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時間
- 262 小時
- 最後登錄
- 18-5-31
- 國民生產力
- 24
- 附加生產力
- 2118
- 貢獻生產力
- 0
- 註冊時間
- 03-11-10
- 閱讀權限
- 10
- 帖子
- 2276
- 主題
- 36
- 精華
- 0
- 積分
- 4418
- UID
- 16008
 
|
原帖由 MadonnaHK 於 11-1-6 00:25 發表 
囝囝爸,
可否說說你的意見, 想聽聽你對這文章的見解.
Madonna :
我是贊同的. 但對我而言, 有共鳴, 難共應. 香港未有這鍛鍊環境相配, 反而下一代多受安樂扶持而行.
"窮苦教育”說不上, 不過自小兒高小起, 家裡內外, 他可做到的就教他做, 以後讓他自己做, 少從旁相助. 升中時要行路約各二十分鐘返學放學, 太太要他乘車, 我主張步行, 他從我意, 至今五年. 幾年來我都不時教他不要太奢侈安逸, 他或能小點做到, 對衣食住行用都要求普通, 也有環保意識, 不隨便開冷氣.
小兒自小生性樂觀自信, 人際關係好, 校內校外, 眾多好友. 學業說得上順境, 體樂又時有表現, 少有失意, 這還是較令我擔心. 將來面對社會複雜工作人際和情感關係, 如有挫敗, 不知能否面對應付. 他多年來少有的幾次挫敗, 事後都見到得著.
但這些鍛鍊成敗自然而發, 不由我為, 所以我說"窮苦教育", 我難共應. 不少香港家長也一樣, 自身也處於安逸, 要子女體驗窮苦, 除生活對子女一些制約, 適時放手, 由其體驗成敗苦樂, 只此而已.
[ 本帖最後由 囝囝爸 於 11-1-6 08:45 編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