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時間312 小時 最後登錄25-10-31 國民生產力3649  附加生產力46069  貢獻生產力0  註冊時間07-11-25 閱讀權限10 帖子27811 主題12608 精華0 積分77529 UID168291 
 
    
 
 | 
家長怨非「世襲生」落選
| |  |  | 小 一 自 行 分 配 學 位 結 果 昨 日 公 布 , 由 於 推 行 小 班 教 學 , 今 年 滿 意 率 創 十 二 年 新 低 , 只 有 不 足 五 成 。 | 
 二○一○學年的小一自行分配學位結果昨日公布,近兩萬名適齡小一學童獲派學位,但「小班教學」加劇學額競爭,今年派位的成功率僅四成九,創十二年以來的新低,加上「世襲」制度「扣起」了不少學額,令不少家長落空;有家長更計畫「大屋搬細屋」,遷往名校林立的九龍城區,務求增加在統一派位階段入讀心儀名校的機會。
 
 全港四萬一千多名申請小一自行分配學位的學童昨獲發「成績表」,在九龍城區傳統名校喇沙小學門外,不少家長前往查詢放榜結果。育有一名兒子的蔣先生坦言,由於兒子並非「世襲生」,在「計分辦法準則」下只獲首名出生子女五分及適齡學童十分,結果榜上無名,「本身已預計此階段入讀的機會不高,部分家長的子女即使二十分以上,都未能入讀,抽中了便當中六合彩。」他認為,取消「世襲制度」會更公平,「如果用考試來篩選學生會安心點,成績好的學生不會因世襲制度而落選。」
 
 蔣先生又透露,原本居於將軍澳區,但為入讀心儀的喇沙小學,近月以一萬二千元的租金,搬往九龍城租住一個單位。他表示,稍後在統一派位階段,仍會以喇沙小學為首志願,「即使入不到的話亦會去叩門。」
 
 同樣位於九龍城區的瑪利諾修院學校(小學部),昨晨亦有不少家長前往查詢放榜結果。居於馬灣的魏太,本身是該校的校友,加上是天主教徒,與該校宗教背景相同,女兒在計分辦法下得二十五分,結果成功獲取錄,育有兩個名女兒的她興奮地表示:「兩個女兒可以一齊讀書!」
 
 不過,本身居於牛池灣的陳太,跨網為女兒報讀獲瑪利諾修院學校(小學部),但並未獲該校取錄。她已為女兒報讀四所直資學校,並已部署於統一派位階段,為女兒報讀九龍城區的學校。由於在統一派位階段,報讀同區的校網會較有利,陳太已計畫「大屋搬細屋」,由現時牛池灣一個九百多呎的單位,花萬多元月租,搬往九龍城區一個約五百呎的單位,為女兒入名校鋪路,「始終自己居住的四十五校網內的學校並非心儀學校,九龍城區的三十四校網的女校選擇較多;為了女兒,要『能屈能伸』。」
 
 陳太本身育有兩名女兒,她指,若大女兒獲瑪利諾修院學校(小學部)取錄,小女兒便能受惠於「世襲制度」,「如果姊姊真的可以入讀,基本上已guarantee(確認)妹妹可入讀。」
 
 今年申請自行分配學位的學童共有四萬一千人,已較去年減少六百三十五人,但派位成功率只有四成九,創下十二年以來的新低。聖公會油塘基顯小學總校長李少鶴解釋,今屆派位仍受「沙士效應」所引致的出生率下降影響,家長獲派心儀學校的機會理論上較以往增加,但學界已逐漸實施小班教學,下學年實施「小班」的學校達三百一十八所,令學額減少,「家長會集中報讀某一些心儀的學校,隨一些受歡迎的學校陸續推行小班,預計將來競爭會更激烈。」
 
 聖公會柴灣聖米迦勒小學校長馮家長正亦表示,未來數年的適齡小一學童數目雖已回穩,但隨更多推行大班的學校加入推「小班」的行列,競爭情況未必會改善,「因為已推小班的學校不會轉回大班,而一些推大班的學校亦會開始推小班,除非學校與學校之間的差距縮窄,否則家長一窩蜂報讀某些學校的兩極化情況不會改變,而成功率或會更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