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集團
集團品牌
presslogic-logo
廣告查詢
工作機會
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小學雜談 今日V-EQ 、 明日CEO - 轉載
發新帖
查看: 1199|回覆: 3
go

今日V-EQ 、 明日CEO - 轉載 [複製鏈接]

Rank: 5Rank: 5


3610
1#
發表於 06-2-24 11:37 |只看該作者

今日V-EQ 、 明日CEO - 轉載

今日V-EQ 、 明日CEO
2005年11月29日余德淳先生講於香港靈糧堂幼稚園


現今孩子一般在下列七點是比不上從前的孩子的,可以說它們正是本世紀流行的七個小兒病:
1. 硬頸
2. 小氣 – 所以老師在預備禮物獎勵孩子時就要很小心
3. 怕批評:很介意別人給評語
4. 拖延:喜歡拖延任何責任。 例如,當父母要求他處理某些事情,他們會答:「依家?」或「點解係我?」
5. 自限 : 為自我發展設了限制,不會追求卓越
6. 自我 : 一切以我為主,不會為別人想
7. 依賴

各位家長請回家觀察你的孩子,想想以上七個問題並想像一下他們長大後會變成怎樣的人。 有心理學家認為這些缺點都是孩子學回來的。那麼他們又是在甚麼時間、甚麼地方跟誰學的呢? 在心理學範疇中,有一個很主流的理論,就是父母的角色是不能互相替代的。

自限、拖延
=========
父親是示範勇敢的人。作為主人的勇敢,是必須跟同性別的人學的。

母親不宜過於勇敢,女性角色過強的話一般並不為社會所接受。

如果父親能示範勇敢,孩子就不會出現拖延和自限的問題。不拖延是需要勇氣的。其中一個能幫助達成理想的方法就是公開。例如若想年終能結婚,只要向朋友公開這個希望,你就會突地變得很有動力去達成願望。可惜這個年代父親很少這麼做,父親很少跟孩子說些諸如『爸爸明年要升職』、『爸爸明年要努力讀書』等的理想。為甚麼?因為今天競爭大。漸漸我們連夢想和希望都不說了,孩子看見的只是一個似病人的父親,看不見英雄,看不見令人鼓舞的一面。

自限 – 來自父親只會說一些短期計劃,而父親又很接受環境不好。自從97年以後,香港孩子的勇敢減少了。可是這個表現在幼稚園時並不明顯,但是到了小學尤其是測驗時就變得很明顯,孩子都在逃避困難。

香港是一個機會很多的地方,只要眾人皆醉我獨醒,就可以很突出。

講者在聯校的活動中觀察到將來的中堅將都是來自名校,可以預知道將來能夠帶領香港人的都是少數人,但這少數人卻是極精英。

當中一名喇沙小學的小四生要求講者為他們的小三學生舉辦如何選擇職業的講座。這個孩子得體有禮。他就自己的處境明白到如果小三的學生能早一些考慮就業的問題會對他們中三選科的決定有很大的幫助。另一名喇沙小學的學生則上來要求教他如何玩一個聖誕舞會的遊戲。這些孩子能勇敢的為別人做事,可否想像一下他們的父親是怎樣的人嗎?他們對這些孩子必然有一定的影響力。

一個12歲的孩子能夠如此成熟,他將來會是怎樣的呢?是CEO,就是能夠代表公司的人物。

Sooner or later 、 As Soon As Possible 、 Immediately。以上三個字在不同的家庭都有不同演繹,那就要看個別家庭的定義和如何執行。『哈佛天才』一書提供了一個方法,所要求的是孩子要立刻放下正在做的事情而立刻去完成你要求他做的事,而父母應立即稱讚他。一般家庭的問題是父母並沒有要求孩子立刻做,而孩子立刻為你做了也得不到讚賞,所以不表達的父母問題特別大。

一般K2孩子很喜歡告其他小朋友的狀,但畢業那年他們沒了這個現象。而小六的學生則會為不連累人而做一些事情。De-centering就是能夠考慮別人的感受。成熟的孩子能更早明白若自己拖延就會連累他人,就此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應盡量向孩子講解。

硬頸、小氣、 怕批評
================
硬頸、小氣、 怕批評一般是從母親學來的。

孩子一般右額葉較強所以忌人批評,因為以為人家批評自己一些缺點就代表了表示自己整個人都不好。

講者記得一個九歲的狀元曾對他說很欣賞秦始皇,雖然講者並不同意,然秦始皇的確有某些過人能力是值得學習的。我們現在這一代就是無英雄年代。我們現今的報紙只報導醜聞。但講者年青時的那個年代,媒體多是關於偉人和正面的報導。今天我們社會是個提錯時代,我們對於『好人』會是以全人來審視而不能單方面學習,以至父母好多時都叫自己的孩子不要學人。這是值得父母深思的問題。

母親應傳傳授謙虛,一般男性因著社會壓力並不能過於謙虛。女性卻能謙虛,說話可以留有餘地、講低一線。媽媽應說謙虛的話,但現今的母親很少謙虛,原因是香港社會競爭大,姿態低便會令人看不起。所以女性為了保護自我和家庭,就勇敢大增。

當母親做了強硬的角色,孩子更變得自保,變得硬頸、小氣、 怕批評。可見這問題是父親不見了勇敢而母親又過於強硬。

男性大仔最大壓力,因為是第一個孩子,所以父母都很緊張。他們所承受的童年充滿了父母的神經質。

自我
====
『自我』是社會的錯 — 霸位、打尖 ..(在地鐵站在巴士上爭坐位、在馬路上不自覺也不知為何競跑…).. 我們香港好像天天都是運動會,這就我們的社會。

依賴
====
依賴是找人代勞。請留意家庭裡的主要談話內容是否負面的,例如父親會說關於公司的事—被同事累,令至多野做等。

家長是否在日常生活中處處為孩子代勞呢?其實我們每一次幫孩子,都不過重複地證實給孩子看他是無用的。

如何觀察孩子 “病情”嚴不嚴重?

