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時間
- 596 小時
- 最後登錄
- 13-6-3
- 國民生產力
- 577
- 附加生產力
- 112
- 貢獻生產力
- 0
- 註冊時間
- 05-6-20
- 閱讀權限
- 10
- 帖子
- 1646
- 主題
- 655
- 精華
- 0
- 積分
- 2335
- UID
- 48817
 
|
10A狀元創新高之謎
十優狀元25人破紀錄
成績兩極化 2萬人捧蛋
【明報專訊】12萬人應考的中學會考揭盅,今天出爐的10A狀元多達25人,比去年激增10人,是考試及評核局紀錄中最多的一年,當中15人是男,10人是女。至於9A及8A考生則合共有135人。
狀元大增的同時,今年會考共產生20,300名零分生,當中6795人為日校考生,即8.9%日校考生取得零分,反映成績兩極化。
今年狀元特別多,反映學生更用功,但有名校校長慨嘆,優異生為了參加大學優先取錄計劃資格(即會考達6A)和增加入讀心儀學科的機會,不惜放棄課外活動,補習全力催谷成績。
今年各科整體考生有12萬人,約7.4萬為日校學生,他們當中4.7萬人(佔日校考生64%),考獲符合升中六的最低要求,由於全港官津學校僅提供2.5萬個中六學位,約一半「夠分」考生要另覓升學途徑,未能升中六。
4.7萬人爭2.5萬中六學額
今年考生人數增加逾一成的英文(課程甲)成績報捷,該考卷程度較淺,今年及格率為58.2%,比去年上升6.1個百分點,考評局相信與考生選擇適合自己的課程有關﹔程度較深的英文(課程乙)及格率,則僅微升0.5個百分點。至於5科包括中英數及格的考生,佔53.6%,較去年為佳。
下年改評級制 十優狀元成絕響
今年10A狀元人數創新高,但亦是最後一年有10A生,因為考評局改革評級制,明年起中英文兩科,評級會改為「1、2、3、4、5」及最高的「5*」級。因此,明年應考10科考生,最好成績者會變成「8A+2個5星級」。
對於10A生人數激增,考評局總經理(評核發展)張光源相信,這或與學生較以前用功及有學習動機有關。
傳統名校聖保羅男女中學校長陳黃麗娟分析,自大學優先取錄計劃推出以來,加上國內外高等院校來港取錄會考尖子,學生為求一矢中的,透過會考拔尖升讀大學,避開高考,令會考重要性愈變愈高。此外,希望入讀心儀學科和獲得獎學金,均是學生「力谷」的誘因。現時會考達6A成績,可提早於中六後升讀大學。
補習谷成績 博6A直升大學
她慨嘆,學生「谷」會考成績,放棄課外活動、為摘A而補習的風氣瀰漫學界,「學生覺得會考愈多A愈好」。她不諱言,不少成績優秀學生均有補習,希望最少「博6A」,且若考獲更多A,大學選科便有更多選擇。
今年有47名9A生及88名8A生,但考獲7A至4A的考生人數則減少了81。陳黃麗娟說,這反映達「尖子級」的學生極力催谷以獲得更多A。
港島民生書院校長張百康說,按現時俗稱「拉curve」機制,每年會考每科摘A人數的百分比均十分穩定,他估計可能有部分學校報考10科的學生人數增加,令整體10A狀元人數創新高。考評局沒有提供今年報考10科的會考生人數。
今年會考最年幼考生是一名13歲文科學生,共應考8科。兩名考生帶了在封套寫上細字的計算機應考,被取消全部科目的考試成績,另有兩人攜帶筆記應考,被取消該科資格,但考評局表示,沒有證據顯示有考生使用手提電話作弊。考評局今年並無遺失答卷。教統局發言人表示,會考生整體成績持續上升,反映推出母語教學後,學生能力提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