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時間
- 0 小時
- 最後登錄
- 13-3-27
- 國民生產力
- 0
- 附加生產力
- 20
- 貢獻生產力
- 0
- 註冊時間
- 12-12-17
- 閱讀權限
- 10
- 帖子
- 9
- 主題
- 3
- 精華
- 0
- 積分
- 29
- UID
- 1085970

|
本人有幸在二年前閱讀過游老師的《深情》一書後,心受感動及反思。明白教育一事長期以來都停留在智育的恩考,忘了人生最重要的人情世故,遺漏人與人之間的關愛,感情,貼心。之後引伸其他作品包括《想飛、演活自己,就是項尖、八個寶盒讓孩子活出精采人生、開啟孩子的七種智慧、尋找田園小學、天倫~教孩子閱讀父母身影等等》要做孩子的伯樂,我們與孩子最接近,理應最懂孩子的特質,方式不對,人生不對與適才適所。要明白《好路》與《對路》的分別、即便優秀,但不快樂,何苦來哉。我們有萬個理由希望孩子成績優異,但萬一不成,家長又給他什麼退路?親子關係必由緣深變成了緣淺,所以必須用心織成,盼今生有共同經歷值得回憶,我們老了,孩子長大了,想起過往,還有笑聲。一輩子只習一項才華,才是專業;學習太多,反而半調子,無一精通。多才多藝是人常犯的毛病,人不可能全好,興趣當重。要有雅量接受孩子的神思妙想很重要,別忘了愈有創意的人,想法愈是千奇百怪,今人難以接受,這些便是較實力。以上種種感受,希望給大家分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