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集團
集團品牌
presslogic-logo
廣告查詢
工作機會
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港鐵「好多事」爭議 成公民教育素材
發新帖
查看: 1520|回覆: 5
go

港鐵「好多事」爭議 成公民教育素材 [複製鏈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518
1#
發表於 14-5-22 09:53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明報專訊】男孩在港鐵車廂進食遭乘客勸阻,其新移民母親反指乘客「好多事」,因發音而遭網民揶揄說成「厚多士」,事發片段被惡搞兼在網上瘋傳。有中學以此作為公民教育教材,提醒學生不應嘲諷事主發音、參與欺凌,而可剖析質疑別人「好多事」原因,理解文化差異,並以和但堅定態度履行公民責任,提醒違規者;亦有校長在網誌分析中港矛盾,表明不贊成以敵對態度對待內地客。

輔導教師協會副主席何玉芬稱,她任教的迦密中學,本周為公民教育周,有教師在早會請學生反思,是否應將「厚多士」變成笑話、潮語,何指出:「將心比己,我們說普通話發音都不準,而且港人都可以很鹵,在車廂鬥衝。」

教學生「臣民」「公民」之別

該校教師又在周會中以中港矛盾探討事件,包括女事主指乘客多事,是源於「臣民意識」,認為只有官員有資格質疑市民,不是警察或特首就沒權管她的行為;而乘客認為「車廂個個都有份」、市民應平等地參與令社會健康運作,則源自「公民意識」。何指出,兩種價值觀的差異,源於事主的文化、教育、身邊人的言行,不純粹是個人因素,也有環境因素,籲學生理性看待。她又提醒,市民可履行公民責任、維護其價值,但不要動怒或過分情緒化。

中華傳道會李賢堯紀念中學校長鄧錦明,早前亦在其網誌講述他對中港矛盾的看法。他指香港旅客過多,有內地客隨處便溺,不能單以一句「包容」解決,要一視同仁執法,將本港講公德心的文化推廣給旅客。但他同時指出,絕不認同煽動人到處便溺,或以敵視目光對待旅客。

校長﹕有道德勇氣 也要鑑貌辨色

鄧補充,面對中港矛盾,若學生視自己也是中國人,可先多接觸中國、不要「閂埋門」。若不認同內地旅客的做法,可以尊重、有禮貌地提醒,「如果對方不接受,你可不作聲,你已盡了公民責任,無愧於心」。

他表示,自己亦曾鼓起勇氣,勸籲陌生學生及青年勿在車廂進食,說「唔好意思,呢度唔可以食」,對方一般是不回應,但不再吃東西。鄧又笑言,自己也有「軟弱」時刻,見到看似並非斯斯文文的人違規,也沒勸阻,「做人也要學鑑貌辨色」。


   1    0    0    0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518
2#
發表於 14-5-26 09:11 |只看該作者
榴槤姐與厚多士 車廂飲食要嚴懲?(沈帥青)





車站入閘後及車廂內不准飲食的提示,大家並不陌生,但若動輒靠執法解決,必然會引起更多爭議。

撰文:沈帥青
欄名:港是港非

港鐵車廂內飲食引起「厚多士」話題後,又有「榴槤姐」被偷拍並遭網民起底。要求港鐵加強執法,榴槤氣味不是人人接受,惹人厭,但若港鐵一視同仁嚴懲,則喝啖水也要罰,你又同意嗎?

近月的「厚多士」與「榴槤姐」事件,接連觸發港人對地鐵車廂飲食的爭議。先有港鐵乘客拍下一名婦人與其年幼兒子,因為在車廂內進食與其他乘客發生衝突的片段,婦人以不純正廣東口音指摘乘客「好多事」,結果演變為網上瘋傳的「厚多士」事件。

至近日又再有年輕女子在西鐵車廂內食用榴槤,被乘客偷拍後放上網,引起軒然大波,網民封其為「榴槤姐」並迅即對其身份起底,亦有市民促港鐵加強執法嚴懲。

「請勿在車廂內飲食」的提示,大家並不陌生,《港鐵附例》也明言禁止車廂飲食,但當真沒見過車廂內有人吃包或拿着飲品嗎?本來隻眼開隻眼閉並無不可,但當有乘客可旁若無人地拿出榴槤吃得津津有味,會否反映是時候應該執正嚴懲呢?

喝啖水罰2千 網民指不近人情

吃榴槤與吃個包不可同日而語,因為榴槤氣味強烈,不是人人接受得來,吃的人對此不會不知道,卻仍然在封閉車廂內享用,又怎不惹起網民群起炮轟是缺德之舉。

事實上,即使在盛產榴槤的東南亞地方,為免影響他人,也對榴槤有所限制,例如也是禁止車廂內飲食的新加坡地鐵,乘客連攜帶榴槤進入車廂也不成。

車廂內吃榴槤固然犯眾憎,要求港鐵嚴懲不難理解,但若港鐵回應市民要求,嚴厲執法,卻又會如何呢?

