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時間
- 312 小時
- 最後登錄
- 25-5-8
- 國民生產力
- 3562
- 附加生產力
- 45803
- 貢獻生產力
- 0
- 註冊時間
- 07-11-25
- 閱讀權限
- 10
- 帖子
- 27720
- 主題
- 12585
- 精華
- 0
- 積分
- 77085
- UID
- 168291
   
|
http://the-sun.on.cc/cnt/news/20121013/00418_009.html
為了詳細了解大學排名,筆者特意細閱THE-QS及泰晤士高等教育兩大榜單的評分準則,發現各有標準。以大學聲譽為例,QS世界大學排名對香港大學的評分是99.3分,哈佛大學是100分,二者相若。泰晤士高等教育對港大的評分僅為8.7分,排全球三十九,而哈佛是100分滿分。兩個排名榜評分,天差地別,實令人摸不着頭腦。
筆者很難相信港大在世界上擁有與哈佛同等地位,只相差0.7分,亦不同意港大與哈佛相差達91.3分。細看才發現問題原來出於聲譽的定義,QS的聲譽為學術聲譽,泰晤士則屬於品牌聲譽,二者均沒有客觀標準。另外,二者的評分方法,都是向全球學術界人士發出電郵作調查,詢問他們認為哪一間大學的學術研究聲譽最好。
受訪者僅能從經驗作出主觀評分,試問哪一名學術界人士細閱過全球大學的研究?若否,他憑甚麼來為全球大學評分?泰晤士聲譽榜單上,前五十位中僅六間亞洲大學,學界人士認同傳統西方大學的學術及品牌聲譽確較新興地區優勝,但這是否等於後者大學對學術沒有貢獻,對教育沒有貢獻呢?
若新興地區的大學以此榜單為標準,強迫教員在國際知名期刊發表論文,大灑金錢作國際品牌推廣,冀擠進西方標準的排名俱樂部,犧牲教育學生的本位,輕視本土學術研究,則未免本末倒置。
鄧咏駿 新青年論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