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時間
- 857 小時
- 最後登錄
- 20-6-9
- 國民生產力
- 1657
- 附加生產力
- 1364
- 貢獻生產力
- 100
- 註冊時間
- 70-1-1
- 閱讀權限
- 10
- 帖子
- 4374
- 主題
- 422
- 精華
- 0
- 積分
- 7495
- UID
- 27
 
|
9億提升學校英語班數多獲較多撥款
【明報專訊】中學母語教學政策檢討經過兩年半時間終告完成,教育統籌局長李國章今日將開記者會,公布推行中學教學語言及中一派位機制新方案的細節及時間表。據悉,當局擬注資約9億元,支援中學提升英文教學,特別是改善中文中學英語學習環境及氣氛,據知撥款會考慮學校的班級結構,班數多的中學可獲較多款項。
母語教學檢討今公布
政府在98年推行母語教學政策,按教統會工作小組提交的建議,將會維持中文中學及英文中學二分的做法,但會設「轉車」機制,收生及成績不達標的英文學校,要轉為中文中學。
為提升中學生的英語水平,當局會撥款支援中學改善英語學習環境,但資源會傾斜中中,以鼓勵中文中學維持中中身分。李國章早前曾向教育界透露,會向語文基金注資約9億元,而學校獲撥款額不同,其中一個考慮是學校班級數目。
張文光﹕撥款300萬非大數目
立法會教育界議員張文光說,即使向中中額外撥款300萬元,亦非大數目,因款項分6年使用,即相等於只能讓中中每年多聘請一名外籍英語教師。
津貼中學議會主席儲富有表示,若政府因為近來有英中對撥款傾斜中中不滿,而削減對中中的撥款,如將傾斜幅度「10倍變8倍」,會感到很可惜,因為中中的確需要資源提升英語水平。中中聯會主席黃美美表示,政府從來沒有就撥款予中中改善英文接觸過她,她說對這份報告的內容十分「心急」。
|
|