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備戰大學 文憑試中史考生恐跌穿1萬
查看: 5857|回覆: 39
go

文憑試中史考生恐跌穿1萬 [複製鏈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285
1#
發表於 11-5-1 21:33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新高中學制開展一年多,雖然九成多中學有開辦中國歷史科,但有團體發現,中史修讀人數下跌,退修人數更增加,估計明年新高中文憑試中史科考生可能跌穿1萬人。有教師要求當局將中史重新列入初中必修科,並改革課程,否則只會打擊當局希望推展的國民教育。

關注普及國史教育聯合行動組於今年2至3月間訪問了74間中學的教職員,其中,開辦一班中四及中五中史課程的學校,分別有66間及61間,中四及中五開兩班中史的只有7間及10間。

退修中學 最多達32人

修讀人數方面,1至20人修讀中史的學校,由中四的17間增至中五的33間,有21至40人修讀中史的學校,由中四的45間下跌至中五的30間。另外,中四升中五時有4人以上退修中史的學校多達29間,最多人退修的中學分別有20及32人退修。

教育評議會副主席何漢權認為,問卷雖反映不少師生對中史科抱有興趣,但教師發現學生選讀中史的主因是「沒有其他科目選擇」,不少學生也因課程太深、考評太難而退修,究其原因和不少學校初中未有開辦中史科有關,「如果中一至中三時沒有基礎,就算(新高中)課程範圍不深不闊,對他們來說都會變得又深又闊」。他又表示,末代會考投考中史科的人數約2.3萬,但去年首屆新高中課程的中史學生已跌剩1.2萬,按數據估計,明年投考中史科的學生可能跌穿1萬人。

倡中史列初中必修科

對於如何解決目前困局,何漢權建議政府重新把中史列為初中獨立必修科,加強初高中的課程銜接。他批評當局一直把國史教育邊緣化,但國史教育是當局推行國民教育的基礎,「如國史教育淪落,國民教育就欠了一隻腳」。

教育局發言人回應稱,根據課程發展處的調查,新高中中五的部分選修科目都有學生退修,不只限於中史科。發言人又表示,現時所有本港初中學生均有修讀中史科,只是課程模式不同,且全港超過九成官津中學高中設有中史科,高中生不缺乏修讀中史機會。

   1    0    0    0

Rank: 7Rank: 7Rank: 7


12096
2#
發表於 11-5-1 23:17 |只看該作者
我不明白,為何文憑試所讀的科目比會考少。

以我所知,大部分會考考生考八科。即是說,學生用二十個月準備八科。

文憑試,大部分學生考六科。即是說,學生用三十二個月準備六科。加了60%的時間,為何不是讀多兩科而是讀少兩科?

文憑試可供的選擇太多了,很多很重要的不免要割愛。中史只是其中一科,跌破一萬大關絕不出奇。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18652
3#
發表於 11-5-2 00:02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eviepa 於 11-5-1 23:17 發表
我不明白,為何文憑試所讀的科目比會考少。

以我所知,大部分會考考生考八科。即是說,學生用二十個月準備八科。

文憑試,大部分學生考六科。即是說,學生用三十二個月準備六科。加了60%的時間,為何不是讀多兩科而是讀少兩科?
...


Width vs depth......

Like maths, core and M1 or M2, count as one subject only...... In the past, may be two subjects....

If the average standard of HKDSE between HKCEE and HKAL, so less than HKCEE subjects is logical.

Now a day, students and parents (like me) are short sighted and be practical, why drop economics or BAFS to take Chinese History........

(Don't discuss with me your favourite topic HKDSE vs HKAL )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18652
4#
發表於 11-5-2 00:09 |只看該作者
I guess 6 subjects may be for less capable students, more capable students may opt for 7 examined subjects:-

Chinese
English
Maths - Core + M2
Liberal Studies
Physics
Chemistry
Economics

Other Learning Experience - non-examined subject

That's my son's choices.....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7Rank: 7Rank: 7


12096
5#
發表於 11-5-2 00:23 |只看該作者
AnChan59,

//I guess 6 subjects may be for less capable students, more capable students may opt for 7 examined//

看過一些個案,似乎Band 2學校都建議讀六科。於是Band 2 及 Band 3的選六科,Band 1的選七科。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18652
6#
發表於 11-5-2 00:33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eviepa 於 11-5-2 00:23 發表
AnChan59,

//I guess 6 subjects may be for less capable students, more capable students may opt for 7 examined//

看過一些個案,似乎Band 2學校都建議讀六科。於是Band 2 及 Band 3的選六科,Band 1的選七科。 ...


