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oner or later 、 As Soon As Possible 、 Immediately。以上三個字在不同的家庭都有不同演繹,那就要看個別家庭的定義和如何執行。『哈佛天才』一書提供了一個方法,所要求的是孩子要立刻放下正在做的事情而立刻去完成你要求他做的事,而父母應立即稱讚他。一般家庭的問題是父母並沒有要求孩子立刻做,而孩子立刻為你做了也得不到讚賞,所以不表達的父母問題特別大。
講者成長的那個年代還有曹達華、黃飛鴻等粵話殘片,而我們這一代是缼乏了關於價值的教育。現今一般家長只着重結果而不理方法,常常教孩子走捷徑。價值的教育就是能夠將一個道理放在行為的背後,為何要勇敢、為何要良善、為何要謙虛、為何要公平? 如果不能夠解釋那麼又為甚麼要做﹝某些行為﹞ ?
勇敢,就是能為知道是對的事情而堅持。良善、謙虛、公平等價值都是來自信仰。人生有價值才能有真正的快樂。
其實我們的孩子每天都在尋找這個解釋。
就基督教而言,在聖經舊約彌迦書六章第八節,上帝教我們甚麼是好的:
公平正義 to do justice
有同情心 to love kindness
存謙虛 與上帝同行 to walk humbly with your l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