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嘉諾撒聖方濟各學校 secondary school
發新帖
查看: 2067|回覆: 4
go

secondary school [複製鏈接]

Rank: 1


3
1#
發表於 09-11-12 11:34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I think SFCS is an excellent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there are nice, principal is fantastic and kind, but when you get into SFCC, you will get very disappointed, I heard a lot of bad comments about SFCC, people warned me that teachers there are not so responsible and please think before you.....  I hope SFCS could talked to SFCC about this as this is very serious, no matter how hard they try to do, no matter how good they are, SFCC could spoil everything.
   0    0    0    0

Rank: 5Rank: 5


1077
2#
發表於 09-11-13 22:42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responsbilemum 於 09-11-12 11:34 發表
I think SFCS is an excellent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there are nice, principal is fantastic and kind, but when you get into SFCC, you will get very disappointed, I heard a lot of bad comments about S ...


這位新加入國民,在註冊後的第一篇文章便以SFCC為對象,看來'心有所屬'。或許,你完全支持個人提出的論點,但若要別人認同你的說法,以及更重要的是要令人相信你所說的事,是否應該臚列更多資料,例如失望的原因,壞評語的事由,以及不盡責任老師有何所作所為,讓小學家長有更清楚的了解。

在社會上,經常有個別同學或別有用心人士對某人,某校,某老師,某校長,以至某辦學團體以散播謠言的方式,透過互聯網這類隱藏身份的平台發放失實的內容,或是提出指責以渲洩個人的不滿。

當然,學生家長均能理性分析事件的真偽,對偏頗的言論只是一笑置之。至於學校的學生,如本性純樸,也不會為小人之舉而分心,仍會繼續努力溫習,爭取好的成績。

至於好事之徒的附和,只屬井蛙式的言論,實令他人發笑。

總結而言,任何論點的成立首要證據。正如SFCC能夠在政府推行母語教學時保留英中資格,在現時微調政策下亦能以英文教授通識,以及歷年來中五畢業生的成績均優於全港平均數,而去年更有百分之百的英文合格率(其他科目請看早前的發文,成績亦是十分優異),均是學校,老師和同學的共同努力所致。

一個人的成功與失敗,除環境因素外,個人亦要負上很大的責任,其中包括用功程度。若然將學生取得好成績視為個人的努力,而成績不佳則是學校和老師的失責,實在難以令人信服。

Rank: 1


3
3#
發表於 09-11-16 10:23 |只看該作者
From what you have commented, I fully understand that why everybody told me this is not the right forum to discuss... bye bye

Rank: 5Rank: 5


1077
4#
發表於 09-11-16 19:22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responsbilemum 於 09-11-16 10:23 發表
From what you have commented, I fully understand that why everybody told me this is not the right forum to discuss... bye bye



根據發文時間,可以肯定的不是學生的頑皮玩意。但既然不願詳細說明事緣因由,別人亦愛莫能助。但我想藉此機會,與其他小學家長分享一下中學與小學在教學模式、要求和學生表現不同的個人見解。

一直以來,中學和小學都十分低調,雖然重視學生成績,但並不以成績「論英雌」,也不會向外界宣揚學生的成績。只要能夠成為中學或小學的學生,學校都會全力支持,提供適當的輔助(只是模式的不同)。(當然,要成為中學的學生亦不容易,外來生必須達到第一組別之列,而直屬生亦要有第二組別資格)

學習模式不同

首先,我們要理解到小學生是活潑可愛,多說話少聆聽的一群。反之,中學生已是青少年,追求獨立思想,渴望得到成人的認同。因此,用於小學生的方法,大部分已不適合中學生。此外,小學可容許學生仍逗留在「溫室」中,凡事得到「呵護」,但中學卻是社會現實的反映,學生必須有自理及抗逆能力,才能應付成長的挑戰。簡單來說,小學較重視快樂學習,老師在教授知識之餘,亦會扮演父母的角色,協助學生成長。

中學較注重知識的灌輸,以及培育學生的自理能力,裝備自己來解決問題。老師主要工作是教授知識,引導學生分析及思考問題,從而找出正確答案。過往小學生活「有得跟」的學習模式不再,學生要自我尋找「學習途徑」。此外,老師亦不會再對學生「虛寒問暖」。若個別學生有問題,老師樂意提供協助,但首要的是學生「自我提出」。在中學階段,學生已進入青少年反判期,懂得將情緒「隱藏起來」,除非問題嚴重,否則老師難以發現,更遑論提出協助。

在要求方面,小學學生只需直接回應,但中學學生則要進行分析和批判,期間往往是需要一段適應期,因此中學方面會在中一及中二提供較多這方面的照顧,但更高年級的學生則要有更多靠自己的想法。此外,小學是獎勵學習,學生只要做對了便有分數,容易有滿足感。反之,中學是扣分學習,學生要沒有錯才有分數,因此不論作業、測驗或考試,往往被老師批改得體無全膚,慘不忍睹。這對於習慣「高分」的學生來說,也是一種考驗。

在學生表現方面,正如文章開首所言,小學生很喜歡將自己的事告訴老師和父母;反之,中學生大多選擇向「死黨」同學傾訴。在日常生活中,小學生會對父母的說話言聽計從,但不少中學生卻是「一言九鼎」。學生行為的轉變反映她們由孩童時期步進成人階段,需要透過失敗、挫拆、錯誤來學習,在這方面中學老師會給予學生的機會認識自我的不足,而不是褓母般侍候在側。一個簡單的例子,就是學校旅行日,小學是完全不容許燒烤,並會由老師指導同學的各項安排;但中學卻由同學自行選擇燒烤還是野餐,而準備食物方面便由同學自行決定,結果中一同學有的弄至食物不足,有的欠缺工具,十分狼狽。

一直以來,社會對「求職媽媽」的出現感到十分可惜,認為這完全扼殺了子女獨立面對問題的機會。試問會有哪間公司願意職請一名要媽媽陪同的求職者。同樣地,在中學學習階段,父母應該予以放手,讓子女培育領導才,主見和自理,從而發揮個人的潛力。若然「硬性地」將中學的教學模式與小學比較,當然會有很多不同,但問題不是出於學校,也不是出於老師,而是父母「愛女之心」,殊不知會做成「愛她等於害她」的結果。

[ 本帖最後由 sfcssfcc 於 09-11-16 19:25 編輯 ]

Rank: 2


76
5#
發表於 09-11-17 18:00 |只看該作者
本人十分同意sfcssfcc的說法, 小女現時是中學部f.1生她是由小學升上中學的, 每年都有差不多一百人可以直升上中學. 其實小朋友的中學生活十分愉快, 老師亦相當和藹.
她們在課堂的學習亦不覺得辛苦.  老師若發現同學在學科上有問題, 就要求學生參加輔導班.

只是學校一向十分低調, 從不向外宣揚成績.

有百多年歷史, 亦不是虛有其表的......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