1. 硬頸 :孩子錯完再錯,因為不認真,而且對自己太肯定了。﹝對付這問題必須在孩子不再犯錯時立刻加以讚許。﹞

2. 小氣 :孩子表現得容易嫉妒,很多大仔大女都有這種趨勢,尤其當細佬妹出世後情況更嚴重

3. 怕批評:人家說的每一句話,他總以負面角度去看

4. 拖延:難起步,not a starter,因為想不到一刺激自己開工的動力 。通常排行第二、三的孩子都會觀望大仔,而大仔不起步是因為怕錯,家庭應將能夠起步的行為加以讚賞:『睇吓邊個最快講,我最欣賞。』、『…答對了!要多謝之前三個答案的刺激』-- 不要放過對發起人的讚賞。許多的家庭錯在沒有戰略,失敗在於過於心急要孩子 ‘得’。家長在孩子未能答對時給貼士,而不要即時給答案。

5. 自限 : 自限是因為記住過往的成績。左額葉在4-9歲高速發展,孩子在這段時間會愈來愈有智慧,可惜學業上的壓力給予孩子的錯折感會變成抑鬱,令孩子得‘曳’和俱破壞性 – ‘I am no good, so you are no good too.’。

6. 自我 :好計較,不喜付出。﹝要多令孩子感到幫人是好的。﹞

7. 依賴:要欣賞孩子能自我照顧。如果母親太投鼠忌器,孩子會變得畏首畏尾。父母的positive attitude 是孩子的最大動力。如果父母沒有沒有positive attitude ,孩子就只會跟人,沒有自己的主見。講者憶述自己兒時母親即使在他艱難失意時最常說的話:「咪好囉,好過無嘢做吖…..」、「都好…..」、「有本事就自己煮…..」、「有本事就自己…..」

講者成長的那個年代還有曹達華、黃飛鴻等粵話殘片,而我們這一代是缼乏了關於價值的教育。現今一般家長只着重結果而不理方法,常常教孩子走捷徑。價值的教育就是能夠將一個道理放在行為的背後,為何要勇敢、為何要良善、為何要謙虛、為何要公平? 如果不能夠解釋那麼又為甚麼要做﹝某些行為﹞ ?
勇敢,就是能為知道是對的事情而堅持。良善、謙虛、公平等價值都是來自信仰。人生有價值才能有真正的快樂。
其實我們的孩子每天都在尋找這個解釋。
就基督教而言,在聖經舊約彌迦書六章第八節,上帝教我們甚麼是好的:  
公平正義        to do justice
有同情心        to love kindness
存謙虛 與上帝同行        to walk humbly with your lord

彌迦書六章第八節
“世人哪,耶和華已指示你何為善。他向你所要的是什麼呢﹖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你的神同行。”

好EQ令我們有很強的情緒管理能力,能有敏銳的反應,但必須同時有均等的四個價值,否則聰敏的人也可以做壞事。Character 受制於personality,而宗教就幫助我們的發展推向終極。

*       *       *

家長提問:對管束剛升上小一的孩子做功課很困難
小學的價值觀應該是著眼於有否步履行責任 – 即盡心盡力完成功課﹝但不一定要得到100分﹞,孩子要學心安理得。

*       *       *
家長提問:關於大仔在細佬妹出生後出現的情緒問題
出生序對孩子的影響 :-
大仔大女最想似父母,因為他們是第一桿,又在父母年青時生,夫婦對他們有新奇感。但大仔後來發現原來父母對老二老三都有興趣。父母可肯定大仔,對他說:「只有你是單獨與我們生活過...」

*       *       *

情感教育 Affective Education
當道理說不清時,情感就需用上。方法是一直對孩子說自己的感覺。例如:孩子不收拾,對孩子說這事如何令父母担心、不安、煩惱等。孩子漸漸會入腦 ,並發現原來自己不收拾,就會令父母如此。他們開始會decentering,明白自己的行為會影響別人。
如果有一天孩子開始收拾,父母就必須要變得開心興奮。
但情感教育的方法只可以在有血緣關係下有作用,因為情感相通。

                                               ~ 完 ~

Rank: 6Rank: 6


5315
2#
發表於 06-2-24 12:09 |只看該作者

Re: 今日V-EQ 、 明日CEO - 轉載

Thx.  我今晚都去聽余德淳的講座哦!

Rank: 2


69
3#
發表於 06-2-24 12:23 |只看該作者

Re: 今日V-EQ 、 明日CEO - 轉載

Where?
I appreciate Mr Yu too.

Teresa 寫道:
Thx.  我今晚都去聽余德淳的講座哦!

Rank: 2


38
4#
發表於 06-2-25 02:53 |只看該作者

Re: 今日V-EQ 、 明日CEO - 轉載

thanks! 睇完成篇文章, 我會覺得"自限"那一點幾有啟發性. 社會成日話壓力大, 老師壓力大, 孩童讀書壓力, 家庭主婦、職業婦女、男人一家重擔壓力大... 究竟係咪真係個個都咁辛苦. 個個未去做就話唔得, 考基準唔得, 讀書難少少唔得, 抄多一篇書都會死...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