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時間
- 80 小時
- 最後登錄
- 11-7-28
- 國民生產力
- 15
- 附加生產力
- 0
- 貢獻生產力
- 0
- 註冊時間
- 07-1-1
- 閱讀權限
- 10
- 帖子
- 187
- 主題
- 7
- 精華
- 0
- 積分
- 202
- UID
- 118669
 
|
我現在正替一名中二生上門補習,
她上了中學後,history從來未及格過~
我翻閱好學校的卷,問的一般都離不開史料、時序、人物等等,間中有一些佔分不少的評論題和DBQ(不好意思,我不清楚它的中文是什麼)~
我覺得最大的問題是,同學找不到方法去記那些史料,也不懂得找出重點去記,很多時候他們只會把一堆雜亂無章的字硬記,不明白整個故事的結構、前因後果,結果考試時,根本不能夠依題目需要答出老師想要的答案,即答非所問~讀了卻答不了,白費心機~
其實初中歷史不難讀的,我認為同學可以嘗試把歷史當作一個故事看,e.g.這個人他幹過什麼、為何要這樣做、結果怎樣...,更有趣之餘,亦方便同學要順著時序去記~
除此之外,同學要學會把史料分類,意思即一大堆資料分門別類,e.g.把一件事發生的原因分拆為政治上的一類,經濟方面的又一類,社會、軍事、外交等又各有各分一組,以spider-web的方式去記,這樣會更得心應手,甚至會發現歷史其實常常重複,要記下的只有一條公式(我以前的老師常常說,history repeats itself.有見地!)~
以上是我的觀察和意見,希望幫到大家~
(我會考中史和history都是A級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