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時間
 - 4 小時 
 - 最後登錄
 - 10-2-3 
 - 國民生產力
 - 4  
 - 附加生產力
 - 0  
 - 貢獻生產力
 - 0  
 - 註冊時間
 - 09-3-20 
 - 閱讀權限
 - 10 
 - 帖子
 - 35 
 - 主題
 - 4 
 - 精華
 - 0 
 - 積分
 - 39 
 - UID
 - 483233 
  
 
 
 
  
 
 | 
請大家看看以下文章及到這網址瀏覽http://www.cantoneseculture.com/page_QuestionToHo/index.aspx,自己思考、思考吧!! 
 
((王亭之「粵語正音」挑戰何文匯,)) 
本帖最後由 AMA168 於 16-7-2009 14:22 編輯  
 
我們對於近年以「粵語正音」為名目推廣的一套奇怪讀音在香港的電子傳媒和大中小學校滲透甚為憂慮,認為足以破壞香港行之已久的廣府話母語傳統,令新一代香港人在文化上與廣泛的珠江三角洲粵語系地區脫節。 
例如現時香港多家電子傳媒的記者都將常用詞「機構」錯誤讀如「機救」,而他們訪問的所有受訪者都讀如「機扣」,如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請參考附件《廣府話救亡》)。這些奇怪的讀音令人煩厭,因此有香港文化人倡議稱之為「病毒音」。雖然廣大市民對於「病毒音」並不支持,但是一系列違背社會傳統和學術正理的「病毒音」卻透過電子傳媒的廣播,與及政府資助的大中小學不斷向香港學生灌輸。因為要被逼間接接受、或直接教授奇怪的「病毒音」,許多語文教師感到無所適從,因為有大量有爭議、未被中國語文科老師接受和認同的「病毒音」,夾雜在真正的「正音」之中,成為學校的教材。 
有關我們稱之為「病毒音」的一系列讀音,最初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由香港電台帶頭推廣,現時許多電子傳媒都採用。近年在大學成為必修科目,並由「粵語正音推廣協會」在中小學大力推行。這文化的「霸權主義」其對香港下一代教育所造成禍害之大,實在令人深感憂慮。 
 
為此,本會的學術顧問談錫永先生(筆名王亭之)邀請「粵語正音推廣協會」的顧問何文匯教授公開辯論以下問題: 
 
(一) 中原音傳入廣府,分為周秦;兩漢;魏晉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及現代共六個時期,何以獨取宋代《廣韻》的音韻為標準,對其他時期的音韻則否定?  
 
(二) 眾所周知,廣府話有九聲,倘如聲調要依《廣韻》,是否要廢去《廣韻》所無的聲調?是否要否定廣府話有九聲的文化傳統?  
 
(三) 近代音韻學家都先承認廣府話的讀音,然後研究其音韻規律,何以何教授反其道而行,只據韻書而不承認既存及已通行的粵音?  
 
(四) 何教授說由中州音轉讀為廣府話有一定的規律,請問這些規律,是根據那一些音韻專家、根據那一些學術著作訂出?這些規律又是否已達成一定的共識?  
 
(五) 廣府語音,牽涉整個粵音區域,閣下推行的「正音」,是否已經取得粵廣語言學者、教育家,政府文教組織的共識,還是只是香港「權威人士」一意孤行的文化自治獨立行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