Are you in education field?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7Rank: 7Rank: 7


12096
7#
發表於 11-5-2 00:52 |只看該作者
ANChan59,

我不是教育界的,但看過幾間Band 2學校,都是六科,所以說「似乎」Band 2學校都是選六科。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18652
8#
發表於 11-5-2 13:39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eviepa 於 11-5-2 00:52 發表
ANChan59,

我不是教育界的,但看過幾間Band 2學校,都是六科,所以說「似乎」Band 2學校都是選六科。


eviepa

Noted with thanks.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7Rank: 7Rank: 7


12096
9#
發表於 11-5-2 21:40 |只看該作者
Now a day, students and parents (like me) are short sighted and be practical, why drop economics or BAFS to take Chinese History........


面對文憑試,short sighted and be practical是很正常。畢竟,入不到大學,甚麼高級思維訓練都拜拜了。

我更市儈,女兒問我,除了視覺藝術是她的至愛,必定要修讀外,那兩科可以出最少力,然後就拿最好的成績就是她要讀的科目。於是:歷史、地理就是最終選擇。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18652
10#
發表於 11-5-2 23:04 |只看該作者

回覆 9# eviepa 的文章

So your daughter also takes 7 subjects in HKDSE.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5Rank: 5


3731
11#
發表於 11-5-2 23:13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eviepa 於 11-5-2 21:40 發表


面對文憑試,short sighted and be practical是很正常。畢竟,入不到大學,甚麼高級思維訓練都拜拜了。

我更市儈,女兒問我,除了視覺藝術是她的至愛,必定要修讀外,那兩科可以出最少力,然後就拿最好的成績就是她要讀的科目。於 ...


點解歷史和地理只需最少力又可以拿最好成績?是因為對手較弱?抑或課程較易掌握?

又如果有超強的記憶力,讀什麼科目較易拿好成績?

Rank: 7Rank: 7Rank: 7


12096
12#
發表於 11-5-3 00:30 |只看該作者
點解歷史和地理只需最少力又可以拿最好成績?是因為對手較弱?抑或課程較易掌握?


Tommy,

其實很簡單,在我女兒的學校中,世史和地理是用中文授課的。你可以想像一下,我女兒是要爭優良成績的,而大部分力求摘A取B的對手都是英中生。在這兩科裡,英中生和我女兒競爭,就處於一個不利的狀況。

大家都約略知道香港英中高中生的英文水平,在歷史地理兩科,有限的英文水平,會對絕大部分英中學生都會造成一定的障礙。以閱讀能力為例,我女兒閱讀地理歷史書速度比起絕大部分英中生可以有兩三倍至到七八倍的差距。其他如聽課、思考、答題,用母語都有不同程度的優勢。我約略計算過,我女兒溫書一小時大概相等一個不錯的英中生2.5小時的效能。

從小打穩英文基礎令選擇母語教育無後顧之憂是我的長期策略。不需擔心英文成績之下,盡量利用中中的優勢,成功機會就會較大。

另外,歷史地理兩科都是我的強項,讀書時所學的,大部分還留在腦袋中。不是要逐字逐句教導女兒,但怎樣讀書才能學到這兩科精要之處我還是非常在行。家庭支援較其他科目為大。

科目選定了好幾個月,最近得知原來女兒學校的地理歷史兩科一向優良率非常高,母語教育大概是其中一個重要因素。

又如果有超強的記憶力,讀什麼科目較易拿好成績?


這是二十多年前我弟弟碰到的情況。記憶能力強,對數學、物理、經濟沒有大幫助,但對文科各科、生物、化學作用甚大。

當年我弟弟可以讀文或理,但鑑於他超強的記憶力,我提議他讀文科。到今天他還覺得這是正確的。

eviepa


17374
13#
發表於 11-5-3 16:51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5Rank: 5


3731
14#
發表於 11-5-3 19:14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eviepa 於 11-5-3 00:30 發表


Tommy,

其實很簡單,在我女兒的學校中,世史和地理是用中文授課的。你可以想像一下,我女兒是要爭優良成績的,而大部分力求摘A取B的對手都是英中生。在這兩科裡,英中生和我女兒競爭,就處於一個不利的狀況。

大家都約略知道 ...


好厲害!真係什麼機關都比您算盡。多謝您的意見。

Rank: 7Rank: 7Rank: 7


12096
15#
發表於 11-5-3 21:54 |只看該作者
//因為佢假設學校同學生要預留時間給OLE//

Ha8mo,

其他學習經歷需要很多時間的嗎?

Rank: 7Rank: 7Rank: 7


12096
16#
發表於 11-5-3 22:11 |只看該作者
真係什麼機關都比您算盡。


Tommy,

還記得三年前,當我女兒被現在的學校取錄了時,你建議我為女兒找一間英中去。你當然認為英中較好,我心裡亦感激你的好意。不過我堅信讀中中,在學校盡享母語教育的好處,在家中將英文一科補回是一個完全可行的策略,如果不是更好的話。起碼,我深信女兒讀中中,能入大學的機會比讀英中為高。

讀了近三年的中中,女兒正正由於接受優越的母語教育,所以在學校學到的知識是很不錯的。英文方面,正如所料是乏善足陳的,但在家中集中搞好一科絕無困難。女兒的英文進度亦比普通英中生為理想。她可以輕輕鬆鬆地讀書,母語教育是一個重要因素。

我從來都不會明白,為何大家都一窩蜂地追捧英文中學,認為中文中學是次等選擇。

eviepa

Rank: 8Rank: 8


19727
17#
發表於 11-5-3 22:38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eviepa 於 11-5-3 22:11 發表


Tommy,

還記得三年前,當我女兒被現在的學校取錄了時,你建議我為女兒找一間英中去。你當然認為英中較好,我心裡亦感激你的好意。不過我堅信讀中中,在學校盡享母語教育的好處,在家中將英文一科補回是一個完全可行的策略,如 ...


