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時間
- 57 小時
- 最後登錄
- 13-6-17
- 國民生產力
- 321
- 附加生產力
- 20
- 貢獻生產力
- 0
- 註冊時間
- 07-10-2
- 閱讀權限
- 10
- 帖子
- 736
- 主題
- 281
- 精華
- 0
- 積分
- 1077
- UID
- 160248
 
|
原帖由 Jackielee 於 08-12-24 08:57 發表 
""但不少家長會在甲部「不受學校網限制」的第一選擇填上其他中學,而將直屬中學安排置於第二選擇內(選擇次序會絕對保密,校方不會知悉家長的意願)""
這個你是指统一派位時的甲部嗎?
原來這部份校方是不知道學生的選擇。
...
「但不少家長會在自行收生「不受學校網限制」的第一選擇填上其他中學,而將直屬中學安排置於第二選擇內(選擇次序會絕對保密,校方不會知悉家長的意願)」
對不起,由於現時是自行收生安排的開始,所以未有留意到甲部和乙部用詞的不當.事實上,「不受學校網限制」是指自行收生,當中並沒有分甲部和乙部,而只有在統一派位才有甲部「跨網統一派位」和乙部「校網內的統一派位」。因為用詞不當,致使你有所誤解.
上文的一段目的是說明,自行收生的兩個選擇次序(家長部分)是由家長自行保存。(記得應是最右手面的一小張,上面清楚列明選擇次序,而只有教育局的電腦系統才會分辨得出選校表格上的一堆數字號碼。在提交選校表格時應將家長部分先行撕下來,然後將整條(很長的,內有各部分交回學校便可)。
直屬小學的學生可經由學校向中學遞交選校表格及申請表。或許有家長會認為,由於今年與往年不同,中學方面需要面試,或會對非前十名的學生有利,以便爭取在自行收生階段便已成功入讀。
但個人認為,自行收生供全港學生選擇,而香港共有數百間小學,單單計算香港島的小學,便已有數百名來自各學校的前十名學生。以下是來自星島日報的資料
港島中一統一派位的學額形勢
(資料來源:4月23日星島日報)
港島區今年只有70所中學參加統一派位,當中23所屬英文中學,合共提供了2,682個英中學額,包括直屬或聯繫保留學額,以及非保留學額。至於向全港中一生開放的英中學額方面,港島區也提供了161個,數目跟去年相若。若想子女較容易獲派入英中,家長應留意各校的非保留學額,數目愈大,獲派的機會愈高。
港島區有不少中學都有直屬或聯繫小學,不少更是傳統名校,例如中西區的高主教書院、聖若瑟英文書院;灣仔區的聖保祿中學,香港華仁書院等。這些學校在扣除重讀生和自行分配學位後,在統一派位階段,可為直屬小學保留最多百分之八十五的學額;如屬聯繫學校,則可保留最多百分之二十五的學位。因此,如有意申請直屬或聯繫學位的本校學生,就必須以該校作為乙部的首志願,才有資格獲派保留學學位。如果申請人數超過學位數目,就要視乎學生的派一位組別和隨機編號而分配學位。
由此可見,若該數百名前十名小學學生都以英中為自行收生第一及第二志願,則可供選擇的23間英文中學卻只能提供約一千多個自選收生學額(每間學校提供30%學額,以本校的48個學額為例,再乘以23為1,123個學額)(與統一派位的二千多個有別),基本上可全獲派學額,但留給前二十名的學生則餘額不多。更何況,每名前十名學生都有兩個選擇,部分學生會被兩間學校取錄,因此實際留給前二十名學生的學額將會更少。若再要計算來自香港其他地區的學生,則前二十名學生在自行收生階段已獲派學位的情況並不樂觀。
幸而,我們有直屬中學的優勢,因此,雖然自行收生階段未能獲取錄,然而在乙部的統一派位階段卻有很大的機會。早前已提到,學校將在統一派位階段提供約95個中學學額,因此,直屬小學學生只要是第一及第二組別,則可獲派直屬中學的機會很大。
藉此機會,再次提醒家長,在自行收生階段填寫選校表格時要十分小心。若選取其他學校,不論是第一或第二志願,必須確保當囡囡獲取錄,亦會感到十分開心,而不是只求撤網取魚,最終卻一無所得。(尤其是在第一志願選擇其他學校,便必須留意有關派位優先的安排)
至於填寫統一派位的甲部和乙部時,第一志願當以直屬中學為首選,否則便等於放棄直屬小學生的取錄優勢。
至於考慮到最後的扣門問題,相信只是第三組別學生應關注的事(據悉在自行收生和統一派位階段非以中學為第一志願的直屬學生,中學方面會視為對學校沒有歸屬感,大多會拒絕重新取錄)。既然是屬於第三組別,相信亦會選擇直屬中學為自行收生和統一派位的第一志願,因為可供選擇,而機會又高的學校並不多。
[ 本帖最後由 sfcssfcc 於 08-12-24 13:07 編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