉制

由約40名家長、校友組成的「支持聖士提反轉直資關注組」昨召開記者會支持校方,幼稚園家長柯太指,日後若政府再推國教科,直資制度下家長對課程有更大影響力;約廿名「聖士提反女校舊生直資關注組」成員昨到立法會請願,反對母校轉制。知名校友葉劉淑儀未表態,指校董會未有詳細籌款計劃,加上校友中欠缺富豪、大家族,恐獎學金捐款無以為繼。教育局局長吳克儉指過去廿年共否決11所學校的直資申請,強調不是所有申請也批准。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174
18#
發表於 13-6-6 13:43 |只看該作者
直資校少於一成 當局無意設限


  傳統名校相繼轉為直資辦學,被指走向「貴族化」,引起社會高度關注。教育局局長吳克儉昨在立法會會議回覆議員質詢指,目前七十三所直資學校佔全港學校比例不足一成,當局無意在數目設限,但會按個案嚴格審批,並透露過去共十一所學校申請轉直資不獲批;又重申校方須撥出至少一成總學費收入,作獎助學金及學費減免,逾十七所直資中學的中一學費更低於五千元,認為已保障基層生入讀機會。

  聖士提反女子中學及聖保祿中學都擬轉制直資,令外界憂慮基層生更難入讀傳統名校。多名議員關注直資學校學費高昂,教育界議員葉建源更揶揄當局堅稱直資制度是「多元化系統」,「多元」實際指家長需支付高昂學費;建制派議員梁美芬亦質疑,直資學校令基層學生處於不同起跑,即使成功獲取錄,亦難免產生自卑感,「為何學費減免搞得像申請綜援一樣?何不以獎學金為主要方式?」

  吳克儉回覆議員質詢指,直資學校收費差異大,以六十一所直資中學為例,逾十七所的初中全年學費低於五千元,五所更是學費全免。

  本報翻查資料,五所學費全免的直資學校均為地利亞教育機構的屬校,學費較低的直資學校包括孔聖堂中學、勞工子弟中學、九龍三育中學等,均非傳統名校。反觀拔萃男書院、聖保羅男女中學、英華書院等轉為直資的傳統名校,全年學費由一萬五千至五萬二千元不等。

  他重申,直資學校須按規定撥出至少一成學費總收入,作為學費減免及獎助學金,以一○/一一學年經審核帳目為例,逾半直資學校的學費減免及獎助學金撥備使用率達百分百,各校用於學費減免和獎助學金合共一億五千萬元,強調基層學生亦能受惠直資制度。

  現時七十三所直資學校,約佔全港公帑資助學校的百分之九,吳克儉認為比例不算高,強調當局無意設定上限,但會嚴格審核學校的申請,除了學校的能力及財政資源外,校方諮詢家長、教師與舊生等持份者的結果,以及能否合理回應持份者關注等,均是當局考慮之列。

  吳克儉透露,直資制度建立二十年來,當局曾拒絕十一所資助中、小學的轉制申請,但未有披露涉及學校名稱及被拒理由,另有二十一校獲批轉制。他指過去幾年僅兩、三所中學申請轉制,不認同名校轉制直資已成趨勢,亦沒聽聞有官校打算申請轉為直資,強調會確保公營學校整體供應不受影響。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174
19#
發表於 13-6-6 13:44 |只看該作者
聖士提反女中 年斥400萬聘九教師



聖 士 提 反 女 子 中 學 及 其 附 小 家 長 指 , 轉 直 資 能 有 效 提 升 資 源 運 用 。

  聖士提反女子中學及其附屬小學擬轉直資計畫備受關注,近二十名支持該校轉直資的家長,昨重申轉直資不等於變貴族學校的立場,並指中學部現有九位編制以外的教師,每年由校董會以數百萬元支付薪酬,轉直資能有效提升資源運用;另一邊廂,反對學校轉直資的校友昨到立法會外請願,向立法會議員遞交請願信,希望學校最終撤回方案。

  就聖士提反女子中學及其附小擬轉直資計畫,支持和反對的持份者昨相繼發聲,近二十名支持陣營的中小學及幼稚園家長指,現行補助制度下,政府資源未必足夠學校使用,中學部就有九位編制以外的教師,每年由校董會以數百萬元支付薪酬。

  「每位教師月薪三、四萬元,屈指一算,校董會每年要花上四百多萬元支付該九名教師的薪酬。」小學部家長袁生表示,轉直資對教學資源和學生照顧均有正面影響,因小學部曾有老師須帶學生外出參賽,但學校未能安排任教同科的老師代課,令學生須自修。女兒就讀K3的柯太表示,轉制直資,學校主導權更大,如若干年後政府再要求津貼學校推國民教育,家長意見對校政可發揮更大影響力。

  另一邊廂,反對陣營二十多名校友昨到立法會外請願,向葉建源、張超雄等議員遞交請願信,希望學校最終撤回方案。張超雄表示,轉直資形同世襲,剝削公眾入讀優秀學校的機會,進一步加劇貧富懸殊,造成教育兩極化。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174
20#
發表於 13-6-7 13:31 |只看該作者
聖士提反轉制爭議 家長促聖公會介入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30607/18287889





■反對聖士提反轉直資的家長、校友代表,向辦學團體聖公會遞信要求介入。

聖士提反女子中學轉直資爭議,校友家長促辦學團體聖公會介入。反對轉直資的校友及家長,昨向聖公會大主教鄺保羅遞信,促介入爭議。聖公會指保持中立,不干預校本管理。

擺街站反對轉直資

聖士提反女子中學校董會成員馬時亨昨表示,校董會下月決定學校是否轉變為直資模式,現時正反雙方意見分歧,校方會全盤考慮,也會計算校方財政狀況,他指校方提出轉直資方案目的為爭取彈性,有利日後管理、收生等,若未能轉直資,也不會改為中文中學。

五名反對該校轉直資的校友、中小學家長,昨向鄺保羅大主教遞交請願信,期望聖公會作為辦學團體可表達立場,並邀請大主教和校友、家長對話。女兒在該校讀小二的張小姐指,學校應本着有教無類精神辦學,不能篩選。家長日內會在石塘嘴、堅尼地城等地方擺街站,收集市民簽名反對轉直資。

香港聖公會教省秘書長管浩鳴昨代表教區接信,他指出校政由校董會決定,教會影響力不大,加上學校需按法例於津貼中學成立法團校董會,或改為直資、私校的模式,校方必須選一方向,而今次校方選擇研究直資模式,可再深入研究,教區立場中立不會干預。

聖士提反女子中學另一特色是取錄視障學生,校董會回覆本報查詢時強調,轉為直資後仍繼續取錄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並提供支援,若有經濟需要,可獲學費豁免。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