近日有網民上載一張港鐵的警告通知書上網,聲稱在港鐵車廂內不過飲水罷了,卻被職員逮個正着,發出警告信,日後或會被檢控,最高罰款2,000元,結果也換來不少網民同情,指港鐵不近人情。

可見對於車廂內飲食的問題,若要靠執法解決,必然會引起更多爭議,食榴槤惹人討厭是因為其氣味難聞,但卻也有人會認為問題不大,每日不少乘客趕上班、上學或有時飢餓難忍,難免會「偷吃」,這點人情包容,難道也應該一刀切嗎?

需大量人手 嚴厲執法有難度

從實際角度,港鐵若要嚴厲執法也有難度,每日乘客量逾400萬人次,要派多少人巡查檢控?有網民便指現時的投訴熱綫是錄音系統,即使投訴車廂內有人違規,職員也難第一時間到場。

對於車廂內飲食的執法問題,本來就不是易事。北京市政府今年2月曾提出禁止乘客在地鐵站通道、車廂等範圍內飲食,但及後指實行有難度,執法需大量執法人員和力量,若執法跟不上,最終也只是有法不依,作用不大。

在倫敦及紐約的地鐵亦沒有車廂內禁止飲食的規則,但前者卻因為有網民發起,偷拍車廂內飲食的女性食相的做法,引起滿城風雨;紐約地鐵如今則鼠患嚴重。乘客喜愛於車廂進食,便要忍受偶爾與老鼠同車。

動輒偷拍「公審」 未必是好事

車廂內人多擠迫,飲食不止關乎弄髒車廂,也強迫別人觀看你的食相,甚至將食物碎屑沾到別人身上,為公德責任,以免影響旁人,理應可免則免。

港鐵若應市民要求加強執法,固然可增加阻嚇力,但更有效的方法,還是靠乘客自律,為別人多想一步,若可能情況下,可否忍口?

至於看不過眼有人在車廂飲食,大可堅持「厚多士」,主動提出勸告,但若動輒以偷拍作「懲罰」,或寄望以網絡公審作為對付方法,則也不見得是做好事。

車廂飲食問題一再引起風波,若涉及內地遊客或新移民,則更演變為中港矛盾,但別忘了,在車廂內飲食也不止限於內地人,有報道指,「榴連姐」被起底為港人,相信經此一役,她應該不會再在車廂吃榴槤了。正如「厚多士」事件中的乘客所言:「車廂是大家的」,文明社會貴乎自律吧!


按圖放大



Rank: 5Rank: 5


4490
3#
發表於 14-5-26 10:04 |只看該作者

回覆:港鐵「好多事」爭議 成公民教育素材

昨天在港鐵有港人在車箱吃東西又有外國人二人霸了三個坐位!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4#
發表於 14-5-26 13:07 |只看該作者

引用:昨天在港鐵有港人在車箱吃東西又有外國人二

原帖由 skkeung 於 14-05-26 發表
昨天在港鐵有港人在車箱吃東西又有外國人二人霸了三個坐位!
二個人霸三個位,在夜闌人靜時,不防礙别人時又 OK. 任何人做有失公德的事也該受責備。梁振英定奥巴馬也一様。



The more bizzare a thing is, the less mysterious it proves to be.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518
5#
發表於 14-5-27 09:09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elbar 於 14-5-27 09:10 編輯

厚豬屎先生

撰文:藍海寧
欄名:雲海漫遊


地上有「厚多士阿姐」,天上有「厚豬屎先生」。

「厚豬屎先生」從踏進商務艙那刻開始,空姐們已對他印象欠佳。不是因為他的樣貌或衣飾有異,而是他用口咬着機票,當空姐問他的座位位置時,他用輕佻的眼神示意空姐從他的嘴巴拉出沾着唾液的機票查看。

接近起飛時間,兩位乘客氣急敗壞跑來登機,他們原乘坐其他航空公司,但後來不知何故被調來。這二人強調自己補錢買了商務艙機位,卻無法出示證明,擾攘一番,二人終於入座經濟艙。

「那兩個人根本想討便宜,他們持甚麼國籍護照?從哪間航空公司調過來的?」「厚豬屎先生」問新人空姐 C。

「這個 …… 我們不方便透露。」「你們剛才處理不佳,完全不會發問。應該這樣查問他們嘛 ……」「厚豬屎先生」拉着空姐 C 發表偉論。

「C,我剛得知今天是你的生日,祝你生日快樂呀!今晚有何節目?」空中少爺 B 問空姐 C。「多謝你的祝福。飛完長途機,節目當然是倒頭大睡。我今晚留在家跟媽媽吃飯。」

待空中少爺 B 離開,「厚豬屎先生」問空姐 C:「聽聞你今天生日,今晚真的沒節目?當真跟母親慶祝?」空姐 C 眉頭輕皺。「我有沒有節目或跟誰慶祝生日又關你事?你真諸事八卦!」她幾乎衝口而出。

「你今年幾歲?」他竟追問空姐 C。「我 …… 我 ……」她從沒料到有陌生男士如此無禮直問,一時語塞。

「你連自己今年幾歲也記不起?」

「先生,年齡是女士的秘密。正如我們從來也沒問你的身家有多少。」空中少爺 B 替空姐 C 解窘。


Rank: 1


22
6#
發表於 14-6-2 22:13 |只看該作者
兩件事件正好作為通識科的一個題目……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