Eviepa,

在這兒,有許多家長的子女都是讀英中的,包括我的孩子。

不過,今天香港的精英已不是英中的學生,而是國際學校的學生。很多國際學校都有超過一半是本地學生。大學的熱門學系,如醫科,亦有越來越多學位落入非聯招的學生。不知將來還有多少熱門學位讓英中和中中的學生爭。

新學制下,沒有了預科。中中學生在升大學時,要在選擇中文教學為主的學系,和面對突然的教學語言轉變之間,作出取捨。作為家長,是否也要早為此作安排和計劃,使優勢持續?各人對應否有這些安排有不同的意見是很自然的,因此選校的決定亦有所不同。

Rank: 7Rank: 7Rank: 7


12096
18#
發表於 11-5-3 23:24 |只看該作者
ChiChiPaPa,

非聯招是一條小隊,我女兒就要和你女兒的師兄師姐等人是一條大隊。非聯招預留多少位我無法控制,他們用甚應語言學習、讀書讀得怎樣與我女兒沒有直接關係。但在文憑試內要達到入大學的水平,則必定要將此條隊內的大部分學生比了下去。這是無法避免的事實。

中文中學與英文中學其實各有優劣,視乎怎樣處理。香港這地方對英中的喜愛實在達至迷信的地步,是完全不理性的。為何那麼少的家長欣賞母語教育?

讀中中,英文就不能好嗎?為何要將母語教育與英文程度對立起來?

讀中中,因為母語教學的方便,相比英語教育,省下很多時間。只要將省下的時間用作增強英語能力,英文的進度就可以戰勝普通的英中生。我女兒就只將省下的時間學英文,進度還是不錯。對此,我正準備一篇長文詳細解釋其中原因,不日與大家分享。

如我女兒為例,她用母語學習,非常好。任何時間轉為英語學習,她也是完全沒有問題,甚至會比大部分英中生更好。

eviepa

Rank: 5Rank: 5


3731
19#
發表於 11-5-4 00:02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eviepa 於 11-5-3 22:11 發表


Tommy,

還記得三年前,當我女兒被現在的學校取錄了時,你建議我為女兒找一間英中去。你當然認為英中較好,我心裡亦感激你的好意。不過我堅信讀中中,在學校盡享母語教育的好處,在家中將英文一科補回是一個完全可行的策略,如 ...


eviepa,

時間過得真快,咁又三年!我地由《小學雜談》開始,然後到我們孩子的學校專區,再去《升中派位》,現在流連於《高中教育》,唔知第日BK要唔要開一個《大學專區》,甚至《長者天地》?

我當然記得三年前全版網友跟您硬拼,人人都說英中好,我更大膽地直接了當勸您送女兒到英中。我當時的理由是,選英中就是替您的女兒選擇較高質素的學習伙伴和朋友,這些同儕將來就是她的知己,而且高質素的人走在一起可以營造更佳的學習環境。

您們選擇的路,需要好強的家長支援,又要有好強的信心和決心才可穩陣上大學。一般普通人家好難去copy.  而且,我們的校網好特別,您們選擇的「中中」其實已經是一間全Band 1 的中學,同儕的質素和學習環境都應該是優質的。

好高興聽到您地讀得咁好,學習完全在您們掌握之中,實在太美妙了。

Tommy

Rank: 5Rank: 5


3731
20#
發表於 11-5-4 00:18 |只看該作者
eviepa,

您兩年前介紹的”Complete Drill in Tenses”, 當時我給兩個仔做,佢地都只係馬馬虎虎去做了幾版,之後就無心機做落去,我亦都費事迫佢地,本練習擺埋一邊轉眼就兩年。直至今年初,我發覺佢地連 go went gone 都分唔清,不得了!嚇到我又攞返本Tenses出黎,今次OK喇,大仔用了很短時間已經背晒果幾版的irregular verbs,而且記得好深刻,隔了幾個月之後仍然記得,有d非經常用的字我都記唔到,但佢都準確寫得出。呢個復活節假,我要佢做埋九個Tenses的練習,基本上佢已經完全掌握,只係錯d疏忽大意野。

落後人地幾年,好彩最後原來用好少時間就可以追返上。不過這只是很少的東西,佢要追上的還有很多……很多………

Tommy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